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运用专题训练成语+修辞(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运用专题训练成语+修辞(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语言运用专题训练-----成语+修辞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世界杯64场比赛中的每一分钟都密实华丽,自然天成。场上的球员们展示生命,不通过语言与文明,而是直接通过生命本身,他们化为了肢体凝成的澎湃风景。
一粒粒精彩的进球,一个个舒展的动作,都在唤醒我们的深邃情感。一个个球员同心协力,一支支球队团结一致,他们奔着“大力神杯”而来, ① ,形成强大的力量,都在点燃我们的昂扬斗志。
加莱亚诺说:“当精彩足球真的发生时,我对奇迹充满感激,不管是哪支球队、哪个国家表演了这美丽足球,我都毫不计较。”这番铿锵有力的言论让仅仅在关注比分和花边新闻的糊涂的人 ② ,当一群人奔跑在草地上,那也是人与地球最初始也最浪漫的时刻之一。没有水泥沥青和各种地板的隔阂,脚底直接扎根在土地上,关节和肌肉可切实感知到鲜草的柔韧与软糯厚实的土壤,人与世界曾有过百万年这样的亲密接触。
本届世界杯的参赛球队漂洋过海,来自世界各地。古遗传学已用大量事实证明,现代智人大约在6万年前走出非洲,然后混杂迁徙,才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也就是说,往前推6万年,人类本来是一家。原来“四海之内皆兄弟”并不是文学憧憬,而是一个事实,此语 ③ ,话说得浅,含义却深远——所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被建构的概念,而是我们本来就命运共同。这32支球队,映射着这世界32种不同面相。当初我们从“一”分为“多”,而今又从“多”聚为“一”,世界杯是这样一个关于人与世界的浪漫寓言,我们本就命运与共扎根在同一片大地上。
1.请写出三个成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请并分别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31年毛泽东率队走下井冈山,准备到福建 ① 再图发展;当路过瑞金时邓小平正在这里任县委书记,就建议他在这里扎根。虽是共和国的主席,毛泽东也只能借住在一户农民家里。这是一座南方常见的木结构土坯二层小楼,狭窄、阴暗、潮湿。小楼与祠堂之间是一个广场,是红军操练、阅兵的地方,广场尽头还有一座烈士纪念塔。这实在是一处革命圣地,是比延安还要老资格的圣地。毛泽东等几个中央要人住在广场南头的小楼上,楼后就是这棵巨大的樟树。一走近大树我就为之一震, ② 。因为它实在太粗、太高、太大,我们已不能用拔地而起之类的词来形容,它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盘龙卧虎, ③ 。树干直径约有4米,树身苔痕斑驳幽黑铁青,树纹起伏奔腾如江河行地。树的一半曾遭雷劈,外皮炸裂,木质外露,正向天狂呼疾喊,声若奔雷。而就在炸裂后的树身上又生出新的躯干,干又生枝,枝再长叶,一团绿云直向蓝天铺去。好一棵不朽的老树,就这样做着生命的轮回。
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法国19世纪大画家米勒有一句名言:“艺术家没有业余的。”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真正的艺术行为都是业余的。因为一个人的艺术冲动不可能像做其他工作一样按部就班。灵感许多时候是 ① 的。一个艺术家看起来只在空闲之时完成一件作品,却要源自生命的深处,使用了极大的不为外人所知的心之力量。所谓“闲适”,我们要看它的底色,看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灵状态。闲适不等于涣散,空寂也不是空荡,不是真的 ② ;而是另一种显性的存在。这种存在是变形的真力,是隐伏的高亢,是委婉的冲荡,是急切的反面 。 这些极致之美所产生的撩拨和融动之力,同样是强大的,比如王维的部分杰作尽管看起来十分“空寂”和“清美”,却不乏此种力量。当然,王维的部分应酬诗不在此列,语言错彩镂金,但心力没有在此耗散,他大概觉得不值。这使我们想起产量很大的白居易、苏东坡和陆游等诗人,他们虽然有许多 ③ 的杰作,但是也有大量文字游戏,实际上属于“业余”。这些“业余”性质远非依靠文学修养所能改变,这不是什么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生命力的问题。一次创造发挥得究竟如何,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却仍然要看这一次生命投入的大小和深浅。
5.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多年来漂泊四方,所见盆景亦多,南北各地无处无之,而技艺之精则均与时俱进。各类盆景,无奇不有,纳须弥于芥子,取法乎自然。作为案头清供,诚为无上妙品。近年有人以盆景为专业,有时且公开展览, ① ,洋洋大观。盆景之培养,需要 ② ,悉心经营,有时以至经数十年之辛苦调护方能有成。或谓有历千百年之盆景古木, ③ ,是则殆不可考,非我所知。
