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 网络不是避风港 课件 (共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心理健康 网络不是避风港 课件 (共16张PPT)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八课】
网络不是避风港
高三
  网络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有的人把网络当做挫折的避风港,沉迷其中;有的人视网络为能量的补给站,汲取营养。
  陈某是高三的学生,以前学习成绩很优秀,不知何故,高三以来成绩一降再降,老师因此多次找他谈话,陈某为此也很苦恼。这时,博客成了他的避风港,成了他痛苦和不快的倾诉地。他在博客里这样写道:“近半年来,不知是怎么回事,我总不能安心学习,手里拿着书,心里却老想着别的事,成绩一落千丈。我分析这可能是由于家庭情况造成的。我在家里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快乐过,难以忍受母亲蛮横的态度。所以,从我懂事后从未叫过母亲,也不知现在应如何对待母亲。以前和小叔家的关系还不错,半年前和他们的关系也搞得十分僵,由此也影响了学习。”
案例分析
  陈某面对家庭关系不和谐、学业成绩下降而产生的不快情绪,选择网络博客来倾诉自己的苦恼。通过博客,倾诉自己无法对身边人诉说的苦恼,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暂时压抑不良情绪,缓解压力。但要真正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就不能只把网络当成避风港,还要学会更为有效的网络活动方式,把网络变成我们能量的补给站。
  《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约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在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有1858.5万。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网瘾比例(15.6%)最高,其次为24~29岁(14.6%)以及13~17岁(14.3%)。我国城市男性青少年网民的网瘾比例比女性青少年网民高5.6%。
  病理性网络使用(即网瘾)指因无法克制再度使用的欲望而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克制、戒断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满足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网络过度使用指由于无节制地上网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或影响正常工作,扰乱正常的生活规律等现象。网络过度使用是心理正常的个体在使用网络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网络病态使用和网络过度使用都反映了
个体意志力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责任感
缺失等心理问题,但是两者不能简单等同。
  多项研究表明: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
抑郁和孤独个性心理因素等是与中学生网络
过度使用相关的危险因素。
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父亲的惩罚、否认和过度保护、过分干涉及偏爱等
  研究发现,网络过度使用的中学生较少得到父母亲的理解,而受到父亲的惩罚、否认及父母亲的过度干涉和保护较多。
  积极的家庭教育方式(如父母关爱、理解)下成长的孩子,不容易发生网络过度使用;而过于严厉、过度溺爱、缺乏尊重等消极的家教方式则容易使孩子自控力减弱,易于沉迷网络。
负性生活事件:学业成绩下降、人际交往受挫、考试及生活压力等
  研究显示:在生活中遭遇负性事件较多的中学生更容易出现网络过度使用倾向。现实世界中,很多人归属和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互联网一方面满足了人们沟通的欲望,另一方面减轻了面对面交往的压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个体心理因素:抑郁、孤独、自尊等
  网络过度使用者往往具有下列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这与个体的心理因素如抑郁、孤独、自尊等是分不开的,抑郁、孤独是网络过度使用的危险因素,而自尊是网络过度使用的保护因素。
  人与人交往中的80%的信息是通过非
语言的方式如眼神、姿势、手势等传递的,
性格内向、孤僻的人试图借助网络来排解
自身的孤独,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落
差会加剧他们的孤独感和抑郁心理。
  了解网络过度使用的多种原因后,当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负性的生活事件、孤独和抑郁的个性心理因素已经存在。
还是直面问题,勇敢面对?
又或者把网络当做加油站,从中汲取应对挫折的有效力量?
是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之中?
  直面问题,你可以这样做:
  1. 尽可能地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倾诉,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
  2. 合理寻求家人、老师、同学及社会帮助,直接解决问题。
  3. 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文体、娱乐等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网络加油站,你可以这样做:
  有些人认为过度使用网络的问题源于网络,必须通过戒网来解决问题,但实际上网络之海既可载舟,也可覆舟,如果我们将网络转变成能量的加油站,那么就能从中获取应对压力挫折的力量。
  1. 音乐,可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
  2. 邮件 、聊天交友可以扩展我们的社交网络。
  3. 网络学习平台,如哈佛公开课、网易课堂,可以引导我们学习。
  4. 网络心理咨询,可享受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援助。
  青少年不仅需要缓解学习压力,更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精神食粮,除了游戏、聊天工具,网络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应用软件。利用网络平台,我们不仅可以学习专项知识、技能,享受国内外大量的资源,还可以通过救助网站,享受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和指导援助,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维护了自尊,何乐而不为呢?
  思考:遇到挫折后,你是否有意识地在网络上使用过一些有利于应对挫折的应用软件或进行相关的网络心理求助经历?分享给大家。
  体验活动:学了本课的内容后,请大家尝试体验应对下列挫折情境的网络活动。
  1. 平时很努力的你,期中考试成绩非常不理想,弱势科目没有提高,自己引以为傲的优势科目也没有达到预期,老师、父母纷纷找你谈话,你自己也感觉很失望。
  
  请你尝试用写网络博客的形式来应对本次期中考试给你带来的消极情绪。
  2. 你是班上的学生干部,成绩优秀,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你,但老师却发现你最近和班上一位异性同学走得很近,形影不离。于是误会你早恋,把你叫到办公室当着众人训话,并警告如果再这样就请家长。
  
  请你尝试用网络工具与老师沟通,向老师解释事情的真相,并表明学习态度。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