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9.2 滑轮》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9.2 滑轮》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9.2 滑轮》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3分)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以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进行合理解释的是
A. 大寒,雪花飞舞 B. 春分,花香四溢
C. 立夏,麦浪翻滚 D. 处暑,扬谷进仓
2.(3分)足球踢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足球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力来维持它的运动
B. 足球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作用
C. 足球运动越来越慢,是因为惯性越来越小
D. 足球始终受到平衡力作用
3.(3分)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 百米赛跑时运动员撞线后还会跑出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自身惯性
4.(3分)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撬棒 B. 船桨
C. 滑轮 D. 独轮车
5.(3分)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 推土机铲刃锋利
B. 篆刻刀刀口尖锐
C. 将破窗锤做成锥状
D. 铁轨铺在枕木上
6.(3分)小明分别拿着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时,他看到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在木块未露出水面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B. 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 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石块受到的浮力 D. 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石块受到的浮力
7.(3分)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冰壶离开手后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
B、爱心志愿者齐心协力推着受困车辆前行
C、学生用力抱着一摞书不动
D、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匀速行走
A. 冰壶离开手后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
B. 爱心志愿者齐心协力推着受困车辆前行
C. 学生用力抱着一摞书不动
D.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匀速行走
8.(3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的拉力将重为的物体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在内移动了不计绳重和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动滑轮的重力为 B. 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
C. 绳端拉力的功率为 D. 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为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9.(5分)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______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 ______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 ______组成。如图所示,是不同科学家提出的原子模型,其中 ______选填“”或“”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0.(5分)如图所示,斜面长,高,建筑工人用绳子在内将重的物体从其底端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到顶端,拉力是,则拉力的功率是 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______。
11.(5分)河南信阳鸡公山主峰海拔,一场春雨过后,薄雾缭绕,茶香悠悠,让人心旷神怡.“薄雾”是 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鸡公山人沏“信阳毛尖”所有沸水的沸点 ______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12.(5分)如图所示,一支盛水的试管由竖直放置逐渐倾斜,在水从试管中流出前,水对管底的压强将 ______ 选填“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有等质量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中液面相平,比较甲、乙两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压强的大小:______ 选填“”“”或“”。
13.(5分)如图为液压机原理图,液压机内装有同种液体,活塞、的面积::,当用的力作用在活塞上,活塞能举起 ______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活塞重力;______。
14.(5分)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______ 处,压强较小的是 ______ 处选填“”“”或“”如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15.(5分)物体重,如果用一个定滑轮提起它,要用 ______ 的力,如果用一个动滑轮提起它,要用 ______ 的力,如果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它要用 ______ 的力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
16.(5分)年月日时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从距地面公里左右的高度下降到距地面米左右高度的过程中,反推发动机、个篮球场大的降落伞等“黑科技”设备顺利完成任务,将返回舱速度减小到米秒左右,这一过程中返回舱的动能 ______;重力势能 ______。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 、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10分)如图所示,要想用最小的力将汽车拖出来,请给滑轮组绕绳。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8.(10分)小明家住在楼,家里的窗外玻璃脏了,但是人工擦起来很危险。于是小明妈妈买来了一个专门用来清洁窗外玻璃的“擦窗机器人”,很快就把家里的玻璃擦得干干净净。机器人的质量为,“腹部”有吸盘,当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就能被牢牢地“吸”在竖直玻璃上。
“擦窗机器人”能被牢牢地“吸”在玻璃上,是因为它受到了 ______的作用。当“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若用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则“擦窗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若吸盘在此面积上对玻璃的压强为,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多大?
