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同步精讲优质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同步精讲优质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3)

资源简介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通过学习党的基础知识,认同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解。
科学精神: 通过列举事实,证明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公共参与: 自觉向党组织靠拢,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
【教学重点】
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和执政理念。
【教学难点】
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法、讲授法和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脱贫攻坚》,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
二、新课讲授
议题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议学情境:视频《百年奋斗为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至上”这一执政理念,让我们从总书记的重要阐释中感悟这一执政理念背后深厚的人民情怀。
议学任务:结合视频和材料,从中阐述党的性质和宗旨。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从产生来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
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根本立场:人民的立场
4、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
(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2)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3)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注意: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提醒:
议题二:党的执政理念
议学情境:
以人民为中心,为了这里的人民,2019年6月,阿布洛哈通村公路工程正式动工,工程全长近4公里。
距离不长,难度却大。一方面,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崖,进村公路要穿过“V”字形的大峡谷;二是岩石破碎,边修边垮;三是作业面狭窄,大型机具无法进入。
为了人民,再难也得上。在省州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交通部门一方面优化设计方案,最终采用三隧加一桥的方案,每公里投资超千万。
一方面调动精兵强将开赴工地。施工队伍150余人左右,其中博士5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专家等高端人才就近20个,相当于国内修建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或者特大桥的人员设备投入力量。“杀鸡用牛刀。”
为了加快进度,当地政府协调应急部门,从广西调来米-26直升机,将8台大型的挖掘机、炮机“吊”进村里,帮助修路。
议学任务:结合视频和材料,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人民至上”?并谈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理解。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是什么?
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立党为公是执政为民的前提条件,执政为民是立党为公的本质要求。
2、为什么?
(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2)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了谁),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3、怎样做
(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了人民)
(2)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依靠人民)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基本路线)
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4、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共同愿景)
到21世纪中叶要达到的目标:
①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②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③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⑤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归纳总结:
归纳一: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①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宗旨;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②人民的作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③党的执政理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永远的奋斗目标。
归纳二:党怎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2.党的执政理念要求:
(1)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2)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3)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4)牢记初心与使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课堂总结】
【随堂训练】
例1. 2022年5月以来,湖北省在全省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实践活动(简称“一下三民”)。H县委率先开展村级共同缔造试点,构建村“党支部+塆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三级组织体系,发展共管聚民力,建设共管聚民智,组建经济合作社,村民人均收入跃升至15000元,试点村成为全国“乡村振兴共同缔造示范村”。“一下三民”实践活动( )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②完善了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行政体制
③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④表明基层党组织履行组织城乡融合发展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例2.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
①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原因
②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③是党的执政理念
④是党的性质和宗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例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百余年来,我们党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
①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②根源于党的执政地位
③保持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
④赋予并保持了党的人民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例4.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中,有一个群体,名字叫共产党员。武汉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270多名党员组成突击队,上海华山医院的一句“所有的人都换下来,共产党员上!”,江苏无锡卫生系统700多封党员的“请战书”,山东三批援鄂医疗队临时成立党支部……这些故事中无不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情怀。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履行社会建设职能,为抗击疫情提供保证 
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各级党组织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到“突出位置”,充分重视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问题,认真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为农民工讨薪”的事件中,在应对各种大灾大难的过程中……无论大事小情,我们都能听到共产党人情系人民的声音,看到共产党人情系人民的身影。
请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答案:BAAD
5. 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