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课 读懂彼此的心 第1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课 读懂彼此的心 第1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第1课 读懂彼此的心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正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了解家人的想法,发现自己与家人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
2.道德意识: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家人不同形式的爱,感受家人的良苦用心。
3.责任意识:知道家人之间产生矛盾是正常的,理性面对与家人的矛盾,学会主动与家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解决问题,相互理解,化解家庭矛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倾诉成长中的烦恼,并能剖析烦恼背后的原因,正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重点)
2.学会倾听父母的困惑,关注、了解家人的想法,理解彼此是不同的,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难点)
3.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人言行背后的爱,感受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回忆温馨生活画面
“观看视频:同学们让我们一边聆听这首《相亲相爱一家人》的优美旋律,一边回忆一下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温馨画面吧! (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视频)
(2)畅谈感受:这首歌曲让你回忆起了哪些家庭生活中的温馨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
2.提出单元核心问题
这些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让我们感受到有家就有爱。家是妈妈的一句唠叨,是受挫时爸爸的一句鼓励,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湾生活的乐园。从今天这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走 进“我们一家人”这个单元,探寻如何让我们的家更温馨、更和谐;如何在“书写一封家信”的活动中,读懂彼此的心,共建美好家庭,弘扬优秀家风。
二、剖析案例,探寻原因
1.阅读家庭生活案例
(1)交流:同学们,温馨美好的家中,有时也会起波澜。你们看,最近小宇的家中就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2)阅读《小宇家的“风波”》:请同学们读一读,小宇的家中发生了什么?
小宇家的“风波”
最近,小宇家中起了一些小“风波”。
小宇很烦恼,因为妈妈不同意他去朋友家玩,不同意他穿新潮的衣服,就连写个作文,妈妈都要提出一些小意见。小宇妈妈的心情也很糟糕,她觉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小宇都不满意。只要自己一开口,小宇就像小刺猬似的,这不愿意,那也不行。有时候他们还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发生争吵,家中变得不和谐。
2.小组讨论,寻找原因
(1)提问:同学们,读了《小宇家的“风波”》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小宇和妈妈的心情都不太好,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家中还发生了小争吵。
预设2:我发现小宇和妈妈之间发生了一些小矛盾。
预设3:我发现最近小宇的家中有些不和谐。
(2)小组讨论:为什么小字的家变得有些不和谐了?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帮助小宇分析一下,用关键词写出原因并进行说明。
(3)交流:让我们交流下小宇家中不和谐的原因,请每个小组派代表田绕关键词进行说明。
预设1:我们小组找到的原因是“叛逆”。我们认为小宇觉得自己长大了,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所以妈妈说的什么话他都听不进去。他像一只小刺猬,故意与妈妈作对。
预设2:我们小组找到的原因是“不理解”。我们觉得小宇不理解妈妈的用心,妈妈不让他去同学家玩,是担心他的安全;不让他穿新潮衣服,是因为他还是- 名小学生;辅导他写作文,是希望他的作文能写得更好。
预设3:我们小组找到的原因也是“不理解”。我们是从妈妈的角度分析的,我们觉得妈妈可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不理解孩子的叛逆行为。如果妈妈发现小宇长大了,进入“青春期”了,一定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和做法。
预设4:我们小组找到的原因是相互不理解”。我们认为小宇因为有了自主意识,希望自己做决定,所以不能理解妈妈的做法;妈妈因为没有发现孩子长大了,所以对小宇的做法不理解。
3.阅读验证,总结原因
(1)交流:是像同学们分析的这样吗?请你们读-读青春期小常识,听一听小宇妈妈写给小宇的一封家信,又会有什么发现?
(2)阅读青春期小常识。
都是“青春期”惹的祸
即将步入青春期的你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有较大的变化,你们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既“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有时会把家人的关心看作是干涉
甚至在明知他们说的话有道理时,故意与他们作对,这是因为你们长大了,即将经历“青春期”这一成长中很重要的阶段。家庭生活中的不愉快是不是“青春期”在作怪?
