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2 富起来到强起来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2 富起来到强起来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3.12 富起来到强起来(1)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下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自己的新生活,感受到我们祖国的日益富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道德修养:了解今昔生活的差异,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法治观念: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 健全人格: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获取资料,并对所取得资料进行分析 责任意识:对科技创新、科教兴国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创新,从而认识自己的新生活,感受到我们祖国的日益富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 体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的变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难点 全面认识创新,自觉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请你介绍一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的显著成就吧 请你列举你所知道的新中国成立后为祖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事迹吧。 师: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还记得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吗?就让我们再来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吧!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同学之间互相评议与补充。 由温故知新来引入,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也有利于为新课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中国工农业的发展 历史再现: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创新事物层出不穷,描绘出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美好画卷。那改革创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自由学习P86的活动园,说说自己的发现。 小结: 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创新事物层出不穷,描绘出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美好画卷。 2.活动 :中国工农业的发展 思考:今天,中国工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创新的有力见证。阅读教材活动园的资料,找找其中的变化,说说你的发现。 3.人物链接: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几十年来,袁隆平不断探索创新,不畏艰难,反复试验,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保持世界领先水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 4.议一议: 了解了科学家的资料,你想说点什么? 示例:科学家们为了祖国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从现在起,关注祖国,更好的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目标导学二:改革创新的成就 小活动: 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城市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加快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谈话。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南方谈话最主要是加快改革。 七十年代的深圳和现在的深圳照片,发现深圳的变化。思考:深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的深圳、过去的小渔村、深圳繁忙的港口、拓荒牛四幅图片。) 小结:从深圳的飞速发展到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见证着一代代人的共同奋斗。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的脚步更加坚定! 小探究: 改革创新的实践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不仅促进了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也促使科技、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 请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科学技术方法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吧。 示例:“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是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强调:科技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想一想: 思考:这些成就与我们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活动:小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对祖辈、父辈以及自己三代人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做一个调查,看看有哪些变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展示:祖孙三代比童年 学生阅读教材和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在班级交流自己的发现…… 学生阅读教材资料,介绍如:小岗村隶属于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学生参与活动,认真阅读材料,讨论交流深圳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在班级进行汇报,例如:是因为深圳坚持了改革开放…… 学生参与探究,列举如: 一大批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创造”排头兵。 我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通过“历史再现”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这次会议有所了解,为以下问题的探究,奠定知识基础。 人物链接环节,旨在通过介绍袁隆平等先进人物事迹,引导学生理解他们身上具有的精神和对祖国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培养学生立志报国的热情。 通过“小活动”,向学生介绍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崛起经历,引导学生从事例中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小探究”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结合教师的示例,使学生对我国科技发展状况有更多的了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意识。 “小调查”活动,通过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增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同感
课堂练习 一、填空。 1、1978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召开,开启了( 改革开放 )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征程。 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袁隆平 )。 3、1980 年,中央决定设立( 深圳 ) ( 珠海 ) ( 汕头 ) ( 厦门 )四个经济特区。 ( 深圳 )被人们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二、判断。 1、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生力军。( √ ) 2、振兴中华是大人的事,与我们小学生太遥远。( X ) 3、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是小渔村。( X ) 4、改革开放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 X )
课堂小结 今天介绍了创新给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一个国家的生机活力才能不断焕发。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