初中-心理健康-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课件(共5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健康-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课件(共59张PPT)

资源简介

(共59张PPT)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第一部分
心理问题的识别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
⊙智力正常
⊙情绪稳定与愉快
⊙行为协调统一
⊙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适应能力
二、心理健康的人是什么样子?
1.本人不觉得痛苦
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
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没有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表现。
3.社会功能良好
即能胜任社会角色,做好自己分内该做的事情。
三、有哪些状况出现表明心理出现了问题?
1.失眠、头痛、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工作缺乏热情,情绪不稳,愁眉苦脸
2.怕脏,怕得病,怕说错话,怕别人看自己,或毫无原因的恐惧,或刻板仪式动作。
3.对人冷淡,躲避亲人,并怀敌意;或寡言少语,好独自呆坐,或无目的漫游,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性格反常,无故发脾气,敏感多疑,自语自笑。
4.老是感觉自己的形体变样了,过度地照镜子,好打扮;怀疑自己不健康,反复看医生。
5.出现幻听幻视等幻觉和妄想。
四、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种不健康状态,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识别典型的抑郁症
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即一个人的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同时伴有下述9项症状中的任何4项以上:
1.兴趣丧失或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持续疲乏;
3.活动减少或动作迟滞;
4.过分自责或内疚;
5.联想困难或注意力不能集中;
6.反复出现轻生的想法或行为;
7.失眠或早醒;
8.体重降低、食欲下降或亢进;
9.性欲下降。
第二部分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常识
什么是心理危机?
所有危机后面共存的就是:
心理危机
记住:学生是危机的易感人群。
心理危机:与危机事件共存
人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重大事件时,由于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所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
心理危机至少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存在一些重大的影响心理的事件;二是有急剧的情绪、认知,包括身体行为上的一些改变;三是个人原有的一些方法无法去应对或者应对无效。
  