“擦窗机器人”以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了,在此过程中,“擦窗机器人”受到的重力做的功是多少?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19.(10分)将一边长是的实心正方体,缓慢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烧杯内待它静止时,从杯中溢出的水。取,,求: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
判断正方体在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悬浮还是沉底,并写出判断依据;
正方体的密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雪花飞舞、麦浪翻滚、扬谷进仓,都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错误;
、花香四溢是香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人便闻到了香味,故正确。
故选:。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是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据此分析。
了解扩散现象与分子热运动的特点,能用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解答的关键,尤其是注意区分分子运动与固体小颗粒的运动。
2.【答案】B;
【解析】解:、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B正确;
C、足球运动越来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而不是因为惯性越来越小,故C错误;
D、足球滚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它是物体本身就具有的。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受非平衡力。
本题直接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大。
3.【答案】D;
【解析】解:、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也有惯性,故错误;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给人带来伤害,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错误;
、百米赛跑时运动员撞线后还会跑出一段距离,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错误;
、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目的是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跳远时,由于惯性,运动员跳起时具有更大的速度,从而使运动员跳的更远,故正确。
故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等无关。
4.【答案】B;
【解析】解:
A、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D、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5.【答案】D;
【解析】解:、推土机铲刃锋利、篆刻刀刀口尖锐、将破窗锤做成锥状,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不符合题意。
、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符合题意。
故选:。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知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好题!
6.【答案】C;
【解析】解: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则他们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
松开手后木块上浮,说明木块所受的浮力大于其自身重力,故A错误。
石块下沉,说明石块所受的浮力小于其自身重力,故B错误。
故选:。
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浮力大小与物体浮沉的条件的记忆:
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既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又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大小以及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无关,它是由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决定。当合力向上则物体上浮;当合力向下,则物体下沉;当合力为,则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
该题考查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决定物体浮沉的条件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7.【答案】null;
【解析】解:、冰壶离开手后在平滑的冰面上滑行,此过程中人对冰壶没有做功,没有力作用在冰壶上,冰壶由于惯性通过了距离,故没有做功,故错误。
、爱心志愿者齐心协力推着受困车辆前行,此过程中,有力作用在车上,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对车辆做了功,故正确;
、学生用力抱着一摞书不动,人对书有一个向上的力,但书不动,没有通过距离,故没有做功,故错误;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匀速行走,此过程中,书包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力对书包没有做功,故错误。
故选:。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一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据此分析解答。
该题考查了做功的必要条件,注意三种不做功的情况:一是有力没距离;二是有距离没力;三是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向与通过距离相互垂直。
8.【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所以动滑轮的重力:,故错误;
、物体上升的高度:,
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故错误;
、拉力做的总功:,
拉力做功的功率:,故错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正确。
故选:。
由图可知,利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求动滑轮的重力;
利用求出物体上升的高度,利用求有用功;
利用求拉力做的总功;利用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利用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此题主要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有用功和总功是关键,注意题目通过的条件是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9.【答案】电子 电子 中子 B;
【解析】解: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由处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电子;电子;中子;。
汤姆生最早发现了电子;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此题主要考查了电子的发现及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一道基础题。
10.【答案】75 45 64;
【解析】解:拉力做的总功:

