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邯郸市新兴中学小学部 裴慧敏 1533320032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分钟课堂”视频精品课 课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2.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生态保护关乎每个人,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教学重难点 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涵,能做到从我做起,主动保护生态环境。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 我们来做几个选择题:图片对比,恶劣生活环境和美好生活环境你选择哪一个?文字卡片,生活穷困和生活小康你选择哪一个?结合前两个选择题,排列组合出你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通过学生做选择,明确人们共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引入主题。新课教学 很多时候我们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时候人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为了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但是一个地方的故事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余村的故事》介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由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的理论精髓和重大论断。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付诸行动。我们现在就来看几个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故事。观看视频:焦点访谈《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节目中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只有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们才能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互动活动:我也来当“乡村运营师”“我们生活的地方背靠太行山脉,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假如你是乡村运营师,你会如何做来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呢?”(我们可以借鉴生活中去武安太行山,京娘湖,涉县旅游景区等地区的旅游经验。)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 习近平语录:“大自然充满乐趣、无比美丽,热爱自然是一种好习惯,保护换进故事每个人的责任,少年儿童要在这方面发挥小主人作用”思考:作为少年先锋队的一员,我们从身边做起,可以做那些事情来保护生态环境呢?例如: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植树活动并浇水; 制作手抄报宣传环保知识; 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 爱护环境等等。 学习余村的故事,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由来。通过国家践行生态保护理念的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让学生学以致用,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出谋划策,说出自己如何通过保护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让学生转变角色,更加深入的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价值观建设中。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意识。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搜集一些照片。结尾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环境保护儿歌吧!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随意扔垃圾; 你拍二,我拍二,节约用水洗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烟囱别再冒黑烟; 你拍四,我拍四,野生动物不能刺; 你拍五,我拍五,植树种草保水土; 你拍六,我拍六,不让清水变黑臭; 你拍七,我拍七,地球妈妈穿花衣; 你拍八,我拍八,珍惜我们唯一“家”; 你拍九,我拍九,保护环境齐动手; 你拍十,我拍十,美丽“家园”永保持。 以一个欢快的儿歌结束课堂,活跃课堂,加深印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分钟课堂”视频精品课讲稿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地处天目山北麓,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三面环山的余村,绿树掩映,环境优美,靠着绿水青山,这个面积仅有4.6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60人的小村庄,在2020年这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超5.5万元。然而,上世纪90年代,余村却是另一副模(mu)样。当年靠着开矿、开水泥厂,余村曾成为安吉县的“首富村”,村里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都在矿山工作。但那时的余村,空气里尘土弥漫,每一次开山的爆炸声都牵动着每个家庭的神经。村民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生产的时候,抬头都看不见蓝色的天空。”“出趟门回来,眉毛、头发都是白的,全是粉尘。”“一到雨天,村里的溪水就像酱油一样。”自然环境的恶化让余村人下决心封山护水。2003年之后,余村开始关停矿山,修复破坏殆尽的生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爷爷来到余村,听到村里主动关停矿山的做法后说:“你们下定决心关掉矿山,这是高明之举!过去我们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后,更让余村人认准了方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如今,余村满山的毛竹又长了起来,从山里流出来的溪水也变得清粼粼了。余村的美丽环境已经成了摇钱树,林下经济、农业观光、水上漂流、民俗、农家乐,一批游客纷至沓来。十几年来,余村人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富山,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的理论精髓和重大论断。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付诸行动 。课程特色及成效本课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课程进行设计,针对五年级学生进行讲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的理论精髓,环境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贴合紧密,本课先从学生选择生活环境和状态的角度导入课程,让学生感知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有着共同的向往,进而老师讲解余村的故事,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并且本课注重生活实际,结合时事新闻,从主流媒体《焦点访谈》中找到合适的视频教学案例,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祖国其他地方践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案例故事,加深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理解。课堂强调学生思考,学生互动的就是根据生活经验和视频素材,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乡村运营官”,有什么方法能够也做到及保护生态,又发展经济?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可以开展农家乐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铺”,“可以发展体验旅游,体验种地,收割的快乐,也可以体验喂养小动物来吸引人流”,还有的同学说“要把乡村的硬件设施做好,路要方便车走,房子要整洁,厕所要干净,这样人们愿意来”,“我们还可以把土特产卖给游客”等等。经过讨论,学生能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利用好了可以发展当地经济。课程最后,我们提出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要从小做起,让学生讲一讲日常中我们是如何做到环境保护的。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活动,提到了老师讲到了垃圾分类,提倡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也要做到正确分类,有的说自己做过手抄报,有的说我们师生共同参与过植树活动,有的学生说爱护花草也是爱护环境。最后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一个朗朗上口的童谣,鼓励学生发挥小主人的责任,主动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