盆景之妙虽尚自然,然其制作全赖人工。就艺术观点而言,艺术本为模仿自然。例如图画中之山川,尺幅而有千里之势。杜甫望岳,层云荡胸,飞鸟入目,也是穷目之所极而收之于笔下。盆景似亦若是,唯表现之方法不同。黄山之松,何以有那样的虬蟠之态?那其实不是自然的生态。山势确荦,峭崖多隙,松生其间,又复终年的烟霞翳薄,夙雨飕飕,当然枝柯虬曲,甚至倒悬,欲直而不可得。原非自然生态之松,乃成为自然景色之一部。画家喜其奇,走笔写松遂常作龙蟠虬曲之势。制盆景者师其意,纳小松于盆中,培以最少量之肥土,使之滋长而不过盛,芟之剪之,使其根部坐大,又用铅铁丝缚绕其枝干,使之弯曲作态而无法伸展自如。
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朱唇、远山眉、山峰发髻、青绿长裙……央视虎年春晚节目《只此青绿》,以传统舞蹈展现中国山水绘画的写意美,再次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带入公众视野。舞动起来的青绿们仿佛化作《千里江山图》中料峭的山、层叠的峦,舞出层峦叠嶂的景致,舞出山水相依的美妙,舞出雄阔恢宏的境界。
《千里江山图》是迄今我们能见到的最长的早期青绿山水卷轴画。从题材看,画卷由隋唐时期描绘宫阙楼台或神仙境界,转为表现雄伟壮丽的锦绣江山:卷首高山直入云霄,其后丘陵连绵,群峰秀起,幽岩深谷,流溪飞泉……万千自然景象随着画卷的铺开缓缓呈现,繁而不乱,大而有致。从章法看,《千里江山图》交织运用“高远”“深远”“平远”等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 ① 的北宋江山。“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令人 ② 。此外,《千里江山图》以赭石红、石绿、石青等为颜料,通过四次叠加着色,使画面层次分明,色如宝石, ③ 。
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的式微在世界上已不是新鲜事,在中国更是以山体滑坡之势坠落。实体书店 ① ,活在倒闭边缘,网上图书卖得最火的也是非文学类书籍,而传统文学杂志,更是乏人问津。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人们不仅 ② 于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成为公共话题,和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 ③ ”。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公平、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提高其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渐行渐远,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苦心经营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上。
11.请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2.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陆元九是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在战乱中辗转求学,继而远渡美国,最终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他艰难曲折的足迹诉说着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求索报国的①__________。
1958年,陆元九大胆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经过2个多月的实验研究,陆元九与同事研制出运载火箭结构图和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航天按照先研究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再论证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的合理性,最后确定以实施方案的规划开展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他终于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惯性导航技术深植于中国,这背后离不开他“不失一分”的严谨。
1996年2月,长征三号乙因飞行姿态出现问题导致星箭俱毁。当时76岁的陆元九勇挑重担,立刻赶到西昌发射场开展调查工作。他经过②__________般的层层分析,最终在千丝万缕的线索中找到了一根小小的“金丝”——双向可控硅,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由此,陆元九提出了“99分都是不及格”的观点,这句“名言”至今在我国航天界③__________。他的赤子之情,奉献之功,创新之道,仁者之风,是老一代科学家的缩影,更是中国腾飞的号角。
1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43年元宵节过后没几天,贺敬之、马可一行人前往南泥湾收集创作素材。
南泥湾区域,千百年来荆棘遍野,没有固定的住家户,没有畅通的出入口,只有阴森森的老梢林,将方圆几十里遮盖得 ① 。八路军359旅进驻南泥湾,屯兵垦荒。旅部就驻扎在最难啃的金盆湾。
金盆湾到了。孔孔新窑,盏盏窗灯,条条路径,齐齐梯田,汪汪水塘,棵棵绿树,在早春子夜的天地间生机勃勃。这哪里是陕北?分明是青山绿水的江南!
