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 学 设 计课题 3.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1)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下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道德修养:感受建国的艰辛,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法治观念: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树立建设祖国的美好志愿 健全人格:能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变化历程 责任意识:培养主人翁意识,树立爱国主义情感重点 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情况及发展历程难点 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建设祖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赏图片,答问题 从上面图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作为一名中国人,在这一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1949年10月1日15时,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中国人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学生观看图片,回忆上节课抗日战争胜利的情形,并思考交流自己的感受。 由图片感受引入,激发思考热情,同时也为本节课的进行渲染了气氛。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开国大典 小思考: 近代的中国,由于战争的不断爆发,使中国遭受战争之苦。饱尝了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胜利,此时此刻他们最最希望的,最最渴望的是什么呢? 历史事件: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想一想:什么叫政治协商会议? 讲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组成。简单来说,就是全国各民族、党派的代表来共同商讨国家大事的会议。 3.自学阅读角的内容,说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都确定了哪些关乎中国大局的事情。 归纳:(1)确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人为副主席。 (3)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暂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4.活动:国旗、国徽、国歌 第一届全国政协确定了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暂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思考:你知道国旗的寓意吗? 介绍:(1) 国旗:样子、象征意义、国旗故事国旗样子:红色的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五角星,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 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1949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国徽:样子、象征意样子:中央是国旗下的天安门,周围是齿轮和谷象征意义:(天安门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传统和革命精神,同时也是首都北京的象征;齿轮和谷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 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1935年,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创作了这首歌曲,激励人民奋起抗战,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数十年来;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激发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在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会议上,把这首歌曲定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4.小活动:庆祝新中国的成立 (1)新中国成立了,10月1日,是新中国的生日,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纪念日。人们不仅在1949年的这一天欢呼庆祝,还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国庆。同学们知道哪些纪念国庆的方式呢?写一写,说一说。 (2)学生交流。 (3)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 归纳:方式一:很多出生在10月1日的人取名叫“国庆”。 方式二:看阅兵式 方式三:举家外出旅游 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结束了受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挺直腰杆站起来了! 5.小讨论: 新中国前后西藏发生了变化? 小结:小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使国家逐渐走上富强的道路。而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受到外国的欺辱,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目标导学二:抗美援朝 小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没有因此放弃对中国的侵略野心,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在这严峻的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思考:读读活动园: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小结:通过影片、图片,讨论,让我们认识到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讲解: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高度发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目标导学三:外交政策 1.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过过程中发生了几件大事件,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看一看。 (1)日内瓦会议 (2)中缅、中印联合声明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 万隆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作出重要贡献,也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理解与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4)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这是一个值得中国和世界纪念的日子。联合国大会经过投票,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说一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 小结: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为中国后来的开放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天,在联合国的各个机构里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代表的身影,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强力量。 2.议一议:外交故事 (1)分享新中国成立后的其他外交故事。 (2)读一读已经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列表。 截至2019年9月,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80个。 学生思考回答,如:最渴望停止战争,统一祖国,过上幸福的生活……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列举所知内容,如:(1)确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等人为副主席。 (3)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以五星红旗为国旗,暂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学生根据自己所知,介绍如:国旗:样子、象征意义、国旗故事国旗样子:红色的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五角星,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 学生参与活动,交流如:很多出生在10月1日的人取名叫“国庆”。 看阅兵式 …… 学生以组为单位,借助教材和所知,进行讨论交流,例如:西藏和平解放,祖国统一…… 学生阅读材料和教材,根据所知交流看法,如: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学生借助教材回答,如: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句。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交流回答,如: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为中国后来的开放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生根据要求,分享自己所知的中国外交故事。 通过小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便于以下问题的探究。 关于政治协商会议,对于学生来说是较陌生的,在探究这一问题时,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有效落实难点问题。 对于“国旗、国歌、国徽”的认识,是学生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在这里,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一方面形象直观的展示,加深学生印象,另一方面,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去了解,去认识。 小活动——庆祝新中国的成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庆祝方式,培养学生关注祖国、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同时,通过各种庆祝形式的探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对于新中国成立后西藏的变化,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借助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新中国的成立对于西藏的重要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使学生联想到自己所知道的抗美援朝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国际主义情感。 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教师通过条理清晰的列举日内瓦会议、中缅、中印联合声时、万隆会议、中国重返联合国等重要事件,引导学生清晰了解新中国外交的线索,易于学生理解和识记。 议一议——外交故事环节,在引导学生分享外交故事的同时,起到对外交事业发展进行总结的作用。课堂练习 一、填空。 1、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 28 )年的英勇奋斗, 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 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毛泽东 ),首都是( 北京 ),我国的国旗是( 五星红旗 ),国歌是( 义勇军进行曲 )。 3、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 政治 )上翻了身, 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 主人 )。 4.新中国的生日是( 10月1日 )。 5.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 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6. 中国重返( 联合国 )大舞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为中国后来的( 开放政策 )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选择。 1、新中国的生日是( C ) A.1月1日 B.7月1日 C.10月1日 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 A ) A站起来了 B.富起来了 C.强起来了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新的外交政策以及取得的成果,我们为此而感到自豪,做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时刻准备着,为祖国更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