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 学 设 计课题 3.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2)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下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我国工业和农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道德修养:学习为建国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的事迹 法治观念:了解工业、农业、航天业的发展,培养发展意识 健全人格:以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为榜样,激励自己 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在新时代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重点 了解工业、农业、航天业的发展难点 学习模范人物事迹,发扬民族精神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请简单介绍一下开国大典的情形 关于新中国外交故事,你知道哪些?分享一下吧。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今天我们看看1949年之后国家是如何自力更生,扬眉吐气的。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学生回忆上节课知识,回答,互相评议与交流。 由温故知新引入,一方面,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基础。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辉煌成就 议一议: 学生分组交流:你所收集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史上的“第一”成就。 讲解: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实现工业化是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 读一读 读一读课本“活动园”的故事,思考新中国能够在短短十多年内改变“贫油”面貌,靠的是什么。 小拓展 (1)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2)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3)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4)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 展示台: 迅速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的事例,你知道哪些?分享一下吧。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实现工业化是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迅猛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许多工业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的。 目标导学二:模范人物 模范人物故事汇 你还知道哪些为新中国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你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吗 示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例如:焦裕 ,雷锋…… 示例: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 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小结:模范人物为祖国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学生结合教材和所知,列举如: 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 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学生大声朗读小拓展的内容,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学生根据自己所知所学,分享交流相关事例。 学生根据所知,结合教材,进行交流,如: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23时42分),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祖籍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羌白镇焦家村),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石油工人。 以“议一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归纳和展示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系列成就,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小拓展环节,通过教师展示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显著成就,使学生对那一段历史有更多的了解,有利于学习培养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发展之情 模范人物是新中国取得巨大成就功不可没的先进人物,在进行这一问题的探究时,教师采取“模范人物故事汇”的方式,引导学生分享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当时的先进人物事迹,拓展学生的积累,同时,在交流与展示过程中,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模范人物身上的精神,升华主题。课堂练习 一、填空。 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 自力更生 )、( 艰苦奋斗 ),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 2. 随着 1959 年 9 月( 大庆 )第一口井喷油,胜利、大港等一批油田的相继发现和开发,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一下就摘掉了中国( “贫油” )的帽子。 3.靠着( 自强不息 )的民族精神,我国建成了一个个大油田。 4.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 )爆炸成功。 5.1966年,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 地地导弹 )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二、选择题。 1.1959年9月26日,我国第一口油田( A )油田喷油。 A 大庆 B 胜利 C 大港 2.被称为“铁人”的是( C ) A 李四光 B 钱学森 C 王进喜 3.到( B )年,中国的石油基本实现自给。 A 1959 B 1965 C 1966 4.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 A )爆炸成功。 A 原子弹 B 地地导弹 C 氢弹课堂小结 新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领域的全面恢复、发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切都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