(1) 当事人不仅顺利度过危机,而且学会处理困境的新方法。
(2) 危机虽然度过,却在当事人的心中留下了一块“疤痕”,形成偏见,留下痛点,限制今后的社会适应。
(3) 自杀
(4) 未能度过危机,陷入神经症或精神病,当事人心理适应水平明显降低。
心理危机有哪些可能的结果?
发展性危机:
发展性危机是指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导致的异常反应。例如,迁居、升学、孩子出世等,都可以导致发展性危机。
境遇性危机:
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例如,交通意外、被强奸、突然的疾病和死亡都可以导致境遇性危机。
存在性危机:如自我同一性危机
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心理危机的类别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心理危机?
谈到心理危机,我们很容易想到这是一件坏事,就用负面的眼光来看待,其实不然。
心理危机意味着危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心理危机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包括杀人和自杀。另一方面,危机也是一种机会,因为它带来的痛苦会迫使危机面临者寻求帮助。如果危机面临者能够利用这一机会,则危机干预能够帮助个体成长和自我实现。
心理危机孕育着成长和变化的机缘。在伴随心理危机的不平衡中,焦虑情绪总是存在的,这种情绪导致的不舒服为成长和变化提供了动力。在很多情况下,个体只有在焦虑达到极限以后,才会承认他们对问题已经失去了控制。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
校园心理危机的概念
在学校校园生活范围内,由于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失衡状态。
在处理校园重大突发事件的同时,为相关的校园成员提供心理援助、心理危机干预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措施。
校园危机事件五大类
学生意外事件:车祸、疾病身亡、运动及游戏伤害、溺水、自伤、实验实习伤害、中毒、校园建筑设施伤害
校园安全维护事件:火警、地震、人为破坏、校园侵扰、台风、水患、失窃
学生暴力与偏差行为:学生斗殴、暴力犯罪、枪炮弹药刀械违规、财产犯罪、赌博犯罪、滥用药品与烟毒、破坏校园、性侵害犯罪、飚车
管教冲突事件:师生冲突、亲师冲突、亲子冲突、管教体罚、学生抗争申诉
儿童少年保护事项: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乱伦、遗弃、长辈凌虐、强迫性交易、诱拐贩卖人口、出入不正当场所
我们该如何干预?
危机事件后的干预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意义
处于危机中的每一位当事人都会影响周围20到30人的范围,这构成不容忽视的巨大群体。据统计,每年平均约有两亿国人由意外事故受到程度不等的心理影响。
危机既是灾难,也是机遇。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
主要目的有三: 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三是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与策略。
不干预的后果
谣言满天飞 加重学校创伤和压力
受创者得不到支持 加深创伤、
减弱应变力
忽视潜在危机 ----- 创伤后遗症 (PTSD)
1994 美国心理协会指出 PTSD 在任何年纪都会发生、 包括儿童.
最可能受事故影响的人
多接近 多严重 多长久 个人因素
直接牵涉危机事故
目睹事件发生
与受创者有密切关系
有严重情绪困扰及受创经历
心理危机干预的形式
心理危机干预从形式上来说包括:
现场干预:在重大事件现场与其他专业人员配合与合作对当事人或人群的心理干预。
来访性干预:对有冲突性行为爆发倾向的来访人或人群的心理干预。
跟踪性干预:重大事件发生后,对当事人或人群、相关人或人群的补救性心理干预。
危机事故发生了 !!!
早上刚完了第二节课, 校内一位教师惊惶地告知你
“一位学生从宿舍高处跃下操场, 倒卧在血泊中, 奄奄一息。”
如果你是学校校长 ,你会怎样回应
想一想, 有那几方面的人和事需要尽快处理
要处理的人和事
学生 ---
哪一位遇事
谁目睹
家长 ---
通知家长
教育局 ---
写报告、 寻求支持
老师 ---
何时告知
其它老师、 学生
外界 ---
传媒在校门
外等待 !!!
急救---
召救护车120
干预目标
确保安全 ----- 学生、 教职员
力求稳定 -----确认消息、 准确发放
提供支援 ----- 减低创伤影响、
增强康复能力
尽快在数天内恢复学校正常运作
危机干预 ----- 危机小组
组长
教职员联络人
家长联络人
外界联络人 (传媒 公安)
学生支援联络人*
社区支援联络人*
教育心理学家

*可由
学校辅导老师 及
社会工作者
负责
危机小组 -- 组长职责
确认事故资料
领导协调危机小组
制订及检讨应变计划
课堂改动
代课安排
人手调动
回应传媒、 警方查询
教职员联络人
协调对教职员的支援
备存电话联络网
安排及协助校长主持教职员会议
准备特别班主任课材料
安排人手支援有需要的班主任
家长联络人
为当事人家属提供支援
与其它家长沟通
- 家长通告
- 回答家长疑问
- 举行家长简报会
社区支援联络人*
提供社区服務的资料
联络有关社区服务、 转介有需要的学生
或教职员
与有关机构保持联络、 在校内跟进
有需要的学生
*可由社工或辅导老师担任
教育心理学家
对危机处理提供专业意见及支援
为教职员及学生进行紧急情绪支援
协助学校识别有危机的学生
向老师解释特别班主任课的重点
学校社工 / 辅导老师
协调及提供辅导、支援、跟进服务
协调校内校外学生支援服务
提供个人 / 小组辅导
协助为学生及教职员提供的情绪支援
为家长提供辅导及支援服务
其它成员
协助小组成员、 分担工作
作好场地安排、 通知有关教职员
为成员提供相关的表格及资料
作后备支援
危机处理流程
校方确认资料 通知教育局

危机小组会议


教职员 -- 学生 -- 家长 -- 外界 -- 社区

汇报及检讨座谈会

跟进
危机小组会议
危机小组紧急会议
提供已确认有关事件最新资料
评估事件对学生、 教职员、 家长及社区
的影响
寻求外援的需要
订定工作范围、 对象及各项工作负责人
工作范围
探访死者家庭
处理警方调查
回应传媒查询
宣布同学死讯、 准备讲稿
支援学生 - 决定简报形式、 时间
- 安排特别班主任课
- 为直接受影响者安排小组辅导
准备召开教职员大会
危机处理流程
校方核实资料 通知教育局