引导交流:同学们,读了这篇青春期小常识后,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我发现我们和家人发生不愉快,主要的原因是我们长大了,有了自主意识,什么:都想自己做主。小宇也是因为有了自主意识,所以才不能理解妈妈的。
现设2:我觉得那是青存期范的据。我们步入了青春期,有时候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就和家人发生了小冲突,这说明我们长大了,但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要控制自己的情物,有话和家人好好说。
预设3:我看了这篇小文章,不但知道了小宇和妈妈发生不愉快的原因,还想到了自己。我在家中也经常和妈妈争吵,现在知道了争吵的原因是自己生理和心理发生了变化。我要尽量克制自己,多从妈妈的角度想一想。
(3)聆听一封家信。 (课前录制好)
亲爱的宝贝:
你好!
还记得小时候的你,总是缠着妈妈陪你下棋、给你讲故事,我们是那么的亲密无间,开心快乐。现在想起来还是很甜蜜!但是,最近你的一些表现总是让我和你爸爸感到很担心。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你总是不满意,只要我们一开口,你就像小刺猬似的,这不愿意,那也不行!你知道吗,因为考虑到你的安全,妈妈没有同意你去朋友家玩;因为考虑你每天到学校上学,不适合穿得太新潮,所以让你穿校服;因为希望你的作文写得更好,所以帮你打开写作思路。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你着想,也许你不理解,但不管怎样,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疼爱你,帮助你!
爱你的妈妈
9月20日
引导交流:听了小宇妈妈写给小宇的真情话语后,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听了小宇妈妈写给小宇的信后,我很感动。原来小宇的妈妈是那么爱他,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小宇着想的,小宇却不知道。我想,如果小宇看到妈妈这封信,一定能理解妈妈了。
预设2:从这封信中,我也感受到了妈妈对小宇的爱。我想,也许我们的家人也是因为爱我们,才会不放心我们,我们要多和家人说说心里话,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心,我们也能理解父母的用心。
(4)小结:同学们,从阅读青春期小常识和聆听小宇妈妈的家信中,你们都找到了小宇家不和谐的原因。
其实,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自己做决定,这是自主意识逐渐增强的表现。自主意识的增强说明我们长大了,这是我们和家人相互不理解的原因,也是导致家庭不和谐的原因。找到了家庭中不和谐的原因后,我们要想办法去解决家庭不和谐的问题,让我们的家变得和谐起来。
三、寻找对策,联系运用
1.基于原因,探讨对策
(1)小组交流:同学们,让我们在小组内根据找到的原因,再帮小字出出主意,看看他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家庭变得和谐起来。
(2)全班交流:说一说你们帮小宇找到了哪些让家庭变和谐的方法。
预设1:我们觉得首先小宇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将心中的小烦恼及对妈妈的不理解说出来或写出来,可以和妈妈当面交流或写信交流。
预设2:我们觉得小宇应该问一问妈妈的想法,只有了解了妈妈的真正想法,才能和妈妈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更有利于消除彼此心中的小误会。
预设3:我们觉得小宇和妈妈争吵是不对的,他应该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心平气和地与妈妈沟通。因为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小宇好,而小宇却不理解。从妈妈给小宇写的家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小宇爱之深,所以他不应该让妈妈感到忧虑。
(3)小结:同学们帮小宇找到的方法太棒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倾诉、学会倾听、理解父母,这些都是让家庭变和谐的重要法宝。经过你们的帮助,小宇的家庭一定会变得温馨、和谐。(板书:控制情绪学会倾诉学会倾听理解父母)
2.联系自身,反思提升
(1)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过小宇这样的烦恼吗?你们和家人之间曾经发生过哪些不愉快?
预设1:我的烦恼和小宇同学的不一样。疫情期间我已经自主安排好了每天的学习、运动、劳动和休息的时间,妈妈却偏说不合理,让我按照她的想法来。我们因此发生过争吵,当时我和妈妈都非常生气。
预设2:我也和父母因为一些小事发生过不愉快。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父母总是按照上学时间叫我起床,这个特殊时期难道我不能多睡一会儿吗?我觉得父母一点都不理解我。
预设3:我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不愉快都是因为考试成绩。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爸爸妈妈就要和我谈话。本来没考好,我的心情就不好,爸爸妈妈还在我面前不停地唠叨,于是我们就会争吵起来。
预设4:我也是。当我考好了,家中一切太平;如果没有考好,家中就会鸡犬不宁。
(2)反思:通过帮助小宇分析原因想办法,现在联系到自己,你们怎样看待曾经和家人之间发生过得不愉快?今后打算怎么做?
