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年级 九 学科 历史 教师 任教班级
课题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与对外扩张。 2、知道希特勒上台与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板书 设计 见课件中课文知识结构图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法西斯: 2、向罗马进军: 3、侵略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经济大危机和《凡尔赛条约》的影响: 2、希特勒与纳粹党: 3、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的表现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3、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教学 环节 二次 备课
一、习 二、研 三、测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发的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自主学习:(用10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 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2、1933年3月, 出任德国总理,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战争策源地形成。 3、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 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战争策源地形成。 4、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 ,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揭开了 的序幕。 5、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 发动前面侵华战争。。 二、教师导学: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二)、讲授新课: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法西斯: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二)、讲授新课: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法西斯: 2、向罗马进军: 建立的标志: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3、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二)、讲授新课: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法西斯: 2、向罗马进军: 建立的标志: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3、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5年,意大利发动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经济大危机和《凡尔赛条约》的影响: 2、希特勒与纳粹党: 1933年,希特勒上台,称“国家元首”,通过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的表现(德国法西斯暴行): (1)政治上(对内) 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法西斯专制独裁的统治 1933年,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和进步人士,解散工会。 1940~1944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纳粹分子杀害其中有100多万犹太人在这里遇害。 (2)经济上(对内) 确立战争经济体制;大力发展以军备工业为基础的重工业;增加战前储备。 军事上(对外: ):发展军工,扩军备战 (3)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 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1938年,吞并奥地利; 1939年3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为了摆脱危机,寻找出路,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 2、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特点: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标志: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影响: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3、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①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 ②加紧扩充军备,制定《国基准则》 ③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集团被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为轴心国集团。 (三)、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其中,德国和日本是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建立法西斯政权,德日法西斯建立情况不同,德国是建立法西斯党,夺取政权。日本建立法西斯的是军部,在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法西斯统治,两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侵略扩张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达标检测】 1.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和日本则( )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发动内战 C.走上法西斯道路 D.实行新经济政策 2.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面对这种经济状况,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下列内容与这种状况无关的是( )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 B.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 C.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D.德日建立法西斯统治 3.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危机的连续打击 B.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 C.国际恐怖活动的频繁发生 D.民族复仇主义的打击报复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是( ) A.德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5.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B.1933年希特勒上台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国会纵火案 B.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 C.日本军都法西斯专政建立 D.意大利法西斯建立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意大利 8、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的欧洲、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①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②1933年希特勒上台 ③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④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9、1937年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其暴行远比纳粹德国恐怖。日军与纳粹的疯狂行为充分说明了( ) A.法西斯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B.种族矛盾是世界主要矛盾 C.绥靖政策只能加速自身的灭亡 D.地区冲突威胁世界安全 10、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下列史实不能验证这一结论的是( ) A.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 B.面对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C.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D.面对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教学 反思 领导 查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