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大豆(教案)(表格式)-三年级下册劳动苏教版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种大豆(教案)(表格式)-三年级下册劳动苏教版1

资源简介

种大豆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大豆的生长规律,掌握播种大豆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大豆的种植。
2. 认识种植大豆的主要工具,掌握播种大豆的过程和方法,并能根据大豆生长规律进行科学管理。
3.养成积极探究、合作实践、服务生活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工具种植大豆。
2. 教学难点:大豆的日常管理。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选好的大豆、锄头、卷尺,提前带领学生除草、翻整土地,分好各组劳动区域。
2. 学生准备:《大豆调查表》《大豆生长观察表》。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调查导入(3分钟) 1.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瓜类的种植——种南瓜,说说你的收获? 同学们对种植有了初步的了解。每一种植物都有它特有的生长规律和种植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种植一种豆类——种大豆。 (板书)种大豆 交流各自种植南瓜的体会和收获。 通过交流,让学生回顾种植中的体验,感受种植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出示《大豆调查表》。 (1)课前,请同学们对大豆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说说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出示:《大豆调查表》前置性学习部分 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大豆的原产地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和主要产区大豆的种植时间、生长周期大豆的主要用途
(2)根据学生交流,补充归纳。 ①大豆起源于中国,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古代称为“菽(shū)”。全中国普遍种植,以东北大豆质量最优。 ②大豆喜暖,适合生长的温度在15~28℃左右。一般在3~6月进行播种,生长周期有5个月。 ③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从大豆的原产地、生长习性、自然生长周期、主要用途等方面交流、汇报上网查找或实地考察的结果。 通过前置性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大豆的有关特点。
探究学习(10分钟) 1.了解种植过程。 种大豆主要有哪些步骤?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6页。(根据学生自学进度出示板书,同时教学课件出示每个步骤图) (板书)选种 播种 肥水管理 采收 看书自学、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对大豆种植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种植工具准备。 书上介绍了哪种种植工具?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了解点播器各部分构造。(点播器:可以挖坑、播种一气呵成,比较方便。) 出示:锄头 认识这种工具吗?你在哪里见过?它可以用来做什么?(锄头:主要用来除草、刨土等) (3)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采用锄头来完成种植。 观察、认识种植大豆的工具。 了解点播器的特点和锄头的用途,学习利用身边适合的工具进行劳动。
3.思考交流。 对以上种植步骤,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 (1)怎样选种? (2)播种时需要注意什么?什么时候适合浇水施肥? (3)第2~3次采收分别在什么时候? 质疑,思考。 促进学生思考,学会质疑。
4.引导交流预设问题。 (1)组织观看知识点视频《种大》。 (2)请学生说一说选种要领。 (3)归纳选种要点。 选择颗粒饱满、没有损伤、病变、虫蛀,大小匀称的大豆作为种子。 请学生说一说播种时的注意事项。 整理补充:出示示意图。 土质松软,挖的坑深度约5厘米。 ②播种的时候一个坑一次播种3~4粒,这样可以保证种植的成活率。 ③为了大豆更好的生长,提高产量,株距一般在20~25厘米比较合适。 ④借助尺子测量坑的深度和前后左右的间距,不仅规整,同时方便后期管理。 (5)归纳播种事项。 松土除草 挖坑 播种 盖土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解答疑问,关注细节,具体明确选种和播种的要领。 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选种和播种的过程、要点,加深印象。 借助示意图,对技术要领做示范引导,进一步明确操作要领。 通过关键词归纳,帮助学生识记。
5.继续交流预设问题。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想种下去的大豆取得丰收,种植后的日常养护也非常重要!请学生说一说播种后还需要做什么? (2)学生结合阅读或生活中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 (3)通过教学课件中《知识窗》的简单补充,介绍大豆播种后的肥水管理和采收。 出示:《知识窗》 ①以土壤干透再浇水为原则,开花至鼓粒期间需要适量多浇水。 ②施肥应结合大豆的生长周期,施肥应以磷肥、钾肥为主。 ③大豆长大颗粒饱满后就可以采收,此时的大豆多用于做菜;当大豆茎叶开始变黄、秆子和豆荚已干,并呈黑褐色就可以完全收割。 了解大豆日常管理知识。 通过教材和教学课件中《知识窗》的阅读,初步了解大豆在种植后还需要进行哪些科学的管理,帮助学生了解种大豆过程中肥水管理和采收等基本要点,为种大豆的成功收获做必要的前期实践指导。
实践操作(20分钟) 1.明确实践操作任务。 (1)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区域内合作完成大豆的种植步骤。 (2)时间20分钟。 (3)种植完成,整理工具。 出示温馨提示: 组长分发工具材料。 合理分工协作。 安全使用工具。 明确分工,动手操作。 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提升学生合作意识,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掌握种植要领。
2.巡视指导,捕捉学生种植画面。 (1)坑的深度是否合适。 (2)株距是否达标。 (3)分工种植是否有序。 动手实践。
交流评议(5分钟) 1.请各小组组长说一说本组的表现,完成的好的方面,或者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预设: (1)组员过于聚拢,不利于操作。 (2)分工不完善,有些忙乱。 (3)动手劳动比看看说说来得不容易。 讨论,各小组小结种植情况,分析得失。 通过评议、比较,肯定学生的努力,给予学生成就感,培养学生观察、总结能力。 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激发学生反思,为进一步巩固种植要领打好基础。
2.展示捕捉画面,一起看看。(出示手机捕捉的画面) 预设: (1)挖坑前后左右间距不在一定的纵横线上。 (2)土壤踩踏过多,表面过实,不利于大豆出芽。 3.现场做适当地补救。 4.小结:今天我们进行了种大豆的学习,完成了大豆的播种,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期待我们的劳动有收获。
拓展延伸(2分钟) 定期观察大豆的生长过程,做好肥水管理和预防病虫害的工作,认真填写《大豆生长观察记录表》。 大豆采收后,可以开展一次劳动分享会。 结合《大豆生长观察记录表》交流各小组种植过程中的经验。 品尝大豆制作的美食。 学习了种植大豆,还可以继续用所学本领种植其他豆类。 举例出示:红豆 蚕豆 豌豆 积极参与到种大豆的整个过程,并尝试用学过的方法种植其他豆类。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实践能力。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生活劳动中去,用自己的劳动体验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选种 种大豆 播种 肥水管理 采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