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2课 学会宽容 第3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2课 学会宽容 第3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2课 学会宽容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了解宽容及其作用,体会宽容对构筑和谐、美好生活的意义。
2.道德修养:学会拥有一颗宽容心。
3.责任意识:尊重他人的不同,努力做到和而不同。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3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从游戏到生活,引导认识差异的存在,懂得包容不同。(重点)
2.通过小组合作规则制订等活动,尝试找到合理解决分歧的方法。(难点)
3.了解“国际宽容日”,拓展关于宽容的国际视野。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游戏导入识“不同”
1.听音乐,猜乐器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 请大家猜一猜,你听到的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播放古筝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学生自由猜乐器名称,教师相机出示相应的乐器的图片)
2.感受“不同”
如果让你用一种乐器来比喻自己你会选择哪种乐器呢?
预设1:我可能会选择古筝,因为我特别喜欢古典音乐,喜欢古诗词,所以古筝比较符合我的“中国风”审美情结。
预设2:我选架子鼓,因为架子鼓很有力量和气势,我也想成为很有冲劲的男子汉。
引导:看来乐器和我们人一样,都各具特色。如果全班同学只选同一种乐器的话,你们认为会出现什么情况?
预设1:这种可能性为零。
预设2:看起来好像很团结、想法一致,但是演奏的时候听起来会觉得有些单调。
3.享受和谐之美
过渡:那我们将这些乐器合在一起演奏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一段优美的交响乐)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预设1: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但是合在一起就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预设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家在一起和谐相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
4.小结
是啊!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人。我们生活在充满差异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或观点看法。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和而不同”这个话题。(板书标题:和而不同)
二、活动二:案例分析知差异
1.案例分析:“战火”纷飞为哪般
(1)过渡:近日,六(2)班的“战火”烧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看看。
(学生学习教材第18页“活动园”材料)
(2)提问:同学们,六(2)班的战火是因为什么烧起来的?
预设1:因为这几个同学对于玩游戏是否有利于学习的看法不一致。
预设2: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不认同别人的兴趣爱好,觉得和自己不一样的爱好都是幼稚可笑的,不能宽容地看待别人的不同。
预设3: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不一样,所以去贬低和讥讽对方,造成了同学之间的不愉快。
(3)点评: 你们分析的很全面。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而不包容他人的兴趣爱好、不包容他人的不同就是点燃这次“战火”的导火索啊!
2. 小组讨论
(1)提问:现在,我们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不认同他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观点呢?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2)学生小组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然后在全班交流分享。
预设1:我们小组认为,他们之所以会不认同别人的兴趣爱好,是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自以为是。
预设2:我们认为,有些人脾气比较急躁,遇到别人和他有不一样的想法,就急于求胜。
点评:你说得对,这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
预设3:有些同学可能对对方的想法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只是凭一时感觉去评价,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预设4:我们觉得是他们没有学会尊重他人,没有尊重他人不同的兴趣爱好。
预设5:还有可能是从小受到的教育不一样,他所接触到的事物和别人有所不同,所以他不能认同别人的观点,也做不到包容别人的不同。
点评:看来不能包容他人的不同,和我们生长的环境、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
3.探究影响
()交流:小组讨论让我们知道看不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能包容他人的原因有很多。那你认为,这样不能包容差异的行为。除了让我们看到六(2)班的纷飞“战火”,还会对班级的和谐建设有哪些影响?
预设1:这样的行为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谊,兴趣爱好不同的同学不能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预设2:如果大家都不能包容他人的不同,就不会有不同的个性表达了,那大家交流起来就太单一无趣了,多没意思呀。
预设3:我们在进行班级活动或者评选干部的时候,如果不能尊重他人的想法,大家就会吵得不可开交,那什么活动都开展不下去了。
预设4:而且这样讥讽贬低别人的态度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生活风气,不利于所有同学的健康成长。
(2)点拨:大家说得很有道理,和别人相处时,特别是在班集体生活中如果我们容不得,别人的不同,做不到宽容待人,就会造成同学关系紧张班级不能团结和睦,就会影响我们的和谐生活,影响我们班级的健康发展。
4.联系生活
(1)交流: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不包容现象?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1:我做事情比较细致,可是有的同学却嘲讽我像个女孩,没有一点男子汉的气概,我很苦恼。
预设2:我喜欢吹口琴,可是有人却在背后笑话我是因为家里穷,买不起钢琴,所以才学口琴的。唉,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2)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都遇到过这样不被包容的时候,那一刻我们多 么渴望能被理解、被包容啊。看来,宽容不仅仅是宽容他人的过失和错误,也要接纳不同,包容差异。
5.社会观察
(1)引导:让我们把目光从校园生活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去看看这种包容的重要性。
(2)社会事件回顾。(播放新闻视频)
7月8日上午,肖某和钟某聊天时发生争执,肖某扬言要砸钟某的店铺:进而发生群体斗殴,致一人死亡,多人受伤。赣州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肖某等十余人提起公诉。
(3)提问:看了视频,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1:这类伤害事件都是因为不能容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面产生了争执,如果我们能理解别人不同的想法,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预设2:不能宽容别人,伤害的不仅仅是别人,还有可能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不必要求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
(4)小结:是啊,些人不宽容的行为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和谐,甚至酿造了各种社会惨剧,自己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能理解他人的不同,宽以待人,我们的生活会更和谐。(板书“理解不同,不必强求一致;")
三、活动三:谈古论今会包容
1.经典回顾,理解“和而不同”
(1)引导: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以和为贵”的美德。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大思想家孔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吧。
(2)创设情境。播放动画视频《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可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3)提问:现在,你知道“和而不同”的含义了吗?