拉力的功率:

拉力做的有用功:

拉力做的额外功:

由可得摩擦力:

斜面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
知道斜面的长度、拉力的大小,利用求出拉力做的总功,再利用求拉力的功率;
知道物体的重力、上升的高度,利用求出有用功;拉力做的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再利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此题主要考查了使用斜面时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注意:在利用斜面时拉力做的额外功等于克服摩擦做的功。
11.【答案】液化;低于;
【解析】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会随着气压的减小而降低,依据这一规律可判断在高原上水的沸点的变化.
此题主要考查了液化现象、水的沸点与气压变化的关系,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①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的液态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②河南信阳鸡公山海拔高,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因此水的沸点会降低,在低于时水就会沸腾.
故答案为:液化;低于.

12.【答案】逐渐减小 >;
【解析】解:在试管倾斜时,水从试管流出前,水的总量不变,水的深度逐渐减小,根据公式可知,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逐渐减小;
由图知,两试管中液体体积,
因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有等质量的液体,
根据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

又因为,两管液面相平液体的深度相同,
所以,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

故答案为:逐渐减小;。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试管由竖直放置逐渐倾斜的过程中,水的深度逐渐减小,根据公式可知水对试管底部压强的变化情况;
知道两管液面相平、试管相同,可知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又知道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关系。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深度的变化是本题的突破点。
13.【答案】200 相平;
【解析】解:因为两边压强相等,根据知,
所以活塞上的力为:

活塞能举起物体的重。
若将物体和活塞、同时取下,左右两边组成了一个连通器,两边液面是相平的。
故答案为:;相平。
知道的大小和两个活塞的面积,利用帕斯卡原理求竖直向上的力,活塞能举起物体的重等于该力大小。
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内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液面是相平的。
此题主要考查帕斯卡原理的应用、连通器的特点,难度不大。
14.【答案】;;小于;
【解析】解: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粗管和细管的流量相同,通过粗管、的流速小,压强大;通过细管的流速大,压强小;
由于小孔喷出的快速气流使细管的上端开口处形成了一个低压区,此处压强小于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压强.水就在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的这个较大压强的作用下,沿着细管上升到上端开口处,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故答案为:;;小于.
水是流体,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粗管和细管的流量相同,流速不同,通过比较流速来比较压强.
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时,细管的上端开口出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这样细管的上下两开口端就出现了压强差,水就在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的这个较大压强的作用下,沿着细管上升.
认清楚此题所涉及的物理过程:细管上端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液面上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是关键.
15.【答案】1000 500 250;
【解析】解:由题知,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使用定滑轮将它提起时,所用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使用动滑轮将它提起,所用拉力是物体重力的一半,;
由图可知,有段绳子拉着重物,所以拉力就是重物重力的四分之一,。
故答案为:;;。
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用滑轮组来拉升重物时,绳子拉力的计算,就是看有几段绳子拉着重物,拉力就是重物重力的几分之一。
此题主要考查动滑轮和定滑轮以及滑轮组拉力的计算,关键是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作原理,利用好条件“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
16.【答案】减小 减小;
【解析】解:在这一过程中,返回舱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减小;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减小。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此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判断,只要知道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即可解答。
17.【答案】解: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如下图:
;
【解析】
左侧为定滑轮,右侧为动滑轮,让尽可能多的绳子段数与动滑轮连接,便是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省力多少和绳子的绕法,决定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
18.【答案】大气压 不变;
【解析】解: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擦窗机器人被“吸”在玻璃上;
“擦窗机器人”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若用真空泵继续向外抽气,由于“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上仍静止,其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不变;
由可知,吸盘对玻璃的压力为:;
由可得,机器人匀速向下运动的距离:

所受重力做的功:

重力做功的功率:

答:大气压;不变;
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
所受重力做的功是,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根据大气压的作用进行分析;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只要找出哪两个力是平衡力,然后根据二力平衡力条件解题即可;
根据求出吸盘对玻璃的压力;
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机器人匀速向下运动的距离,根据求出所受重力做的功,根据求出重力做功的功率。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和压强公式、功率公式的应用,根据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平衡力找出平衡力是解题关键。
19.【答案】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F浮=G排=g=0.8kg×10N/kg=8N;
(2)由F浮=ρ水gV排可得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
V排===8×10-4;
(3)正方体的体积:V=0.1m×0.1m×0.1m═10-3>8×10-4,
所以正方体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
(4)正方体漂浮在水面上,所以G=F浮=G排,即mg=g,
则正方体的质量:m==0.8kg,
正方体的密度:ρ===0.8×103kg/。
答:(1)正方体受到的浮力是8N;
(2)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是8×10-4;
(3)正方体的体积大于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正方体静止时处于漂浮;
(4)正方体的密度是0.8×103kg/。;
【解析】
求出排开水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
知道浮力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知道正方体的边长求出体积和正方体排开水的体积比较判断。
经过判断正方体是漂浮的,求出质量,知道体积,求出密度。
此题还可以假设正方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求出浮力和现在受到的浮力比较判断浮沉也可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