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下物理 第六章 本章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粤版八下物理 第六章 本章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沪粤版八下物理 第六章 本章检测
一、单项选择
年春季,新冠病毒在全球很多地方蔓延,为了防止病毒快速蔓延,需要进行消毒。当用喷壶进行消毒时,需要对喷壶进行打气,打气时的施力物体是
A.手 B.脚 C.喷壶 D.壶嘴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可以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
B.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左盘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摩擦
D.使用天平测量液体质量时,可以把液体倒入托盘中直接进行测量
关于重力和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和质量都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B.到月球上,物体的重力和质量都会变小
C.在宇宙飞船中,物体的重力和质量都变为零
D.重力有大小、有方向,质量有大小、无方向
如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 的物体在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 点匀速运动到 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 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 段摩擦力等于 B.物体在 段摩擦力等于
C.物体在 段摩擦力大于 D.物体在 段摩擦力小于
家里的浴室中,为了防止人在沾水的地面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A.浴室地面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脚底下放一条毛巾
C.人沐浴时穿的拖鞋鞋底带有凹凸花纹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小华在班上擦黑板时隐隐约约感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回到家,他拿出小时候的一块玩具黑板,把它平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再用一个黑板刷来擦黑板,如图所示,他给黑板刷斜向下施加力,当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时,黑板刷滑起来;当他给黑板刷的施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较小(大于 )时,他怎么也推不动黑板刷,在这两种情形下,黑板刷分别
A.受摩擦力,不受摩擦力 B.受摩擦力,受摩擦力
C.不受摩擦力,受摩擦力 D.不受摩擦力,不受摩擦力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其中力 的力臂是
A. B. C. D.
某人体重为 ,经测定,他的手臂最大可发挥 的力。若这个人用一个定滑轮来提升重物(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那么他所能提起的最大物重为
A. B. C. D.
如图所示,用滑轮提升重为 的物体,使物体以 速度上升(绳重和各种摩擦不计),已知动滑轮重 ,则绳端拉力 和移动速度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如图所示,当静止的甲、乙同时用力拉,发现甲、乙相互靠近;若甲拉乙时,则甲、乙也相互靠近,上述实验现象表明: ;同时这也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任何力都离不开物体而存在,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 。小勇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会离墙而去,使小勇离墙而去的力是 施加的,其大小 (选填“小于”或“等于”“大于”)小勇推墙所用力的大小。
如图所示,有一种辣椒的椒果朝天生长,故名曰“朝天椒”,椒果在开始结果并不断朝上生长的过程中,其所受的重力大小 ,重力的方向 。(均选填“改变”或“不变”)
球场上运动员在跑动的过程中,脚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 (选填“有益”或“有害”)摩擦;自行车的轴承中装有滚珠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如图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放在粗糙的木板上,滑块通过定滑轮和托盘、砝码连接,此时滑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板的质量为 ,滑块的质量为 ,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 ,则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 。
俯卧撑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如图所示 为重心, 为支点,支撑点 ,手臂垂直于地面。画出动力(支撑力)的方向,动力臂是 ,假如人受到的重力是 ,则动力是 。
两个滑轮用如图所示的方式组合,其中 是 滑轮,用力 拉动绳端时,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的摩擦,则拉力为 。
如图所示,人手持大气球站在转盘上,松开气嘴,让气球沿垂直转盘半径方向吹气,由于力的作用是 的,人与转盘开始一起反向转动。在 、 两点中,人站在 (选填“”或“”)点进行上述实验,更容易转动。
三、综合题
如图所示,置于斜面上的物体 ,在拉力 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请画出物体受斜面作用力的示意图。
学习物理学要有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逆向思维也是科学思维的一部分,比如杠杆中,支点固定后,知道力可以画力臂,已知力臂也可以画出相应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 对应的阻力臂 以及动力臂 所对应的动力 。
小刚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 实验前,小刚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2) 小刚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边挂上钩码后,杠杆仍处于平衡状态,如图甲所示。现将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要想使杠杆重新平衡,则需 (写出一种方法)。
(3) 小刚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用弹簧测力计在 点竖直向上拉动、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时,若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刚性轻板(不易弯曲,且不计自身重力), 端用绳系住,并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牛,用一支架将轻板支撑在 处,板刚好水平,设 米,有一个重为 牛的小孩,从 点开始出发,以 米/秒的速度向另一端缓慢行走,求:
(1) 行走 秒后绳的拉力。
(2) 行走多长时间,刚好绳被拉断。
汽车重 ,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 ,用如图所示装置:
(1) 如果汽车需要移动 ,则绳头需要拉动多少距离?(不计绳重和摩擦以及动滑轮重力)
(2) 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答案
1. 【答案】A
【解析】对喷壶打气时,是人的手施力,即施力物体是手,故选A。