危机小组会议


教职员 -- 学生 -- 家长 -- 外界 -- 社区

汇报及检讨座谈会

跟进
教职员
教职员大会
宣布事件、 澄清事实
修订及落实危机小组应变计划
- 执行时间、 步骤、 联络人
准备特别班主任课
稳定教职员情绪
- 课后情绪支援小组
教职员
教职员大会
特别班主任课
情绪支援小组
检讨会议
教师备忘录 (1)
面对学生
上课前、 尽量取得有关资料
控制流言
给予学生支持
根据正常程序处理缺课或早退的要求
教师备忘录 (2)
面对外界
将传媒的提问交给校方负责人
教师备忘录 (3)
学校
出席教职员会议及课后检讨会
关心其它同事
自己
参与情绪支援小组
分享自己的反应
特别 班主任课
简单交代事件、 澄清失实资料
提醒学生不要作任何揣测
鼓励学生表达感受 ---- 口头或书写
让学生明白不安情绪是正常的反应
鼓励学生积极面对
回应学生题问, 留意学生的情绪反应
把需要跟进的名单交学生支援联络人
危机处理流程
校方确认资料 通知教育局

危机小组会议


教职员 -- 学生 -- 家长 -- 外界 -- 社区

汇报及检讨座谈会

跟进
学生
学生 ----- 宣布消息
何时? 尽早、同一时段
何地? 大型集会
中央广播
班主任课
怎样做? 只讲事实
对死者尊重 – 不胡乱猜测
校长向学生宣布同学死讯讲稿
从新闻报导中得知本区今日凌晨发生一宗惨案。一名男童被人发现倒卧其住所平台,被消防员送院后,证实不治。
非常不幸,这悲剧发生在我们的一个同学身上。噩耗传来,全校老师都极为痛心及难过。目前警方正就这事件进行调查,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宜对事件作揣测或下判断。
学生支援
识别 ----- 直接或间接受影响者
情绪支援
特别班主任课
心理解说小组
联络家长
校内辅导跟进
校外转介服务
危机处理流程
校方确认资料 通知教育局

危机小组会议

教职员 -- 学生 -- 家长 -- 外界 -- 小区

汇报及检讨座谈会

跟进
家长
家长
慰问死者家属、 协助安排支援服务
出 “家长通告” 知会其它家长
有需要时、 召开家长大会
家长特别通告范本
各位家长:
从新闻报导得知本校两名学生不幸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去世,我们深感惋惜和痛心。目前校方正尽力协助同学们接受这件事实。
两位同学的去世,可能会引起同学的猜测及不安,希望各位家长能够理解贵子弟对事件的关注,并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请各位家长多与子女沟通,积极聆听及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有需要,请致电校长或学生辅导教师,学校当尽量给予协助。
危机处理流程
校方确认资料 通知教育局

危机小组会议


教职员 -- 学生 -- 家长 -- 外界 -- 社区

汇报及检讨座谈会

跟进
外界
外界 ----- 传媒 公安
会见传媒 ----- 做好准备
接受公安查询
危机处理流程
校方确认资料 通知教育局

危机小组会议


教职员 -- 学生 -- 家长 -- 外界 -- 小区

汇报及检讨座谈会

跟进
社区
社区支援
有需要时、 寻求外援
教育局
心理资询
他校心理学家、 心理健康教师
精神科医生
区内社会服务
危机干预 ----- 应做与不应做
应做
尽早介入
尽快恢复日常运作
支持方式 ----- 尽量用组 / 班的形式、
营造共渡难关的力量
关怀学校领导人及危机小组成员
预演危机干预、争取培训机会
危机干预 ----- 应做与不应做
不应做
逃避
- 对传媒报导和查询
- 家长查询
拖长危机干预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