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课题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国家机构,初步了解国家机构权力运行的法治原则;知道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懂得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认同我国宪法的价值追求。 道德修养: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 法治观念: 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 健全人格: 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责任意识: 培养责任意识,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习宪法,遵守宪法。重点 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表现;国家权力要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难点 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热点聚焦:#2023春晚小品《坑》# 材料:2023年的兔年春晚,沈腾在小品《坑》中非常形象刻画了一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式干部”。这位郝主任缺乏责任担当,漠视群众疾苦,还常常为自己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这出“官场现形记”最后的结局是,那个半年都没填上的坑,不仅坑到了新到任的马局长,也坑掉了郝主任自己的形象和位置。春晚结束不到48小时,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准备严惩“躺平式干部”,选拔能人干将。 配套视频:小品《坑》 说一说:“躺平式干部”有哪些危害?如何整治“躺平式干部”? 教师点拨:(1)“躺平式干部”的社会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行为,贻误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损害的是民生福祉,而且正如马丽饰演的马局长所言,他们伤了百姓的心。(2)惩治“躺平式干部”,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动真碰硬,严肃执纪问责,亮红牌、发警示,释放“是干部就不能这么混日子”的强烈信号。同时强化日常监督,创新监督手段,拓展监督渠道,对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出现的拈轻怕重、偷奸耍滑、不思进取等各类“躺平”,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让“躺平式干部”心中有责、心中有畏,摒弃私心杂念、努力造福人民,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学生感悟:规范权力的运行离不开宪法和法律的制约和监督。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以2023年官场现形记小品《坑》为导入,引导学生感悟任凭权力滥用的不良后果,反思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保障国家长治久安。讲授新课 一、设置国家机构 热点聚焦:#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宣誓就职# 材料:2022年1月3日上午,香港特区政府在香港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议厅举行第七届香港立法会议员的宣誓仪式,并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为议员们监誓。据2021年10月修订生效的香港特区《国旗及国徽条例》规定,行政长官、主要官员、司法及立法会等的宣誓仪式都必须展示国旗和国徽。 配套视频:《香港立法会议员首次在国徽下宣誓 林郑月娥监誓》 说一说: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官员宣誓就职仪式上为何必须展示国旗和国徽? 你知道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必须悬挂国徽?为什么要悬挂国徽? 教师点拨:(1)因为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在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不仅表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同时也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2)(3)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探究延伸:#国旗、国徽与国家机构# 材料:各类国家机关及《宪法》有关悬挂国旗国徽的规定。 说一说: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这些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 教师点拨:(1)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学生感悟:依据宪法设置国家机构。 课堂笔记:1.宪法是如何设置国家机构的?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案例补充:#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②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案例补充:#《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 ③宪法明确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为民主集中制。 概念解读:#民主集中制# 含义: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意义:实行民主集中制,便于人民参与对国家的管理,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起来,动员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案例补充: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党中央迅速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国疫情防控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各级各类机关、社会企事业团体、人民群众等闻令而动,积极投入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斗争当中去。 学生感悟: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 二、规范权力运行 热闻聚焦:#一张拍出天价的“青眼白龙”游戏卡# 材料:张雨杰曾任安徽省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他的具体工作是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窗口接待市民,收取买房托管资金、填写托管协议、开具银行存款凭证和资金托管凭证。经调查,他在2016年到2019年3年多时间里,采取收款不入账、伪造收款事实等方式,陆续侵吞公款竟达6900多万元。2020年11月,张雨杰被判处无期徒刑。 配套视频:《95后公职人员侵吞公款买顶级网游装备》 说一说:这样一名小小公务员为何竟能侵吞巨额国家财产?如何才能亡羊补牢? 教师点拨:(1)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2)需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学生感悟:要规范权力的运行。 课堂笔记:2.为什么要规范权力的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漫画题:谈谈你对下面这幅漫画《制度笼子》内容的理解。 公章表示:_______。 笼子表示:_________。 阳光表示: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 漫画的整体寓意:________________。 教师点拨:公章表示权力。笼子表示制度或制约机制。漫画的整体寓意是:权力不能滥用,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课堂笔记:3.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配套案例:2021年1月21日,河北省负责防疫的某名村干部将不听劝阻的村民绑在村口的树上,还进行谩骂。 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配套案例:2020年1月29日,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督查组赴湖北省黄冈市检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送检情况。面对督导组的询问,当地主管部门负责人对于定点医院的收治能力和具体床位数量却含糊其辞。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配套案例:呼格吉勒图案——1996年6月10日,呼格吉勒图被公安机关认定为强奸杀人犯,5月23日,呼格吉勒图被法院判处死刑,6月10日,年仅18岁的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死刑。2014年,呼格吉勒图案再审被改判无罪。 张玉环案——2020年8月4日,被羁押近27年、曾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缓的张玉环最终以“原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江西省高院再审宣布无罪。羁押期间,他从未放弃申诉。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拓展空间:#如何逮捕一名涉嫌违法的人大代表# 材料:张某在甲市因涉嫌逃税罪被警方刑事立案。得知张某是乙县人大代表后,甲市警方依法释放了张某,同时向乙县人大常委会发去公函,提请批准对张某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乙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后,许可甲市警方的刑事拘留申请。 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规定。 说一说:请依据宪法和上面所提供的相关法律规定,对甲市警方和乙县人大常委会的上述权力运行情况进行简要评析。 教师点拨:甲市警方和乙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在按照法律规定的途径和方式依法行事。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阅读案例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以香港立法会官员在国徽下宣誓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感悟国家机构需要统一的领导。 观察各类国家机关的名称和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各司其职的国家机关与宪法的关系。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通过典型性反腐败案例,让学生感受权力滥用带来的不良后果,引导学生探究规范权力运行的途径和方法。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通过辨析基本内涵,深刻理解理论知识。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国家机构的组成,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知道了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和做法等,从而提高了对宪法的认识,进一步懂得了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道理。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