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课第一框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导学案(2课时)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 目标达成(在已完成的内容或题号后面的括号内打“√”) 课堂检测(在已完成的内容或题号后面的括号内打“√”)1.政治认同:坚持依法治国,认同我国法治发展的成就。 探究活动一、二( ) 1( )3( )5( )2.科学精神:辩证分析各国法治发展的曲折历程。 探究活动三( )法治意识:继续推动依法治国进程。 探究活动三( ) 2( )4( )【导学流程】【环节一】导---激发兴趣,目标导学(2分钟)问题导入:有观点认为,法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有些发明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法律则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矩来驾驭自己。请谈一谈对上述观点的理解。【环节二】思---自学深思,探究新知(10分钟)知识点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1.产生: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2.作用:法律体现着_____________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______________。3.历程:(1)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___________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2)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__________不断提升,法律面前_____________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3)我国:中华法系______________。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知识点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1.马克思主义法律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2.主要内容:(1)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_____________、阶级和___________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2)决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类型:奴隶制法、__________、资本主义法和___________。(4)本质:①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______________。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_____________,并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法确认、___________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②法是由国家制度或认可的社会规范。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③法是由国家制度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_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5)职能: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_________职能,又具有_________职能。法的政治职能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6)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体现。知识点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法治要适应国情: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_____________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__。成就: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______________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__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3.结论: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一场由_____________领导的、___________共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华民族正在民主与法治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努力开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环节三】议-----交流分享,质疑思学(4分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自学中的收获与疑惑,将组内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提交班级讨论或上传平台。学习中还有哪些疑惑:1、2、【环节四】展-----合作探究,展示提升(25分钟)探究活动一:1.法律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 )2.法律体现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3.东周列国时期,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传布法律。( )4.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宗法结合。( )5.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最高统治者的个人利益和意志。( )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7.颁布和宣传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8.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经济和政治文化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 )9.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 )10.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以德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探究活动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露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时指出:“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马克思说:“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恩格斯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这些论述对于理解法的本质、法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具有什么意义 探究活动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开启法治建设新纪元。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1982年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奠定了依法治国的基础。1999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揭开新篇章。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我国宪法进一步完善。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对你有何启示 【环节五】评------精讲梳理,整合归纳(3分钟)认真专注听老师评讲,进一步弄清本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重难点、易错点,以及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方法、技能等,边听边悟,并做好笔记。本节课核心知识整合归纳如下:【环节六】检---检测反馈,督导落实(5分钟)1.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通过实施法治可以( )①保证公民的各项权利 ②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④消除现阶段基本矛盾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2.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1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关于我国法治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③党领导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道路 ④我国正在全面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综观世界近现代史,凡事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与人治比较,法治( )①建立在民主基础上 ②体现所有公民的意志 ③更能集中国家意志 ④能够实现理性治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习近平同志指出:“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表明( )①一国的法治由一国的国情决定 ②各国的政治制度存在共性③法治建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建设什么样的法治由人民说了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他5.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依法治国方略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的是(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B.依宪治国得到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已经十分完善C.稳步推进司法改革,司法机关的司法水平得到了提高D.人民是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了彻底落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