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无锡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期终调研考试卷化学2023.1命题单位: 制卷单位: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r-52选择题(共3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022年12月,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首次在轨交接,中国航天员“天宫”会师创造历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航天器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的主要成分是SiO2B.运载火箭的燃料偏二甲肼(C2H8N2)在反应中作还原剂C.天和核心舱的霍尔发动机燃料Xe原子核中含77个中子D.航天员的耳机使用的双层蛋白质皮革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2.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可用于吸收氮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和NO2都是酸性氧化物 B.NaOH的电子式为Na::HC.NaNO2中仅含有离子键 D.H2O的空间构型为V形3.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半径大小:r(S2 ) C.电离能大小:(N) <(O) D.酸性强弱:HNO34.实验室制取NH3并探究其还原性,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NH3 B.用装置乙除去NH3中的水蒸气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中的NH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8题:含氯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舍勒发现将软锰矿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可产生氯气,该方法仍是当今实验室制备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工业上以NaCl为原料可制得Cl2、Cl2O、HClO、ClO和ClO等。在催化剂CuCl2作用下,通过氧气直接氧化氯化氢制备氯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4HCl(g)+O2(g)=2Cl2(g)+2H2O(g) ΔH= 116 kJ mol 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Cl与NaCl的晶体类型相同B.ClO与ClO中的O Cl O夹角都为109°28 C.CuCl2中Cu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9D.Cl2O与HClO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6.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氯气:MnO2+2HCl=MnCl2+Cl2↑+H2OB.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阴极反应:2Cl- 2e-=Cl2↑C.4HCl(g)+O2(g)=2Cl2(g)+2H2O(l) ΔH> 116 kJ mol 1D.Na2SO3溶液用作去氯剂:Cl2 + SO+ H2O=2H++ 2Cl-+ SO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Cl2能溶于水,可用于工业制盐酸B.ClO2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水体消毒C.HClO溶液显酸性,可用作漂白剂D.NH4Cl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8.对于反应4HCl(g)+O2(g)2Cl2(g)+2H2O(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ΔS>0B.上述反应平衡常数K=C.其他条件相同,增大,能提高HCl的转化率D.上述反应中消耗1molHCl,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10239.有机物Z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Z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X能最多能与4molH2反应B.Y不存在顺反异构体C.Z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D.可以用NaHCO3溶液鉴别化合物Y和Z10.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与熔融的TiCl4反应可制备金属钛B.呼吸面具中的Na2O2吸收人体呼出的CO2和H2O,同时释放出O2C.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将NH3通入到含有CO2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得NaHCO3D.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利用NaHCO3溶液与Al2(SO4)3溶液混合制取CO211.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A 向FeBr2溶液中加入几滴氯水,振荡,再加CCl4萃取,观察CCl4层颜色变化 Fe2+的还原性强于Br-B 将SO2缓慢通入滴有酚酞的溶液中,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SO2具有漂白性C 将稀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振荡,观察现象 Cl的非金属性强于SiD 向某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振荡,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有SO12.向吸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下,通入SO2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H2O挥发可忽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母液中:c(Na+)<c(SO)+c(HSO)+c(H2SO3)B.中和后的溶液中:c(HSO)>c(SO)C.吸收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D.0.1 mol·L 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2c(H2CO3)13.在催化剂作用下,CO2氧化C2H6可获得C2H4。其主要化学反应为:反应Ⅰ.C2H6 (g)+CO2(g)C2H4 (g)+H2O(g)+CO(g) ΔH1=+177kJ mol 1反应Ⅱ.C2H6 (g)+2CO2(g)4CO(g)+3H2(g) ΔH2=+430kJ mol 1压强分别为P1、P2时,将2molC2H6和3mol CO2的混合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反应,不同温度下体系中乙烷的平衡转化率、乙烯的选择性(C2H4的选择性=×100%)如题13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1>P2B.压强为P1,温度为210℃时,反应达平衡时,n生成(CO)=n生成(C2H4)C. C2H4的选择性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Ⅱ中生成的CO抑制了反应Ⅰ的进行(题13图)D.研发低温下C2H6转化率高和C2H4选择性高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平衡时C2H4产率非选择题(共61分)14.(15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应用广泛,可用作定影液、含砷废水去除剂、定量分析还原剂等。(1)Na2S2O3可用作定影液溶解未曝光的溴化银(AgBr),通过如题14图-1所示转化可实现定影液再生,也可达到回收银的目的。(题14图-2) (题14图-1)①AgBr溶于Na2S2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Ag晶体的晶胞如题14图-2所示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一个Ag原子距离最近的Ag原子个数为 ▲ 。