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4.13《我能行》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下册4.13《我能行》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二 年级 下 册第 四 单元 主题 我能行
乡镇 学校 教师
课题13.我能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游戏活动中乐于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优点,感受成长与进步带来的快乐。
2、能力目标: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懂得只有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才会超越自己,取得进步。
3、情感与价值目标:在情景中探索并说出获得自信的方法,能找到并尝试用方法挑战自己的不足,鼓舞自己拥有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能积极发现、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优点,体验自信。
难点: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并努力进步,收获自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我能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欣赏他人和自己的优点,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克服不足。
2、能力目标: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善于发现自己,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
3、情感与价值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由自信带来的快乐,感悟有自信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与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善于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和不足。
难点:真正体验我能行的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儿歌、图片等相关课件
学生:课前学折纸飞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师:今天上课前,老师给每位同学带来了一个手势,两句话。请大家跟我做。两只有小手伸出来,大拇哥也竖起来,第一句:我真棒,送给自己大声说。
2.生齐说:我真棒!
3.师:第二句:你真棒,送给同桌。大拇哥朝着你的同桌,眼睛看着他,大声说:你真棒。
4.生齐说:你真棒!
5.师:哇,按照老师的要求,每位同学做的都这么好,你们真棒!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第13课我能行。
【设计意图】:学习手语手势,并能运用在后面的活动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二、感知体验“我能行”
活动一:故事感知“我能行”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是不是都喜欢看动画片呀,看过动画片《黑猫警长》吗 里面的黑猫警长可是捉老鼠的能手,小猫咪咪可佩服了,也想成为捉老鼠的能手,它能做到吗 我们来听一个小猫咪咪的故事。
2、老师播放动画短片《咪咪学本领》学生观看后交流:咪咪本领学得怎样
预设1:咪咪表现得好极了!
预设2:咪咪以后一定能像黑猫警长一样成为捕鼠能手的。
教师小结:是呀,咪咪从一开始的不行到后来的行啦,小猫咪咪表现得棒不棒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给它送个“大拇哥”!(师生一同翘起大拇哥送给咪咪)
活动二:“大拇哥”送自己
1、教师过渡:咪咪通过学本领这件事,它发现了自己的一个优点,它开心地给自己送了一个“大拇哥”。他是怎么送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看后模仿咪咪送“大拇哥”给自己。
①教师出示 句式:我的大拇哥叫“ ”,把它送给我自己,因为

②学生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模仿句式进行自我夸赞,送“大拇哥”给自己。
③学生分组进行自我夸赞,教师巡视。
④指名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眼睛真亮,找到了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并能大方地给自己送上“大拇哥”。看到你们如此自信的表现,老师真开心!(板书:发现自己的长处)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
活动三:“大拇哥”送同学
1、教师过渡:刚才大家和咪咪一样找到了自己的优点,那你们也能像咪咪一样发现身边伙伴的优点吗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咪咪是怎样给小伙伴送“大拇哥”的。
2、教师出示学生跳绳图片,咪咪送“大拇哥”,并出示句式练习说话。
①教师出示 句式:我的大拇哥叫“ ”,把它送给 ,因为 。
②学生寻找伙伴的优点和长处,(完成任务单2)开小火车模仿句式进行夸赞,送“大拇哥”给同学。
3、教师小结:大家既能欣赏同学的优点,又能发现自己的长处,真了不起!(板书:欣赏同学的优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师生齐读)
出示儿歌:
我们都是小学生,
你有优点,我有长处,
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展现你的优点,
发挥我的长处,
相信自己,我能行。
游戏:击鼓传花赢“大拇哥”
1、教师过渡:大家儿歌读得响亮,动作做得认真!快快给自己送上“大拇哥”。咪咪看大家学习认真,来带大家玩游戏啦!
2、教师出示游戏规则:音乐开始,学生从前往后传花球,音乐停,拿到花球的同学上台抽挑战任务卡。完成挑战任务卡上的任务就能赢得一个“大拇哥”。
3、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挑战任务的学生用“大拇哥”夸赞自己,其他学生用“大拇哥”夸赞同学。
预设1:(学生挑战成功)教师引导这名学生伸出大拇哥夸自己——我的“大拇哥”叫“小小歌唱家”,把它送给我自己,因为我唱歌唱的很好。
预设2:(学生挑战未成功)教师伸出大拇哥说:“我的大拇哥叫‘再试一次’,把他送给你,请再试一试。”
教师小结:刚才上台挑战的同学为自己送上了自信的“大拇哥”,其他同学给他们送上赞美的“大拇哥”。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他人的优点。
三、情境辨析“找不行”
1、教师过渡:每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咪咪身上存在着一些小缺点,我们去找找吧!
2、图片展示:找找咪咪的不行。
3、学生看图交流咪咪不行的地方。
预设1:咪咪不敢大声说话。
预设2:咪咪不敢表演节目。
预设3:咪咪不会踢毽子。
4、自我小观察:你觉得自己有哪些地方不足,有什么烦恼吗?
教师引导学生将填写好的任务单折成纸飞机,并和孩子们约定:如果改掉写在纸飞机上的不足,就可以将纸飞机放飞到班级“成长园”,领取一枚“我能行”奖章。
5、提问:你是真的不行吗?
6、想一想,说一说:他们为什么觉得自己不行?他们怎样才能行?(课本第51页)
预设1:小军没自信,还没开始就觉得自己不行。
预设2:小明比较焦虑,才学了一会,就气馁了。
预设3:小军可以提前在家里准备好节目,每天坚持练习,就不怕上台表演了。
预设4:小明应该戒掉焦虑,慢慢来,坚持练习一定能学会踢毽子。
7、教师小结:每个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很正常,不要因为自己存在不足而感到自卑。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并能勇敢地面对,努力去改变。(板书:知道自己的不足)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是真的不行,通过努力也能行。
四、总结拓展,课外实践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欣赏同学的优点,也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想想如何改掉自己的不足,早日放飞纸飞机。
2.实践作业:回家后尝试做一件你以前没有勇气做的事。
板书设计:
我能行
发现 自己的长处
欣赏 同学的优点
知道 自己的不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