预设1:现在我想起和妈妈之间发生过得不愉快很后悔。我打算今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并听一听家人的想法,和家人有话好好说。
预设2:我现在理解疫情期间父母按时叫我起床的原因了,我想他们可能是想让我养成按时起床的好习惯,是我没有理解他们的用心。以后我要多想一想父母的用心,理解父母。
预设3:我现在想一想,觉得自己考试没有考好,爸爸妈妈也很着急,所以才会和我谈话。他们是想帮助我找到没有考好的原因,帮助我下次考好,而我却误解了他们,没有理解他们真正的用心。如果以后考试没有考好,我会主动告诉家人,和家人一起分析原因,不会再将他们拒之门外。
(3)小结:同学们都能够理解家人了,很了不起。当我们在家庭生活中遇到不愉快时,一定要想办法去调解,可以分析不愉快的原因,然后再根据原因,找一找解决的办法,就像今天我们帮助小宇同学一样。可以请同学或老师也来帮帮你,也可以用上这节课大家找到的方法尝试着解决。
四、开展活动,学会“理解”
1.描述家人特点,理解彼此不同
(1)过渡: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和家人之间发生一些不愉快是正常的,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减少不愉快。怎样才能做到相互理解呢?让我们一起在下面的活动中寻找答案。
(2)寻找彼此的不同:“找不同”的小游戏你们一定玩过,今天我们要玩的“找不同”游戏和你们平时玩的不一样。请你们找一找自己和父母的不同,从表格中任选一两个方面,用简洁的语言向同伴描述你和父母的不同。
“找不同”——描述你与家人的不同
喜欢的运动 喜欢的美食 度过休闲时光的方式 处理衣服上的油渍 面对考试中的失误 遇到陌生人问路
爸爸
妈妈

(3) 交流:通过寻找自己和父母的不同,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1:我发现爸爸、妈妈与我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他们的生活经验比我丰富;我们的兴趣点也不同。
预设2:我发现在处理问题方面,爸爸、妈妈比我想得周到,他们总是站在我的角度想问题,而我只想到了自己。
(4)小结:正是因为我们和父母的角色不同,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不同,所以我们在对事情的想法、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较大不同。这些不同告诉我们,父母的经验比我们丰富,他们对我们无论是严格要求还是精心照顾,都是为我们着想。所以,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事情,要换位思考,站在家人的角度去想事情。
2.讨论生活情景,理解父母的心
(1)观看情景剧: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小活动,我们知道了要换位思考。下面让我们继续站在家人的角度去想问题。观看情景剧,你们能发现什么? (课前排练成情景剧,课上学生表演或使用教科书配套多媒体资源)
(学校,课间)
丽丽:周日上午,我们一起到院子里练习跳绳怎么样?
彤彤:好啊!下周学校就要举行跳绳比赛了,我们三个可以先切磋一下!
盼盼:放学后,我们都各自回家问问家长能不能去吧!
(放学回家后)
盼盼:妈妈,周日上午我可以和同学一起到院子里练习跳绳吗?
盼盼妈妈:去吧!在院子里跳绳时要注意安全,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练习,不要影响到别人,早一点回家吃午饭。
盼盼:您就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
彤彤:妈妈,周日上午我可以和同学一起到院子里练习跳绳吗?
彤彤妈妈:你每周日上午都要练习弹琴呀!一日不练琴,下次上课就要受影响,不能去!
彤彤:妈,我跳绳回来再练,不行吗?
彤彤妈妈:不行!回来你就累了,不想练了怎么办?练琴要持之以恒,这样才会有长进。
丽丽:妈妈,周日上午我可以和同学一起到院子里练习跳绳吗?
丽丽妈妈:宝贝,和谁一起去呀?
丽丽:我们班的同学,盼盼和彤彤,我们都约好了一起去练。
丽丽妈妈:哦!有大人陪同吗?什么时候回来?
