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语文下册 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执教者 学科 语文 班级
课题 1.古诗词三首《宿新市徐公店》 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妙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行为习惯培养
第二课时 一、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一)复习导入,提炼方法 在对上一首 学生思考分享 预设:
古诗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古诗的学习方法:首先要读正确;其次,要借助注释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接着需要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在第一首古诗学习的基础上,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组中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学习。 读题目,解题意。(教师板书诗题。) (1)我们先来看到这首诗的诗题,谁能来试着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2)根据古诗题目的意思把古诗题目的节奏读准确。(宿/新市/徐公店)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出示多媒体)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学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画出来,然后借助注释或运用其他合适的方法来学习生字词。 2.教师检查效果,相机指导(出示多媒体) “宿”,住宿、投宿;“店”,住宿的客店,即现在的旅馆、酒店;“徐公”,指一位姓徐的人。 宿新市徐公店就是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学生自读思考 学生1:诗中写到的景物有“篱落、树、儿童、黄蝶、菜花”。
(三)重点突破,理解诗意 1.了解景物。自由朗读后交流: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找出来,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2.根据交流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3.读诗句,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四)吟诵古诗,渐入诗境 1.我们读着古诗,就仿佛欣赏到了诗人杨万里笔下的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吧!(出示多媒体) 2.看到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他的感受是怎样的 (板书:情 喜爱) 二、学习《清平乐·村居》 (一)初读感受 1.借助注释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接着需要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在前两 学生2: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小组交流诗意,再在全班交流 预设
首古诗学习的基础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清平乐·村居》。(板书诗题) 2.解题:在《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3.请大家自己读这首诗。借助拼音读正确。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词语的读音:茅檐、翁媪、亡赖、剥莲蓬 (二)借助注释,感受画面之美 1.下面就请大家在四人小组中共同商讨学习,通过注释,先了解词的意思,然后再不断诵读,描绘每个人的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 教师过渡:理解不同,画面就各不相同,谁愿意试着描绘一下自己头脑中的画面? 2.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描绘的场景。 :在稀疏的篱笆边上有一条小路向远方延伸,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茂盛浓密。一个孩子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诗人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他非常喜爱这美丽的田园风光。 预设: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莲蓬图 预设:
教师引导:对啊,他们的田园生活是那么悠闲、惬意。你们觉得这一家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你们看,他们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干着自己喜欢干的活,真是各得其乐。你们向往这样的生活吗 (向往) 3.教师小结:词有尽,而意无穷。这正是词这种文学形式的魅力。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两首诗、一首词,都描绘了淳朴的田园风光,悠闲的农家生活。令人充满向往。板书:(淳朴的田园风光,悠闲的农家生活) 板书设计: 幸福、甜美、快乐、温馨、自由自在、与世无争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