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时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5提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现状。从学校心理教师的角度如何开展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从辅导站心理咨询师角度如何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启示一、早年心理辅导的两种理论模型6771、缺陷模型早期的发展科学家(霍尔、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 假定“青少年是存在缺陷的”,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注定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问题行为(如撒谎、无礼貌、故意违反纪律、厌学、逃学、抽烟、偷窃、沉迷于电子游戏等)青少年健康发展=没有问题行为发生(Benson, Scales, & Mannes, 2003; Damon, Menon, & Bronk, 2003)20世纪80年代之前,发展科学家关注的重点一直是“青少年是如何变坏的”(Larson, 2000),以及“如何解决青少年问题”等(Benson, et al., 1999)发展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为发展心理病理学预防或干预成为这一时期最常见的实践模式,其基本范式首先是对青少年问题加以鉴别,然后针对性地加以干预以降低其发生率,或者通过早期预防以避免问题发生。8但事实上,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解决方法通常不能发挥预期作用,即使在实施干预之后,问题行为依然有高发生率(Great Transitions:Preparing Adolescents for a New Century)9102、优势模型(1990s—)无问题行为发生≠发展良好青少年自身具备健康发展的潜力或者优势积极青少年发展观二、积极青少年发展1112121、什么是积极青少年发展积极青少年发展是关于青少年发展本质的一种观点,其本质是从优势建构的视角界定和理解青少年发展的过程,强调青少年自身蕴藏着发展的潜力而不是“可能的”缺陷。认为应该把青少年作为一种资源去培育,而不是作为问题去管理(Damon,2004; Roth & Brooks-Gunn,2003)。积极发展观标志着对青少年发展本质认识的一种根本性变化(Damon,2004)13132、积极青少年发展观的六条原则所有青少年都具有积极成长和发展的固有能力良好环境会激活青少年积极发展的轨迹当青少年参与到多重的、“滋养发展”的关系、背景和生态中时,会进一步激发积极发展所有青少年都可以从良好环境中获益。例如,支持、授权、规范及期望对所有青少年来说都是重要的发展资源1414社区(包括学校环境)是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关键“承载系统”青少年是自身发展的主导者和创立积极发展的关系、背景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动因15153、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特征指标如果儿童青少年具备了前5个C,那么通常会获得第6个C,即“contribution”— to Self, family, community17174、青少年积极发展的条件——发展资源为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发展,需要为儿童青少年提供资源以保证他们具有积极发展的“5C”品质发展资源(development assets)是指那些能够有效促进所有青少年获得健康发展结果的相关经验、关系、技能和价值观,是“增强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社会和心理优势”(Benson, 1998, 2003)青少年拥有的发展资源与其问题行为之间存在负向联系。拥有发展资源愈多,愈有利于积极发展1818外部资源外部资源代表了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环境特征,又称为生态资源。主要指成人通过加强联系以及提供机会使青少年获得积极的发展经验(Benson, 2002)。外部资源可以分为四类:支持、授权、规范及期望、有效利用时间,包括20种具体资源191920202121内部资源内部资源代表了青少年个体具有的引导其行为的价值标准、胜任特征和技能等(Benson, 2002)。内部资源也划分为四类:投身于学习、积极价值观、社会能力和自我肯定,也包括20种具体资源2222232324三、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理论基础﹙一﹚发展系统理论发展系统理论(developmental systems theory)是当代最具解释力的宏理论,它是关于人类发展的多个理论模型的总称。这些模型均采用整合的关系观分析生物的、个体的和情境的因素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反对天性—教养、生物—文化、个体—社会对立的割裂观。或然渐成论发展情境论人类发展的生态学模型251、或然渐成说关于个体发展过程特征的两种对立观点(Gottlieb, 1970):预成渐成论(Predetermined Epigenesis)—— 遗传物质以单向的方式来决定个体的发展或然渐成论(Probabilistic Epigenesis)——个体的发展经历一个个体与影响因素间交互影响的过程。发展不是以一种预定不变的或可预见的方式实现的,而是以一种或然可变的或不可预见的方式实现的262、发展情境论发展情境论(development contextualism)是发展系统理论的一个代表性范例。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 M. Lerner 提出认为个体的发展发生在一个多水平(多层次)的情境之中。有机体影响情境的同时,情境也在塑造有机体,同时两者又会相互制约(或限定)对方。这一过程既提供了人类个性可塑性的一面,同时又使人类具有共性和稳定性的一面2728尽管发展情境论和机械行为主义在解释发展时,都将有机体置于情境之中,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发展情境论没有采用还原论的方法来定义情境的影响作用,而是主要关注有机体和情境间的交互活动,并且认为应该对其进行多层次(或相关联的)的分析(情境这一概念是由具有质性差异的多元层次所组成的)29发展情境论:个体与多水平的背景之间动态交互作用发展情境论四、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30311、关于青少年发展的一些错误认识预防和治疗青少年存在的问题就能促进其良好发展青少年良好发展只是学校或家庭的责任青少年被动地经历自身的发展过程,被动地等待自身的发展结果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主题会在进入成年后自然完成322、基于积极发展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型理论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在于倡导和促进所有学生的积极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问题和缺点(弱势领域),更要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优势或者能力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是提升青少年的发展资源2、基于积极发展观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六条指导性原则促进全体学生在其文化背景中发展人与文化背景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个体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考虑并整合有关文化背景因素以促进全体学生的积极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的优势基于优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发展或者提升他们的优势和能力(胜任力)创建有利于提升学生优势的环境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重要功能是,通过领导、合作、倡导和学校水平上的干预,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强调促进学生的优势,而非减少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发生传统的心理健康服务中,专业工作者处于一种被动反应型的角色位置(应对问题); 基于积极发展观的心理健康服务中,专业工作者扮演着一种积极主动的角色并能够为更多学生服务强调基于证据的干预和实践科学应用的两个特征:基于理论预测(科学理论指导)基于证据(实践证据)参与创设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指向的学校环境3535小结积极青少年发展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问题行为或者缺陷,同时更要致力于促进学生积极品质和行为的发展,帮助其获得积极的发展结果心理健康教育要更加重视发挥学生在发展中的主动性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学校环境,注重学生、教师、班级、学校、社区和宏观社会文化等多水平资源的整合,实现各种资源的融合增效3636谢谢大家!1明确知与不知温故而知新2绘制网络图学会记忆3精编练习卷学会应用提升初中英语总复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明确知与不知,温故而知新01编制网络图,学会记忆02精编练习卷,学会应用0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