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一模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 三星堆考古使古代青铜器成为今年的网红。对如图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体现中华文化领先世界 B. 说明青铜铸造水平最高C. 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 反映王公贵族世袭特权2. 有学者指出,美国的建国之父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州权”问题;三是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下列,解决层次一的措施是( )A. 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B. 采取联邦制的形式C. 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D. 维护国家主权独立3. 古代两河流域,公元前21-前18世纪,先后颁布了《乌尔纳姆法典》《利皮特--伊什塔法典》《埃什鲁那法典》和《汉谟拉比法典》。这些法典的颁布( )A. 说明法制建设的完备 B. 有利于法律意识增强C. 缓和了社会矛盾尖锐 D. 表明惩罚力度的加大4.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 )①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③德国纳粹党上台后,疯狂实行扩军备战 ④中国改革开放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④5. 从吕思勉《秦汉史》目录中,可以看出两汉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第六章汉末事迹 第十章后汉衰乱第一节元帝宽驰 第一节后汉外戚宦官之祸第二节成帝荒淫 第五节灵帝荒淫第三节衰帝纵恣 第六节后汉中叶后外患第七章新室始末 第十一章后汉乱亡第四节新莽事四夷 第二节董卓之乱第五节新莽败亡 第四节东诸侯相攻A. 藩镇割据频繁 B.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C. 诸侯王争霸 D. 皇帝无能与外戚宦官专政6. 《金史》中描述:“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两国之货”。由此可知,“榷场”的主要功能是( )A. 促进边界地区贸易往来 B. 有效避免双方战争C. 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D. 推动少数民族汉化7. 以下为中国古代从秦到清疆域的变化,该变化体现了(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B.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C.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和强化 D. 中国版图不断扩大8. 张维为说:“我们的前30年(1949-1978)应该说实现了三十而立,为后40年改革开放国家崛起奠定了基础。”下列事件不能佐证的是( )A.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 人民当家做主的实现C. 国家工业化的起步 D. “一国两制”的实施9. 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为某次会议的召开发了一封电文以示祝贺:“值此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表示祝贺。并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做出贡献。”这次会议( )A. 通过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原则 B.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 标志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D.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成立和发展10. 1900年7月前,维新派的《清议报》将义和团民称之为“暴徒”“匪”“乱民”,7月之后,却赞赏团民“赴死军前”“曾不返顾”。兴中会的《中国日报》也有类似转变。这反映( )A. 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政治诉求趋同 B. 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发生变化C.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D. 近代的报刊致力于宣扬民主思想11. 下面是李明同学进行主题式复习时整理的图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B. 新中国统一大业不断深入推进C. 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 新中国外交事业不断走向成功12. “如希腊,在一个小小半岛上,已包有百几十个国。他们所谓的国,仅是一个城市。每一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他们的领袖,自可由市民选举。只要城市居民集合到一旷场上,那里便可表现所谓人民的公意。”该观点认为( )A. 政治制度受制于自然条件 B. 希腊城邦都实行民主政治C.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D. 城邦居民都有参政的权利13. 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援助的核心目标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安全,以及树立美国的“大国形象”。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项目重点是以经济援助为主;而区域重点主要以西欧为主。美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推动全球民主化进程 B. 谋求世界霸主地位C.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D. 帮助西欧恢复经济14. 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它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该政策( )A. 巩固了全民族抗战局面 B. 壮大了红军的力量C. 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D.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15.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世界银行前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是因为( )A. 人民公社体制趋于瓦解 B.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确立C. 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 D. 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形成第II卷(非选择题)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16. (1)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基辅公国崛起,并逐步兼并其他公国。【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邓小平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化领域的繁荣。【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战国末期的墨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942年1月,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宪章》,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7. (8分)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延续和变异中不断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商业的发达,希腊人与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逐步形成了古希腊人自由、开放、质朴的性格。特别是民主制度建立之后,自由更是希腊人所渴望和追求的。希腊文明和其他文明一样,也借鉴了其他文明的成就为自己所用。