2. 【答案】C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A错误;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摩擦,C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测量液体质量时,不能把液体倒入托盘直接进行测量,而是把液体倒入容器中进行测量,B、D错误。选C。
3. 【答案】D
【解析】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故B、C错误;由于重力 ,在地球上不同地点, 有微小的差别,所以重力不是物体的属性,故A错误;重力是一种力,有大小和方向,而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大小、无方向,故D正确。选D。
4. 【答案】B
【解析】物体在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 ,A错误;在 段物块做减速运动,因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还是 ,B正确,C、D错误。选B。
5. 【答案】D
【解析】凹凸花纹的地砖使接触面更粗糙,从而增大摩擦,与题意不符;脚底下放毛巾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与题意不符;拖鞋鞋底有凹凸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与题意不符;平底的塑料拖鞋的鞋底比较光滑,再加上鞋底与地面间有一层水隔开,使摩擦力更小,所以该措施是错误的,与题意相符。选D。
6. 【答案】B
【解析】小华给黑板刷斜向下施加力,当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时,黑板刷滑动,黑板刷和黑板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所以黑板刷受到黑板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小华给黑板刷的施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较小时(大于 ),黑板刷没有滑动,但黑板刷与黑板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黑板刷受到黑板的静摩擦力作用。
7. 【答案】C
【解析】由题图知, 为杠杆的支点,由 点作力 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 的长度为力 的力臂。选C。
8. 【答案】C
【解析】因为人的体重为 ,所以人能施加的最大拉力 ,又因为滑轮重和摩擦均忽略不计,所以使用定滑轮所能提起的最大物重为 。选C。
9. 【答案】B
【解析】题图中是动滑轮的一种特殊使用方法,拉力 ;拉力端移动速度 。故选B。
10. 【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
【解析】静止的甲、乙同时用力拉,发现甲、乙相互靠近,甲拉乙时,甲、乙也相互靠近,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 【答案】作用;墙;等于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勇推墙的同时,墙也推小勇,使小勇离墙面而去的力是墙施加的,墙是施力物体;小勇推墙的力和墙推小勇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
12. 【答案】改变;不变
【解析】由题意知,椒果在朝上生长的过程中,质量变大,根据 可知,重力改变,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13. 【答案】有益;减小
【解析】球场上运动员在跑动的过程中,脚和地面之间的摩擦能使运动员向前运动,属于有益摩擦。自行车的轴承中装有滚珠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为了减小摩擦。
14. 【答案】;
【解析】滑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此时滑块水平向右运动,则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15.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由题意可知,人的手臂垂直于地面向上,动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动力作用在 点上,如答案图所示;
根据力臂的概念可知,动力臂的大小为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 ,则 ,解得:。
16. 【答案】动;
【解析】用力 拉动绳端时, 滑轮的位置不动,则 是定滑轮; 滑轮的位置会随物体一起向左移动,所以 是动滑轮;由题图可知,动滑轮上有 段绳子(),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滑轮的摩擦,则绳端的拉力 。
17. 【答案】相互;
【解析】如图所示,人手持大气球站在转盘上,松开气嘴,让气球沿垂直转盘半径方向喷气,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给人一个反作用力,人与转盘开始一起反向转动,人站在 点进行上述实验,力臂大于人站在 点进行上述实验的力臂,使用相同的力,在 点更容易转动。
18.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置于斜面上的物体 ,在拉力 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受到的斜面作用力有两个:一是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二是平行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作用点都可以画在重心。
19.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过支点 作垂直于 作用线的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阻力臂 ;为使杠杆平衡,动力 垂直于动力臂 斜向右下方。
20. 【答案】
(1) 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 将左侧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3) 变大
【解析】
(1) 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个平衡,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消除扛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 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一格长度为 ,左边挂两个钩码,力臂为三格;右边挂三个钩码,力臂为两格。两边各去掉一个钩码后,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左边为 ,右边为 ,为使杠杆重新平衡,故现在左边力臂应变为 ,即将左侧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3) 用弹力计在 点竖直向上拉动,此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若拉力 向右倾斜时,此时 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若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21. 【答案】
(1)
(2)
【解析】
(1) 行走 后,小孩行走的距离 。因为 ,所以,,解得 。
(2) 绳刚好被拉断时,绳子 端的拉力为 ,因为 ,所以,,解得 ,所以人行走的时间为 。
22. 【答案】
(1)
(2)
【解析】
(1) 由题图可知,,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
(2)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以及动滑轮重力,此时拉力最小,则拉出汽车的最小力 ,即至少要用 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