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铁列车模型一、教学目标1. 进一步巩固剪切、折叠、粘贴技能。2.根据步骤说明,完成高铁列车模型的制作。3. 了解仿生学原理和流线型相关知识。二、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根据步骤说明完成高铁列车模型的制作。2. 教学难点:车体各部件的组合与粘贴。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高铁列车半成品、范作。2. 学生准备:材料纸、剪刀、美工刀、直尺、垫板、双面胶、工字钉。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导入新课 (3分钟) 了解交通工具的演变。 了解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 通过交通工具的演变,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介绍中国高铁技术的“世界之最”。 了解中国高铁技术。 通过介绍中国高铁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揭示课题。 为什么高铁速度如此快?让我们带着问题,在制作中探究。(揭示课题并板书) 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带着问题制作,在制作中探究。探究学习(15分钟) 1. 了解材料与工具。 材料:材料纸。 工具:剪刀、美工刀、双面胶、直尺、工字钉、垫板。 了解材料与工具。 了解制作高铁列车模型的材料和工具。2. 了解高铁列车的结构。 拆一拆,了解高铁列车的组成部分:车头、车身、车顶、铁轨。 了解高铁列车的结构组成。 通过拆一拆,使学生直观了解高铁列车的组成部分。3. 归纳制作步骤。 自学教材15、16页,归纳制作步骤并板书。 (1)剪切 (2)折叠 (3)粘贴 自学探究。 通过自学探究,归纳出高铁列车的制作步骤,为实践操作做好准备,培养学生仔细探究的习惯。4. 寻找纸工符号。 材料纸上有哪些纸工符号? (1)剪切线 (2)山线 (3)谷线 (4)挖切 (5)粘贴 仔细观察材料纸,复习纸工符号。 列车模型的车身形态接近真实列车,结构不规则,面也很多,因而剪切、折叠的难度加大,学生需要仔细区分各类纸工符号。5. 完成各部件的剪切和折叠。 (板书)剪切光滑、折叠准确 进行剪切、折叠操作。 完成剪切、折叠步骤,为后面的组合粘贴做好准备。6. 完成车顶、车身和车头的组合粘贴。 组合车顶、车身、车头部分。 了解各部件的位置及组合方式。7. 播放视频,讲解各部件的粘贴、组合方法。 (1)车顶与车身。 四面贴双面胶,前后插入车身,按压左右两边。 提示:通过车身下方的洞口,将手指伸进去按压一下,使粘贴更牢固。 (2)车头与车身。 在车头后部的四个粘贴面贴上双面胶,将四面同时插入车身前段缝隙中,注意均匀用力。手指可通过车身下方挖孔处进行固定粘贴。 (3)列车与铁轨。 在车轮的四个粘贴面贴上双面胶,将列车平行放置在铁轨上,注意定准车头方向,将车轮依次粘贴在铁轨的对应位置。 掌握各部件的组合方法。 粘贴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视频辅助,分步讲解各部件组合的方法与注意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为顺利制作奠定基础。实践 体验 (16分钟) 布置任务。 两人合作,完成一个高铁列车模型的制作。 教学课件出示制作提示: 工具使用,注意安全; 耐心细致,看清符号; 对齐贴牢,组合正确; 互帮互助,保持卫生。 阅读提示,了解规则。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巡视指导。 边巡视边拍照,进行过程性记录。 动手实践制作。交流评议(3分钟) 1. 组内分享。 评价标准: (1)剪切光滑 (2)折叠准确 (3)粘贴牢固 (4)整洁美观 观察、比较、评价。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明确操作要领,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班级展示。 班级展示,布置“高铁站”场景。 班级展示能够激发起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和自豪感。拓展创新(3分钟) 将几列列车组合,形成列车组。 小组合作。 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拼接成较长的列车模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拓展科学知识。 提问:观察作品外形,为什么高铁列车的速度如此之快?(介绍仿生学原理和有关流线型等科学知识) 提问:你还能列举生活中应用到仿生学、流线型的例子吗? 思考探究。 关注列车的外形设计,讲解简单的仿生学及有关流线型知识,引导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板书设计高铁列车模型 剪切 光滑 折叠 准确 粘贴 牢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