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教学设计课题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知道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道德修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法治观念: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懂得这一原则归根到底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知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认识到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都十分广泛,懂得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 健全人格: 了解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和守法等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知道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认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责任意识:积极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关注国家发展、关心国家大事,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重点 坚持党的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难点 坚持党的领导;理解宪法关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具体规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热点聚焦:#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 材料:202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从1982年到2022年,40年沧海桑田,现行宪法承担着为改革开放事业提供根本法治保障的神圣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了法治根基。洪流奔涌40年,这部现行宪法时时都在捍卫着人民的权利,守护着我们的美好生活。” 配套视频:《根基》 说一说: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宪法?你对我国现行宪法了解多少? 教师点拨:(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各项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2)我国的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说文解字:#宪法的“宪”,是个啥意思?# 教师点拨:(1)“宪”字从“先”,即位置在前、地位在前之意,体现了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一国之“母法”的重要地位。 (2)宪法就像是一座大厦的框架结构,奠定了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视频补充:《了解我国现行宪法》 学生感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认识汉字“宪”的含义。 结合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引导学生认识宪法在国家治理、社会运转和人民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增强法治观念。 通过说文解字,进一步启发学生理解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讲授新课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学习二十大:#十年来我们经历了三件大事# 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配套视频:《十年来我们经历了三件大事》 说一说:除了这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还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哪些历史大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为民族复兴奠定法治基础的? 教师点拨:(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通过制定《宪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和保障人权。 学生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必须通过法治确认党和人民的奋斗成果。 课堂笔记: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案例补充:#毛泽东领导起草1954年宪法# 课堂笔记: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解读:#社会主义中国的统治阶级是无产阶级# 课堂笔记: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①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政治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历史问答:#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 材料: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 配图:历史朝代更替周期表。 学习二十大:#跳出历史周期律第二个答案# 材料: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配套视频:《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说一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自我革命,巩固执政地位的? 教师点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长期性、复杂性、严峻性,以正视问题的革命自觉和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深层发力纠风治弊、铁腕高压惩腐肃纪,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持续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干部不作为、不愿为、不敢为问题,筑牢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坚持思想建党、制度治党、依规管党相结合,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学生感悟: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课堂笔记:4.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案例补充:#中国抗疫的制胜密码#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③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案例补充:#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民法典》、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习近平主席宪法宣誓#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学习二十大:#人民就是江山# 材料: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配套视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说一说:我国宪法是如何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的? 教师点拨:通过宪法确定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基本权利等。 学生感悟: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 课堂笔记:5.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案例补充:#宪法第一章第一二条#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多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案例补充:#宪法第六条#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案例补充:#宪法第三条# #习近平参加北京市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案例补充:#常见的公民基本权利# ⑤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案例补充:#人民军队守卫边疆、支援抗疫、抗洪抢险、维护和平# 概念区分:#人民 VS 公民# 概念区分:#国家权力 VS 公民权利# 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学习二十大:#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主要的基本人权,坚持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通过保障所有人的人权,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优先保障生存权、发展权等,中国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 配套视频:《新时代中国人权》 说一说:这些年我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1)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各项人权保障力度,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得到全面加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明显提升,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迈上新台阶。(2)中国的人权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 学生感悟:尊重和保障人权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课堂笔记:6.中国人权的目标、主体和内容? ·最大的人权:人民幸福生活。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这是最大的人权工程、最好的人权实践。 案例补充:#全民脱贫,说到做到# ·人权主体的广泛性: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案例补充:#外国人接受核酸检测、促进残疾人就业、关爱老年人群体# ·人权内容的广泛性: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概念区分:#人权 VS 公民权# 课堂笔记:7.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立法方面: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案例补充:#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案例补充:#城管帮摊贩移摊# 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案例补充:#2022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 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案例补充:#江歌母亲诉刘鑫案一审宣判,二审维持原判# ⑤普法教育: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案例补充:#交警化身DJ进酒吧宣传交通安全# 彼岸风景:#美国人权进一步恶化# 材料:2022年2月28日,国新办发表《2021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对美国侵犯人权的状况进行揭露。分别为:操弄疫情防控付出惨痛代价;固守暴力思维威胁生命安全;玩弄虚假民主践踏政治权利;放纵种族歧视加剧社会不公;背离人道主义制造移民危机;滥用武力制裁侵犯他国人权。 配套视频:《2021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说一说:美国总喜欢拿别国的人权说事,它是否有资格充当世界的“人权教师爷”? 教师点拨:美国把捍卫人权挂在嘴上,实际上却漠视民众基本生存权。它将人权政治化,搞双重标准,企图转移本国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完全是一种拙劣的表演,根本掩盖不了美国人权状况日益恶化的现实。 学生感悟:真正的人权是为了人民幸福生活,而不是指责和打压别国的政治工具。 疑难解析:#常考的国家机关有哪些?#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辨析基本内涵,掌握理论知识。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辨析基本内涵,掌握理论知识。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辨析基本内涵,掌握理论知识。 学习二十大精神,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们经历了三件大事,引导学生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意义,增强政治认同。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学习二十大精神,通过认识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第二个答案,理解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探究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政治认同。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学习二十大精神,通过理解人民就是江山理解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感受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增强政治认同。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通过辨析基本内涵,深刻理解理论知识。 学习二十大精神,通过了解新时代中国人权的发展状况感受党和政府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增强政治认同。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通过辨析基本内涵,深刻理解理论知识。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通过了解美国人权的惨淡状况,深刻认识西方国家在人权事业方面的双重标准,对比前面所了解的我国人权事业的重大进步,增强民族自尊和道路自信。 通过辨析基本内涵,深刻理解理论知识。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知识点。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二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三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了解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懂得这一原则归根到底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知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认识到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都十分广泛,懂得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的意义;了解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和守法等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知道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认识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