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课内探究】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情境创设】回顾知识: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片,请同学们讲讲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地理条件?1.撒哈拉以南非洲一般指北纬20°以南的非洲大陆,以及附近的马达加斯加岛等岛屿,西临大西洋和几内亚湾,东临印度洋,东北临红海 。2.地跨南、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3.非洲大陆西南端的好望角,连接亚、欧、美洲的航线在此交汇,交通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问题引入:赤道横穿非洲中部,从赤道向南北两侧,撒哈洲气候与景观的分布依次会有什么变化?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气候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其景观依次是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在这一节课,我们将探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人文环境和地理差异。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二、知识梳理、构建框架知识点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面积的五分之四本区海岸线平直,半岛和岛屿很少;东面有著名马达加斯加岛,西面大西洋沿岸有洲最大的几内亚湾。非洲大陆西南端有著名的好望角。(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请同学们对比刚果河与尼罗河的流向和注入海洋的异同。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刚果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知识点二:自然环境和地域差异化不同角度分析分析角度一: 热带气候与热带自然景观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北非的主要人种是白种人,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色人种故乡,也是目前世界上黑色人种最大的聚居地。本区有7亿多人,其中90%以上是黑人,又有“黑非洲”之称。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10°S~10°N之间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均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超过2 000毫米,属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纬度较高的地区和东非高原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虽然各月平均气温也很高,但降水季节差异明显,形成干季与湿季。地势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比较明显,有显著的高原、山地自然景观。(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纬度较高的地区和东非高原。气候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赤道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依次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热带沙漠边缘地区及热带草原地区干旱灾害频繁发生,灾情严重,其中以萨赫勒地区尤为突出。造成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如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和全年高温等;也有人为因素,如过度放牧、开垦草原等。这些因素导致萨赫勒地区的生态环境失调、恶化。分析角度二: 高原为主的地形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和缓。东部和南部地势较高,海拔1000~2000米,分布着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就位于东非高原上。乞力马扎罗山意为“闪闪发光的山”,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海拔5895米,是一座死火山,山顶有一个巨大的火山口。乞力马扎罗山气势磅礴,景色瑰丽。山顶上终年积雪,山脚下则是一派热带风光。从山脚向上至山顶,气候类型依次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不同的气候带分布着不同的野生动植物,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读图判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海拔及地势倾斜状况。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的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原,无高大山脉,起伏和缓。东部南部较高,一般海拔1000~2000米。分析角度三: 世界矿产宝库(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金刚石、金、锰和铀等的储量居世界首位。这些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赞比西河以南地区、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和东非高原等地。金刚石主要产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南非。刚果民主共和国素有“中非宝石”之称;由于南非出产的金刚石可做宝石的比例大,所以南非金刚石的产值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前列。南非的黄金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2010年南非黄金产量达到192吨。在刚果盆地南缘的高原上,有一条长550千米、宽60~100千米的“铜矿带”。铜矿带跨越赞比亚与刚果民主共和国两国。赞比亚铜矿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非洲前列,有“铜矿之国”之称。在刚果盆地南缘的高原上,有一条长550千米,宽60-100千米的“铜矿带”铜矿带跨越赞比亚与刚果民主共和国两国。赞比亚铜矿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非洲前列,有“铜矿之国”之称。(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读图,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分布?分析角度四: 努力改变单一经济(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为改变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的地位,摆脱经济落后的状况,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近年来采取了不少发展民族经济的措施,并在一些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是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发展多种农矿产品生产,改变单一经济结构,同时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民族工业。其次是大力加强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之间的合作,促进经济的共同繁荣。例如坦赞铁路的修建,使地处内陆的赞比亚可以利用坦桑尼亚的港口来发展进出口贸易。坦贊铁路连接着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和赞比亚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千米,是中国于20世纪70年代援建的。它的建设不仅有利于赞比亚铜矿石的出口,而且促进了其沿线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在非洲南部内陆地区新发现的一些矿产也通过坦赞铁路运往沿海港口。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读图,说明非洲部分国家出口产品单一的现状?三、课堂练习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过分依赖工业产品出口B.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C.自然资源匮乏制约了经济发展D.气候炎热干燥,热带沙漠广布2.该地区典型传统民居是( )A.吊脚楼 B.高架屋 C.碉房 D.茅草屋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A.铜和石油 B.铝土和铁矿C.黄金和金刚石 D.金刚石和磷灰石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重要的石油输出国是( )A.扎伊尔 B.坦桑尼亚C.赞比亚 D.尼日利亚5.关于非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尼罗河注入大西洋 B.赞比西河注入北冰洋 C.尼罗河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D.刚果河流入印度洋,且水量丰沛6.东非裂谷带被誉为“地球的疤痕”,其形成原因是( ) A.河流切割作用而形成 B.岩层断裂作用而形成 C.冰川的刨蚀作用而形成 D.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7.下列国家中,中资企业数量最多且临海的是( )A.南非 B.赞比亚C.尼日利亚 D.坦桑尼亚8.中国制鞋、服装等企业到非洲投资建厂,主要是因为非洲( )A.制造业水平高B.劳动力工资水平低C.劳动力素质高D.现代交通运输发达参考答案:1.B 2.D 3.C 4.D 5. C 6.B 7.C 8.B四、课堂练习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构建。五、自主检测(分层联系)基础训练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 )。A.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B.印度洋和地中海之间C.红海和地中海之间D.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2.关于好望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非洲大陆西南端B.该处是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处C.连接亚、欧、美洲的多条航线在此交汇D.好望角位于南回归线以北3.黑色人种的故乡和最大聚居地是( )。A.北美 B.拉丁美洲C.撒哈拉以南非洲 D.大洋洲4.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疏林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5.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为( )。A.以赤道为对称轴,东西对称分布B.以南回归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C.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D.以赤道为中心,呈环状分布6.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的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山地7.世界上最长、最宽、最深的裂谷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 B.长江三峡C.东非大裂谷 D.南非大裂谷8.非洲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 )。A.热带雨林区 B.热带疏林草原区C.萨赫勒地区 D.东非高原自我提高9.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①________洲,②________海,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④________洋,⑤________湾,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⑦________河,⑧________湖,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岛。(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__大裂谷,B_ _______盆地,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D________高原,E________山,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漠。非洲的地形以______ __为主,地势由________向________倾斜。答案:1.D 2.D 3.C 4.B 5.C 6.A 7.C 8.C9.(1)亚 红 大西 印度 几内亚 地中 尼罗 维多利亚 马达加斯加 (2)东非 刚果 埃塞俄比亚 南非 乞力马扎罗 撒哈拉 (3)高原 东南 西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