希腊人把神话中的诸神赋予了人性……可以看出,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 ——孙凤玲材料二 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不断入侵东罗马(拜占庭),东罗马人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一些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材料三古老的基督教强调个人命运是亚当众儿女的普通命运的一部分,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有钱男女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们越来越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而不是作为一条通向永恒的幸福或永远的地狱之路的过渡阶段。——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希腊人文思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举例说明古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2)根据材料二,归纳东罗马帝国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概括,与“古老的基督教”主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出现了怎样的“变异”?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开启这场“变异”的先驱有何代表作品?这种“变异”对欧洲社会进程有何重大影响?(4)综上所述,你对文明的发展有什么认识?18. (12分) 进入近代,欧洲文明强势崛起,法国是近代欧洲文明的重要发动机之一.探究历史,回答问题.【变革先导】(1)法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起源于法兰克王国.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 马特改革,实行釆邑制度,奠定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此后,封建庄园在西欧普遍兴起.图为《西欧的封建庄园》图.从图中,你看到些什么?材料一“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早饭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2)材料一中的“革命”是法国历史上的哪次革命运动?这次革命对欧洲和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国际歌》(3)法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请写出这个政权的名称,并结合材料二《国际歌》的歌词内容与所学知识,谈谈这个政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精神丰碑】材料三“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4)法国引领18世纪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请写出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和材料三伏尔泰这句话所反映的观点,并说明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一所讲的“革命”之间的关系.【巨人风采】(5)拿破仑是法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有人赞他为“欧洲雄狮”,也有人说他是“科西嘉怪物”.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五、活动与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19.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美国和俄罗斯是当代世界较有影响力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美国,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这是一个从殖民地中诞生的国家,史册中记载着辉煌的反抗子民统治的战争,也留下了印第安人的血泪与奴隶制度的罪恶,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材料二:19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逐步发展起来,工厂和矿场中机器生产逐步代替手工劳动。但是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到19世纪50年代中期,俄国的生铁产量增长了两倍,而英国增长了近30倍,俄国的生铁产量仅为英国的。材料三: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开始,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二十年代的苏俄(苏联)、美国都遭遇了严重的经常危机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使这个国家走出了困境。材料四: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知识,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不同之处。(2) 为解决材料二所说的问题,俄国采取什么措施使其发生了重大转折?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俄国一面调停,一面充当帮凶趁火打劫,请用一句话概括相关的侵略史实。(3) 苏俄新经常政策“新”在哪里?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苏俄经常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本国产生了什么相同的影响?(4) 材料四表明二战是一场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宣布中、美、苏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相互合作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5)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有什么新认识?答案和解析1.C【解析】三星堆考古使古代青铜器成为今年的网红。对图片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四川三星堆遗址与商周时期是我国同一时代的青铜文明。 故选:C。2.A【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共和政体的主要特征是国家最高权力执等者由选举产生,即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因此,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可以解决关于国家权力来源的问题,故A正确;联邦制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排除B项;三权分立解决的是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故排除C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是解决材料“中心问题”的前提,故排除D项。 故选:A。3.B【解析】公元前21-前18世纪,在两河流域,先后制定了《乌尔纳姆法典》《埃什鲁那法典》和《汉谟拉比法典》。这些法典的颁布有利于法律意识的增强,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A项法制建设基本完备说法过于绝对。C项和D项不是这些法律制定一定会导致的结果或表现。 故选:B。4.C【解析】题干材料表明的观点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准,两者可以相互借鉴;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渡过经济危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正式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改革开放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所以①④体现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故选C。5.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两汉的主要社会问题是皇帝无能与外戚宦官专政。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前期,亦即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政治权力。但进入东汉中期以后,从和帝开始,东汉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轮流把持国家最高权力的局面。