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感受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原因。2.感悟长征精神,在生活中学习、传承长征精神。教学重难点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及其伟大意义,感悟长征精神。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第 9 课《中国有了共产党》。本课为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1.观看《七律·长征》朗诵视频2.教师引入长征背景。二、重走长征路1.展示红军长征路线图,一位学生根据路线图介绍长征经过,感受路途遥远。2.出示长征途中的重要数据(总行程25000余里,每天行进74里,途径11个省份,历时742天,翻越40余座高山,跨越近百条江河),以每天行进74里为例,换算成步数。3.学生畅谈感受,体会路途遥远。4.师总结:长征真可谓是一场远征啊!这场远征的主人公是谁?——红军,“路途遥远”就是红军战士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只有这一个困难吗?三、探寻长征难(一)自然环境1.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资料,引入长征途中的草地。2.美丽的草原图片与长征途中的草地图片进行对比,观看红军过草地视频,感受过草地的艰难。3.生补充爬雪山的资料。4.师引入《丰碑》的故事,感受爬雪山过程中的气候恶劣,物资匮乏。5.这样险恶的自然环境下,红军战士们是靠着什么样的精神坚持下来的呢?6.学生畅谈感受,体会险恶的自然环境下,红军战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二)生活条件1.除了险恶的自然环境,当时红军的生活条件如何呢?2.师出示皮带和树皮,学生感受长征途中粮食匮乏,条件艰苦。3.师总结:吃皮带,啃树皮,这在我们现在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但是80多年前的红军战士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走完长征路的,一切的困难都无法将他们打倒。从中你们可以感受到怎样的长征精神?4.学生畅谈感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三)敌人围堵1.出示:卢沟桥图片,描述卢沟桥的外形,感受过桥的艰难。2.这样用铁索连接起来的桥要如何过桥呢?红军战士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3.观看《飞夺泸定桥》视频。4.学生补充其他战役的资料,畅谈感受,体会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精神。师总结:正如大家所说,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不仅要在漫长的行军中适应缺衣少食的艰苦生活,还要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更要时刻与敌人进行战斗。长征,是一场极其艰难的远征。面对这样的困难,红军们害怕过吗?四、分享长征情1.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如今,长征已经过去80 多年了,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我们的生活和平幸福。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在谈论着长征精神呢?2.学生畅谈感受。3.出示习总书记的话:“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4.今天的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么?这样的精神又体现在哪里呢?5.引入当代长征精神践行者:邓稼先。6.师总结:“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填补中国核武器研究领域的空白,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带领研究人员克服了资料少,设备差,时间短,环境恶劣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极短的时间研制出了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核武器。核武器研究就是邓稼先的长征路,在这条路上,他克服种种困难,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不正是长征精神最好的体现吗?7.学生列举其他当代长征精神践行者:袁隆平、钟南山、张定宇……五、传承长征魂1.我们的祖国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有太多像红军一样有着长征精神的奋斗者。除了这些伟大的人物之外,在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长征精神践行者呢?2.学生列举身边事例(疫情期间逆行的家长、线上教学的老师们、参与校庆排练的同学)3.出示习总书记的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4.身为祖国未来的你们,已经不需要像先辈一样抛头颅,洒热血,又该如何传承和践行长征精神呢?”5.学生交流。师总结:“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你们一定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板书设计红军不怕远征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