马可他们住了下来。战士们将自己种的稻米蔬菜,打的野鸡野鸭做成美食,一日三餐都端出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夜晚,躺在热炕上的马可和贺敬之,眼望着墙上的一排艺术字:要把南泥湾变成陕北的江南。不由得 ② ,久久未能入睡。
夜深人静,贺敬之翻身下床走出窑洞,思索片刻后默默地转身回窑洞里去,速速默写下了刚才的腹稿,递给马可。一首诗歌,一首好歌词!马可 ③ 地看着稿子,心脏“咚、咚”地跳个不停。他的情思如山泉涌动,潺潺而出……回到学院后,马可花了两天时间谱成曲。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南泥湾》。
15.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①众志成城 ②振聋发聩 ③言近旨远
2.①本句用到了比喻(或暗喻)和比拟(或拟物);
②“世界杯是这样一个关于人与世界的浪漫寓言”,将世界杯比作寓言,生动形象说明世界杯像寓言那样,在表象的内里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③“我们本就命运与共扎根在同一片大地上”将我们拟作植物,赋予“我们”“扎根大地”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的关系。
3.①重整旗鼓 ②肃然起敬 ③遮天盖地
4.(1)将“起伏的树纹”比喻成“江河行地”,化静为动,突出了古树树干之大和树纹的纵横交错特点;(2)“向天狂呼疾喊”采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古树高耸入云的状态和顽强不屈的精神;(3)“声若奔雷”这一比喻切合当地自然环境,能传达出古树在风中的嘶吼和强大气势。(4)以上修辞的使用,形象地写出了树的形态、气势和精神特点,也蕴含了作者内心的震惊和敬意。
5.①不期而至 ②一无所有 ③脍炙人口
6.①采用排比,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为下文说明“这些极致之美所产生的撩拨和触动之力,同样是强大的”蓄势。②从“变形的真力”“隐伏的高亢”“委婉的冲荡”“急切的反面”四个方面谈显性的存在,条理清晰,表达了对“闲适”的肯定。
7.①琳琅满目 ②经年累月 ③价值连城
8.设问。先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再自行回答,表明虬蟠的黄山松并不是自然的生态,而是因山势、峭崖、烟霞、夙雨而形成的,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9.①气势磅礴 ②叹为观止 ③光彩夺目
10.①将舞蹈演员比作“料峭的山、层叠的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舞姿和画中山水的优美。
②连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凝练地概括了舞蹈所体现出的丰富内涵,增强了表达的张力和感染力。
门可罗雀 津津乐道 曲高和寡
12.拟人,比喻。“陶醉”“孤芳自赏”把“文学奖”拟人化,形象地写出了文学奖如果自命清高,只关注自己的话,与大众阅读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把“作文学奖”比喻为“人情世故的温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如果文学奖脱离大众,就容易沦为人情世故的东西,而不是真正对优秀作品的奖励与鼓舞。
13.①赤子之心/拳拳之心
②抽丝剥茧
③广为流传
14.①构成:连用四个“之”字偏正短语构成排比,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陆元久等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创新、仁爱的光辉形象。②效果:形式整齐,节奏感强,表达对老一代科学家的赞颂和崇敬之情。
15.①暗无天日(暗淡无光) ②感慨万千 ③全神贯注
16.连用六个偏正式短语构成排比,每个短语都使用叠词,形式整齐,节奏感强,形象地展示了金盆湾的巨大变化,强化了贺敬之、马可一行人对眼前之景的惊喜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