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架设师生爱心桥 说课课件(共34张PPT,内嵌视频) 中职心理健康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架设师生爱心桥 说课课件(共34张PPT,内嵌视频) 中职心理健康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架设师生爱心桥
——雕塑师生情
信息完整表达=7%言语+38%声调+ 55%非言语的身体语言
心理学家
艾伯特·赫拉别恩
—· 教学理念 ·—
—· 教学理念 ·—
雕塑:通过成员之间空间距离、动作姿势与面部表情的呈现与改变来调整雕塑中的关系
智慧教室平台
信息化助学
习得知识在课外,内化品质在课堂
01 教学分析
02 教学实施
03 教学反思
目录
Contents
课改新教材
身心发展规律
教材说明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策略分析
3
2
4
中职培养目标
教学分析
教材处理
萨提亚雕塑理论
15架设师生爱心桥
朋友、异性
17电子应用2
思维活跃,勇于表现,自我管理能力弱,易分心
个性特征
不喜欢灌输式理论教学、喜欢参
与动态过程,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动机兴趣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策略分析
3
4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1
通过问卷星了解中职师生关系现状:沟通少、冲突多,学生顶撞常有现象。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
情感距离
地位关系
10%
48%
20%
通过心海软件进一步了解到师生关系存在回避性特征,以矛盾冲突为主。
学情分析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策略分析
2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1
4
觉察出冲突中非言语信息的表达
重点
难点
学会对非言语信息的正确表达
课程
标准
核心素养
学生
学情
培养学生养成举止有度,学会尊重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会分析师生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原因
2.觉察出冲突中与老师的非言语信息表达
1.学会师生交往中对非言语信息的正确表达
2. 掌握师生交往的方法,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养目标
课前
课中
课后
三阶段
五环节
猜人物 导课题
借分享 忆师情
析调查 探原因
塑角色 变想法
展成果 悟真情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策略分析
2
3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1
体验式教学
信息化手段
课前导学
课中助学
课后拓学
微课 微信
问卷星
授课助手
微视频
心海平台
智慧教室互动平台
策略分析
课 前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课 中
课 后
2
3
教学分析
通过学习文档、微课提前学习本课要用到的知识点。
雕塑介绍文档
雕塑微课
信息化导学
完成学习任务
课 前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课 中
课 后
2
3
教学分析
通过反馈来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从而更好设置侧重点。
二、忆师情,感师恩

3min

5min

7min

10min




猜人物
导课题
析调查
探原因

3分钟
7分钟
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40分钟
借分享
忆师情
塑角色
变想法
展成果
悟真情
课 前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课 中
课 后
1
3
教学分析
信息化助学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课 中
1
3

4

5

设计意图:调动情绪,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游戏:猜猜他(她)是谁
猜猜ta是谁
在成长过程中,哪位老师对你的影响最大?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设计意图:正确看待与老师的关系,引出下一环节冲突原因的分析。
分享
课 中
设计意图:通过问卷星分析更客观,更真实,聚焦问题。
教学反思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课 中
师生冲突原因分析
师生之间
师生交流不够
有代沟
观念不同
师生对立情绪
学生
学生
不守纪律
学习不好
逆反心理
品德不够
学生性格
家庭环境影响
社会环境影响
不守纪律
学生性格
认识到冲突情景中师生的身体语言
发现理想师生关系中的身体语言
积极改变身体语言,拉近心灵距离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课 中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一)呈现现实的问题雕塑
步骤一:创作雕塑
课 中
反思自己做参考,雕塑复原做参照
冲突情景
雕塑要求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设计意图:觉察出在冲突情景中身体语言的表达,激发学生改变的意愿。
教师提问: (师/生扮演者)请用一个形容词 表达你的感受
课 中
步骤二:介绍雕塑
(一)呈现现实的问题雕塑
空间距离
身体动作
面部表情
对立拒绝
指责攻击
生气愤怒
重点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设计意图:发现理想师生关系中的身体语言,通过对比,强化学生改变动机。
课 中
教师提问:理想雕塑的身体语言是怎样的?
(二)期望达到的理想雕塑
空间距离
身体动作
面部表情
平等
接纳
愉悦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课 中
(三)调整现实的问题雕塑
活动一:体验改变自己
步骤一:演示调整学生扮演者非言语信息
冲突状态
理想状态
身体语言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课 中
步骤二:老师扮演者调整非言语信息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积极改变自己时就会影响到对方。
感受改变
改变自己
行为改变
(对方)
(对方)
(三)调整现实的问题雕塑
活动一:体验改变自己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课 中
步骤一:模拟换位思考,体会老师想法
(三)调整现实的问题雕塑
活动二:体验换位思考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当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想法时,就能改变自己,会使身体语言作出正确表达。
课 中
难点
2.学生扮演者调整非言语信息
换位思考
改变自己
对方改变
(三)调整现实的问题雕塑
活动二:体验换位思考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小组讨论,同伴互助
课 中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设计意图:通过团体动力激发信心,师生相互传递情谊,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交往的良好情感。
课 中
师生互动,感悟真情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2
1
3

4

5


课 中
教学实施
课 前
教学实施
教学反思
课 中
课 后
1
教学分析
2
通过课后拓学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视野,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
信息化拓学
作业
网络咨询
视频
架设师生爱心桥
师生冲突原因
雕塑
师生交往方法
改变自己
换位思考
1.师生交流不够
2.学生:不守纪律、
性格问题等
课堂成绩
互评40%
线上成绩
师评30%
拓展成绩
自评30%
以评促学
—· 教学评价 ·—
有人— 为学习者设计教学
—· 教学反思·—
有料— 丰富的教学手段
有变— 雕塑理论巧应用
有得— 学生学有所悟
“四有”课堂
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
情感距离
地位关系
10%
48%
20%
问题雕塑
调整雕塑
理想雕塑
调整雕塑
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
有仁爱之心
“四有”老师
Thank you!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