(2)Na2S2O3去除酸性废水中H3AsO3的反应机理如题14图-3所示(图中“HS·”为自由基,“·”表示孤单电子)。(题14图-4) (题14图-3) (题14图-3)①方框中X的化学式为 ▲ 。②在紫外线照射下,将Na2S2O3加入到不含H3AsO3的酸性废水中,发现不释放H2S,监测到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题14图-4所示,不释放H2S的原因可能是 ▲ 。(3)Na2S2O3可测定含Cr2O废水中Cr元素的含量。量取废水,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溶液,发生反应:6I-+Cr2O+14H+=3I2+2Cr3++7H2O。加入少量淀粉作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 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I2+2S2O=2I-+ S4O。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24.00mL。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 。②废水中Cr元素的含量为 ▲ mg L-1。(写出计算过程)。15.(15分)化合物G是合成治疗抑郁症药物帕罗西汀的中间体,其人工合成路线如下:(1)B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2)C→D的反应类型为 ▲ 。(3)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分子中含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②含有两个苯环,每个苯环上有4个取代基,且只有一种含氧官能团。(4)F分子式为C12H14NO2F,其结构简式为 ▲ 。(5)已知:(R和R′表示烃基或氢,R′′表示烃基),羧基与酯基也能与格氏试剂反应;。写出以和CH3MgBr、CH3CH2OH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16.(15分)实验室以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含LiCoO2及少量Al、Fe等)为原料制备Co3O4。已知:Ksp[Co(OH)2]=1.6×10–15,Ksp(CoC2O4)=6.3×10–8,Ksp(CoCO3)=1.4×10–14NH3 H2O的电离常数为Kb=1.8×10–5,H2C2O4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a1=5.4×10–2、Ka2=5.6×10–5。(1)“酸浸”时LiCoO2与H2O2反应生成Co2+并放出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题16图-1)(2)“萃取”:有机磷萃取剂(用HA表示)萃取金属离子的原理可表示为:Mn++nHA(有机层)MAn(有机层)+nH+ (水层)。钴、锂在有机磷萃取剂中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题16图-1所示。随pH的升高,Co2+在有机磷萃取剂中萃取率增大的原因是 ▲ 。(3)“反萃取”的目的是将有机层Co2+转移到水层。使Co2+尽可能多地发生上述转移,应选择的实验条件或采取的实验操作有 ▲ (填两项)。(4)“沉钴”时,可加入H2C2O4溶液或(NH4)2C2O4溶液反应制得CoC2O4。①若用H2C2O4溶液作沉淀剂,反应Co2++H2C2O4CoC2O4+2H+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 ▲ 。②不能用Na2C2O4溶液代替(NH4)2C2O4溶液的原因是 ▲ 。(题16图-2)(5)“沉钴”时,也可先制得CoCO3再制备Co3O4。CoCO3在空气中热分解,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起始CoCO3的质量的比值(剩余固体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如题16图-2所示。为获得较高产率的Co3O4,请补充实验方案:取反萃取后得到的水相, ▲ 。(可选用的试剂:0.1 mol·L 1NH4HCO3溶液、空气、0.1 mol·L 1HCl溶液、0.1 mol·L 1BaCl2溶液)17.(16分)乙醇用途广泛且需求量大,寻求制备乙醇的新方法是研究的热点。(1)CO2电催化制备乙醇。电解原理示意图如题17图-1所示。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有效抑制a电极发生析氢反应的措施有 ▲ 。(题17图-1)(2)CO2催化加氢制备乙醇。CO2在Co/La4Ga2O9催化剂表面加氢制备乙醇的反应为:2CO2 (g)+6H2(g)C2H5OH (g)+3H2O(g) ΔH1= 173.3kJ mol 1,反应机理如题17图-2所示。(题17图-3) (题17图-2)①CO2在Co/La4Ga2O9催化剂表面加氢生成C2H5OH的过程可描述为 ▲ 。②制取C2H5OH的过程中可获得的副产物有 ▲ 。③随着反应进行,的值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④将n(H2)∶n(CO2)=3∶1的混合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在3.0MPa和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和C2H5OH的选择性[C2H5OH的选择性=×100%]如题17图-3所示。温度在673 723K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几乎不变,其原因可能为 ▲ 。无锡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期终调研考试卷化学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D B C C D B D A C A B C14.(15分)(1)①AgBr+2S2O=Br-+[Ag(S2O3)2]3 (2分)②12(2分)(2)①H2S2 (2分)②S2O与H+在紫外线照射条件下生成的H2S与S2O在紫外线照射条件下生成的SO发生反应,转化为S;2H2S+SO+2H+=3S↓+3H2O(合理均给分,3分)(3)①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Na2S2O3溶液时,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到原来的颜色。(2分)②根据反应关系式为Cr2O~3I2~6S2On(Cr2O)=n(Na2S2O3)=×0.1000mol L 1×24.00mL×10 3=4.000×10 4 mol(1分)则Cr元素的物质的量为8.000×10 4mol(1分)Cr元素的含量==2080mg L 1(2分)15.(15分)(1)sp2(2分)(2)加成反应(2分)(3)或或(合理均给分,3分)(4)(3分)(5)(5分)16.(15分)(1)2LiCoO2+2 H2O2+6H+=2Li++2Co2++O2↑+4H2O(3分)(2)萃取产生H+,随pH的升高H+被消耗,促使萃取金属离子的反应正向移动(2分)(3)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调节溶液pH<3,多次萃取,充分振荡(合理均给分,2分)(4)①48(2分)②Na2C2O4溶液的碱性更强,易生成Co(OH)2沉淀(2分)(5)边搅拌边滴加0.1 mol·L 1NH4H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1分),过滤、洗涤、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0.1 mol·L 1HCl溶液酸化,再加入0.1 mol·L 1BaCl2溶液无浑浊生成,得到CoCO3固体(1分),将CoCO3固体至于热解装置中,通入空气气流(1分),在400~600℃温度下高温煅烧至恒重即可(1分)。17.(16分)(1)①2CO2+12e-+9H2O=C2H5OH+12OH- (3分)②增大KOH浓度、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选择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催化剂(合理均给分,2分)(2)①CO2在La4Ga2O9的氧空位上失去氧原子变成CO(1分),一部分CO在Co2+催化下转化为*CO(1分),一部分CO在0价Co原子催化下结合*H转化为*CHx(1分),*CO与*CHx结合*H生成乙醇(1分)。②CH4、CH3OH(答CO不扣分)(2分)③增大 (2分)④温度的升高使生成C2H5OH的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下降,副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上升,且上升幅度与下降幅度相当(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