这种情况,贯穿于整个东汉中后期的历史,成为东汉政治史的一个重要特点。 故选:D。6.A【解析】根据材料“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两国之货”可得出,榷场主要是用来交易的场所,促进了边界地区贸易往来,A项正确;有效避免双方战争这不是主要功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当时是宋金政权并立,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推动少数民族汉化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故选:A。7.A【解析】根据图示可知,从秦朝到清朝,中国版图的不断扩大,表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A符合题意,BCD与题干图示无关,排除。 故选:A。8.D【解析】据材料“我们的前30年(1949—1978)应该说实现了三十而立,为后40年改革开放国家崛起奠定了基础。”可知,材料强调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十年取得的成就,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而“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故D项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选:D。9.D【解析】据材料“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为某次会议的召开发了一封电文以示祝贺……”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有利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的发展,D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排除A项;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C项。 故选:D。10.C【解析】A.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政治诉求并不相同,材料也看不出来二者的趋同性;B.材料没有体现出义和团运动斗争目标发生变化;C.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维新派和革命派是批判义和团运动,但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以后,维新派和革命派转而赞同义和团反侵略的表现,体现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了;D.材料看不出民主思想的特点。 故选:C。11.B【解析】分析图片可知,描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依据这一构想,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区建立特别行政区,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积累了成功经验,二十多年来,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物发展,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所以李明同学学习的主题是新中国统一大业不断深入推进,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12.A【解析】由材料“如希腊,在一个小小半岛上,已包有百几十个国。他们所谓的国,仅是一个城市。每一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他们的领袖,自可由市民选举。只要城市居民集合到一旷场上,那里便可表现所谓人民的公意。”可知,该观点认为政治制度受制于自然条件。雅典直接民主是建立在小国寡民的基础之上。 故选:A。13.B【解析】二战后,为了遏制苏联,确立美国霸主地位。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经济上表现为1947年7月推行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一方面防止西欧爆发革命,控制西欧;另一方面遏制苏联,企图称霸世界,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是隐蔽的杜鲁门主义。本质上是为了遏制苏联,确立美国霸主地位。B符合题意。 故选:B。14.C【解析】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随后,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土地,他们积极支持解放战争,为解战争提供了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15.B 【解析】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1992年成为中国改革分水岭的依据,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16.(1)×;改正:把“基辅公国”改为“莫斯科公国”。(2)×,“邓小平”改为“毛泽东”(3)×,将“墨子”改为“韩非”(4)×,《联合国宪章》改为《联合国家宣言》17.(1)原因: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突出;借鉴其他文明成果。;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等。(2)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3)“变异”:提出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享乐的人文主义思想(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神曲》;促进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或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4)文明产生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尊重文明之间的多样性;文明之间相互影响,有碰撞也有传承。18.(1)图中景象:有封建主的堡垒和农舍、基督教堂,春秋两季轮播地,菜园、牲畜圈,利用风力的风磨和利用水力的水磨等。(2)革命:法国大革命或1789年法国革命或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影响: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3)政权名称:巴黎公社。精神:无产阶级反抗压迫、追求真理、无私无畏、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4)名称:启蒙运动.观点: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天赋人权等。关系: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材料一所讲的“革命”作了理论准备(或答起了思想动员或起了推动作用)。(5)“雄狮”说.功勋:颁布了《法典》;发展资本主义;防止波旁王朝复辟,捍卫法国革命成果;传播革命思想,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怪物”说.过失:极具野心,善于权谋,以政变夺权;恢复帝制,建立法兰西帝国;对外穷兵黩武,奴役其他民族国家;辩证法,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19.(1)不同之处:美国独立战争是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南北战争是废除黑人奴隶制度。(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一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3)新经济政策中的“新”指的是它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共同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帮助本国逐渐的恢复经济,度过难关。(4)事件: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美苏对峙形成标志: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对峙局面正式形成。(5)认识:根据国情,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发展国家;国情不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会不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人类共同的生存、发展面临的挑战也能够联合起来;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