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知识备查作者介绍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背景资料知识备查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小令。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整体感知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líē pángyíng yū词语注释⑴山坡羊:曲牌名。⑵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杜牧《阿宫殿》:“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⑶阿房:阿房宫,秦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阿房村。《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两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又《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⑷一炬: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杜牧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之叹息。⑸萦纡:形容水流回旋迂曲的样子。⑹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翻译诗歌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见衰草萧疏,水波旋绕。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那些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为了土;(那些)战败了的国家,(也)都化作为了土。品读古诗结合课文内容和课本解说,思考: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怀古伤今,借写封建王朝的更迭、兴衰,寄寓自己对历史和古今变化的感慨——世事无常。悲叹封建王朝无论怎样盛极一时,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品读古诗在这首小令中,你最喜欢哪个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我喜欢“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这两句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意为国家间无论怎样争斗,终究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湮灭,在无尽的沧桑中被遗忘,化为沉寂的黄土。概括主题课堂小结作者怀古伤今,借写封建王朝的更迭、兴衰,寄寓自己对历史古今变化的感慨——世事无常,封建王朝无论怎样的盛极一时,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朝天子·咏喇叭知识备查作者介绍王磐(约1470年~1530年),字鸿渐,号西楼,江苏高邮人。明代散曲家、画家,亦通医学,称为南曲之冠。背景资料知识备查这支曲子作于明朝中叶的正德年间(1506—1521)。蒋一葵《尧山堂外纪》载:“正德间,阉寺当权,往来河下无虚日,每到辄吹号头,齐丁夫,民不堪命,西楼乃作《咏喇叭》以嘲之。”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自由朗读诗歌,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整体感知朝天子·咏喇叭词句注释⑴朝天子:曲牌名。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⑵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民乐中常用。一作“锁哪”。⑶曲儿小:曲子很短。腔儿大:声音很响。⑷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⑸仗:倚仗,凭借。你:指喇叭、唢呐。抬:抬高。声价:指名誉地位。⑹军:指军队。愁:发愁。因受搅扰而怨忿。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⑺那里:同“哪里”。辨:分辨、分别。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和。⑻眼见的:眼看着。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⑼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⑽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翻译诗歌喇叭唢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还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品读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句子的意思。喇叭,唢呐,曲子短小,声音响亮。官船来来往往烦乱如麻,全凭你来抬高身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还能到哪里去分辨真和假?眼睁睁地看着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儿都飞光啊!品读古诗结合课文内容和课本解说,思考: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篇散曲借咏喇叭,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对宦官专横跋扈、趾高气扬嘴脸的强烈憎恶之情。合作探究整首曲子没有直接描写宦官作恶,我们从哪些侧面描写中能够看出?体现了宦官的哪些丑恶嘴脸?例如,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气焰嚣张,先前的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烟消云散,前后判若两人。“曲儿小腔儿大”最能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中“军愁”表明宦官当道,社会黑暗。“民怕”表明他们抽丁、征税、纳捐,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水尽鹅飞”比喻民财全部被搜刮干净,人民为了缴粮纳税,已经倾家荡产,粮无粟粒,钱无分文。概括主题课堂小结这首散曲表面上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当时明代宦官当权、耀武扬威、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之情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