预设1:“和”是和谐统一的意思,“不同”是指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预设2:“和而不同”是说,包容他人的不同,与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能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
点评:是啊,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倡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宽容,包容他人的不同,也不人云亦云,这样才能和谐共处啊。
(板书:差异 包容)
2.交流调查单
(1)引导: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和而不同”的故事呢?把你们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
(2)交流分享。(教师出示调查单,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和而不同”调查单
1.查找资料,将你搜到的故事简单地写下来。
2.你如何看待故事中人物的做法?
3.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经历?
预设1:我们都读过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他们虽然各有所长,观点也不一样,但是能和谐相处,一起尽心尽力地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预设2: 20世纪20年代,北大校长蔡元培就是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来办学治校的,他对各种学术流派兼收并蓄,各扬所长,最终形成北大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3)点拨:历史是一面镜子,你们所说的故事,反映出中国崇尚和谐的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你们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有意识到世界的差异性,我们要正视和尊重这种差异。
(4)提升:(出示相关图片)你们看,对差异的尊重和宽容,力争和而不同,这是一种怎样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品质啊!在今天,这些可贵的品质不只是指引着我们的生活,还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世界。我国尊重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风俗,各民族和谐相处,56个民族亲如一家人;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 ,提出“一国两制”国策,在香港和澳门实行“一国两制”;在国际交往中,我们也积极和各国友好交往。(出示习近平总书记发言时的图片)看,习近平主席就提出了“要秉持和而不同理念”,赋予了“和而不同”崭新的时代意蕴!
3.联系生活
(1)交流分享:在人际交往中,该如何做到和而不同呢?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
预设1:我的同桌喜欢打乒乓球,而我喜欢打篮球。我俩相互支持对方的兴趣爱好,相处很融洽。
预设2:我是回族,我的生活习惯有很多和大家不一样,但是大家没有排斥我,相反还很照顾我,让我觉得很温暖。
(2)点评:看得出,大家对和而不同"有自己的深切体会,也从中体会出许多做到和而不同的好办法。这些好办法归根结底,是要做到两点。
出示课件:和而不同有办法接纳不同,包容差异。
(3)追问:假如时光倒流,六(2)班那几位引起“战火”的同学,该怎么做才是“和而不同”呢?
预设1:包容他人和自己不同的兴趣。
预设2:不贬低他人的爱好,互相尊重。
预设3:不争执、更宽容。
小结:“和而不同”是包容我们之间的差异,即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同学们,这是我们学会宽容的必修课。
四、活动四:回望生活懂包容
1.活动:“快问快答”
其实,在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并不容易。现在,我们来进行现场“快问快答”,请听好问题,并用手势表示是或者不是。
(1)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每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
(2)你是否认为每件事都会有一个正确或错误的答案?
(3)当老师提问的时候,举手的那个人是不是一定知道答案?
(学生的手势不一)
点评:看,对于同一个问题,大家都不能做到答案一致,观点都不一样呢!
2.观点对对碰
引导: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和周围的人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呢?
预设1:在办黑板报的时候,我和王芳的想法总是不一样,我想多画点画,她总想多写几个故事。
预设2:在运动会报名时,班上经常会因为挑选运动员起争执,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点拨: 对于那些不一样的观点,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预设1:每个人的想法都会不一样,不能要求别人一定和自己的观点相同。
预设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也会犯错误,我们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才会进步。
点评:同学们说得有理有据,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不同,积极地去交流沟通。就像伏尔泰说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3.制订小组合作规则
引导:刚才,有同学说到,小组合作中经常常会有争执,应该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分歧和不同?什么样的方式合适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制订一个小组合作规则吧!
(出示小组合作规则表,学生合作完成后,在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规则表
栏目 规则
倾听
发言
交流
整理
其他
预设:我们小组经过商量后决定,在小组成员发盲时,其他人要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的想法;发言时要有依据,有组员质疑时要耐心解答;交流时要独立思考,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对别人的发言有异议时要注意保持礼貌。
点评:你们能尊重别人的不同,合理地去解决同学之间的分歧,很棒! (板书:尊重不同,合理解决分歧)
4.宽容有尺度
引导:那是不是所有的观点都要包容呢?
预设1:对于那些恶意中伤别人的言论,我们不能宽容,否则就会纵容他们,造成更大的伤害。
预设2:对那些毫无事实依据的谣言,我们不能包容,更不能信谣传谣。
点评:是啊,宽容是一种大度,但不是没有尺度。对于那些突破底线的不当言论,不能纵容,更不能传播,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这才是“和而不同”的真正含义。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和而不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学会了在生活中去包容他人与自己差异的方法。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和而不同,必定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完善板书)
5.总结全课
同学们,宽容是一种美德,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润滑剂”。在国际关系中,宽容被认为是一种积极而正确的态度,是指承认他人的权利与自由,包容各国的传统与文化。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11月16日设定为“国际宽容日”(出示课件:国际宽容日),倡导全世界人民用关心取代冷漠与轻视,用了解取代盲目、无知和歧视,使全世界的人们认识到宽容是和平、民主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条件。老师希望每一天都是“ 宽容日”,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健康快乐的人!
板书设计
包容 差异
和而不同
理解不同,不必强求一致;尊重不同,合理解决分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