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蜀相杜甫李白: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孟浩然:谁识躬耕者,年年梁甫吟。王安石: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苏轼: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辛弃疾: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文天祥:天下皆传清献节,人心自有武侯碑。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人物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成就,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2.抓住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诗人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杜甫经历1.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前)公元744年,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相遇了。杜甫在洛阳遇见李白。后遇高适。三人同游天下。2.长安求职期(35—44岁)杜甫屡次不能应试及第(据说是因为奸臣只手遮天,控制着科举考试)。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3.陷贼和为官时期(45至48岁)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被迫出逃。公元756年,其子李亨在灵武即帝位,号肃宗。杜甫安排好家人后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杜甫潜逃,之后就辗转担任左拾遗、华洲司功等官职。期间,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4.西南飘泊时期(48至58岁)因为饥荒和战乱,杜甫携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期间,小儿子被活活饿死。最后杜甫一心想北归,遇江水暴涨病死在湘江。《秋兴》、《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写在这一时期。历史人物的壮阔与沉寂——《蜀相》品读CONTENTS目 录1.导入评价,辩历史人物2.齐读诗歌,理诗歌内容3.细读语言,品诗歌情感4.分辨虚实,感历史厚重齐读诗歌,理诗歌内容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歌大意《蜀相》写作目的是什么?每联写了什么内容?诗歌大意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细读语言,品诗歌情感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思考1:开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寻”这一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思考2:“柏森森”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叁壹贰“寻”的含义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寻”的情感情感: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的意境柏森森——祠堂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写出武侯祠的历史之悠久和环境之寂寞荒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寂寞和感伤情感冷清寂寥融情于景以乐衬哀自空——独自——白白地意境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聆听手法赏析: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1.诸葛亮因为刘备三顾茅庐出山,凭借着雄才大略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继位。一片忠心耿耿,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历史功绩。(解释这句话)2.运用对偶、用典的修辞手法以及联想、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分析手法)3.这句诗表达诗人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格的景仰之情。痛惜自己壮志未酬,一生坎坷漂泊。(分析感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尾联“英雄”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之泪”到底因何而流?是指失败的英雄。写出了历史上一切功业未成的英雄人物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分辨虚实,感历史厚重根据诗歌大意,可将诗歌分为几部分?为什么这么分?前4句实写,描写眼前诸葛亮祠堂周围环境;后4句虚写,回忆诸葛亮历史功绩和结果。划分结构作者情感赞美了历史英雄人物生前伟大的历史功绩,体现了诸葛亮生命的壮阔;惋惜于历史英雄人物功业未成的遗憾和诸葛亮身后祠堂的荒芜落寞、人迹罕至,体现了诸葛亮死后生命的沉寂,让人感觉到历史的厚重感。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