丽丽:妈,您就放心吧,我们不用大人陪同,中午就回来了。我到底可不可以去呀?
丽丽妈妈:可以去,但是我要陪你一起去,妈妈不会打扰你们的!
(2)交流发现:从情景剧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三位妈妈的回答各不相同,盼盼妈妈同意去,彤彤妈妈不让去,丽丽妈妈要陪着去。
预设2:我也发现了三位妈妈的回答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3)小组讨论:是呀!同样的事情,妈妈们的回应却不相同。请你们在小组内讨论,站在各自妈妈的角度,说一说她们不同回应的背后藏着什么。
预设1:我们觉得丽丽妈妈回应的背后藏着对她的默默关心和不放心,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和要求。
预设2:我们觉得彤彤妈妈回应的背后藏着对她的良苦用心,希望她做事情能够持之以恒。
预设3:我们觉得盼盼妈妈回应的背后是对她的悉心呵护,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叮嘱。
(4)小结:同学们都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父母了。从你们的发言中我们知道了每个父母的回应虽不相同,但回应背后都藏着家人对我们深深的爱,这份你们读懂了的爱是在换位思考中感悟出来的。(板书: 换位思考)
3.分享生活片段,读懂家人的心
(1)聆听同学的分享:同学们,家人的爱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在换位思考中读懂家人的心。一起聆听同学们的分享,从中你都读懂了哪些来自家人的爱?(课前学生朗读,录成小视频,课上播放)
每天早上出门,奶奶总是叮嘱我,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而放学回来的时候,妈妈总是问,今天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呀;做作业的时候,爸爸总爱说,认真点!原来,你们对我的爱就藏在了这些日常的唠叨中。
每次我生病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很着急,在病床前日夜看护我;每次我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妈妈总是能看出来,并想办法哄我开心。我感受到了,你们对我的爱就体现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从小爸爸妈妈就经常带我去图书馆和书店,所以我非常喜欢看书。我们一起外出坐公共汽车时,爸爸总是将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教我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我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爱就在你们的行为习惯中。
有一次,我因为玩手机影响了写作业,妈妈没收了我的手机,还严厉地批评了我,当时我很生气。但是现在想想,我知道了妈妈是怕我玩手机上瘾,怕我影响学习,怕我视力下降呀!原来妈妈对我的严厉批评和教育也是爱!
(2)提问:你读懂了哪些来自家人的爱?你经历过哪些类似的爱?
(3)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分享,我们知道了爱在唠叨中,爱在批评教育中,爱在生活细节中,爱在行为习惯中,家人对我们的爱就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你们都读懂了吗? (板书:读懂家人)
五、书写家信,表达爱意
1.书写家信
如果你读懂了家人的爱,理解了家人的做法,就请拿起手中的笔,表达出来吧!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爱的家信,表明自己读懂了他们的爱。要求:围绕生活中的一两件小事,说说你最想和父母说的知心话。
2.分享家信
让我们看一看这位同学写给父母的家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一直以来,你们默默地为我付出,我却时不时和你们顶嘴,以为自己长大了,有些事可以自己做主了,对你们的话和建议总是不理解。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你们所说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我着想。记得我遇到困难伤心的时候,爸爸开导我说:“别伤心了,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就看你怎么面对。你看毛主席、周总理这些伟人,他们在小时候都遇到过困难,但是他们不放弃,克服种种困难,成为一代伟人。”记得我写了一篇作文或做了一个小发明时,妈妈您总是慈爱地对我说:“好!有思想。”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有很多很多,我感受到了你们的良苦用心和无私的爱,在此我向你们表态:今后一定不再和你们顶嘴,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让你们放心。
你们的宝贝儿子
9月19日
3.评价
这位同学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诉说自己感受到的父母无私的爱,并表示让父母放心。这说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让我们的家庭更温馨、更和谐的关键就是相互理解。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倾诉,学会倾听,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心,读懂家人的爱。只要做到这些,我们的家庭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板书:相互理解)
板书设计
1读懂彼此的心
相互理解
控制情绪 学会倾诉
学会倾听 理解父母
换位思考 读懂家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