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56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56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从语言环境入手读懂文言文。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文言现象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层次,整体把握文意,从四名弟子言行中感受不同性格折射出的不同治国理念。
提升目标: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对孔子师徒语气、表情等精彩描写,品味“沂水春风图”所传达的和谐社会图景。
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从文中体会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处世之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领会孔子及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文学常识
01
02
课文翻译
内容详解
03
04
总结练习
课程环节一览

XUE XI REN WU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任务一,了解孔子以及论语
【文学常识】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七十二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作者简介
孔子的主要思想
(1)孔子的伦理思想——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的尊重和同情。
(2)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要求君主爱民,施行仁政。
(3)孔子的教育观—— 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均衡发展。
作品介绍
  “论” , 编纂的意思;“语” , 是语言的意思 。“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 。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XUE XI REN WU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任务二,梳理课文内容
【文学常识】
冉有、
公西华
侍 坐
(求)
陪长者闲坐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长辈对晚辈说话
尊敬对方或自谦
称名
解题
子路、
曾皙、
(由)
(点)
(赤)
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
冠者 喟 俟 撰
摄 比及 毋 冉
lún
j n

sh n

kēng
xiàng

guàn
kuì

zhuàn
shè


r n
重点字词
文本研读
梳理课文内容,识记重点知识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因为,介词。
年纪比你们大
乎:于。比
不要
如,连词,表假设。
或,不定代词,有人。
知,了解。
以:动词,做
闲居,平时
宾语前置
不知吾也
以通“已”,停止
宾语前置
则以何哉
宾语前置
毋以吾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孔子近旁侍奉。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你们)不雅因为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
翻译译文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即率然,轻率急忙的样子
等到
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微笑
饥馑指荒年。
五谷不熟曰饥,
蔬菜不熟曰馑。
指军队。有军队来侵略它

春秋时四匹马拉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因:接续
治理
状语后置
以师旅加之,以饥馑因之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知道义理。”
孔子对他示以微笑。
翻译译文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方圆六七十里的小国
或者
动词,治理。
等到
使动用法,使……足。可以使百姓丰衣足食
至于
等待
至于礼乐教化就要等的新高的人了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要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翻译译文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端:礼服,这里指穿礼服 章甫:礼帽,戴礼帽。
名作动
相,傧相。诸侯祭祀会盟时主持赞礼及司仪的官。存在等级差别,所以有大相、小相之说。
如:或者
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
诸侯祭祀的事情,或诸侯会盟的事。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先祖的场所
“公西华,你怎么样?(有什么打算)”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着做些东西。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翻译译文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通“稀”,鼓瑟的声音逐渐稀疏
拟声词,指曲子终了的琴音;也有人说“铿”地一声,指弹奏终了时的最后一声高音
作,起身
站起来
伤,妨碍。有什么关系呢?
跟三位说的不同。撰,陈述
鼓:弹奏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翻译译文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通“暮”暮春
沂,沂水。
状语后置,乎沂浴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状语后置,乎舞雩风
长叹的样子
与,赞同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成年人五六个,少年六七个,到沂水去洗澡,在舞
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
“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翻译译文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已矣,罢了。也已以,语气词连用,表示肯定语气的加强。罢了
为什么
走在后面
指子路、冉有、
公西华
谦让
是故,因此,所以。
以:用
状语后置,以礼为国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笑笑他。”
翻译译文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同“欤”
唯:语气词。
冉求所讲的就不是治理国家的事吗?
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平方里或五六十平方里,就不是国家呢?
形容词作名词,小相
形容词作名词,大相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
宗庙祭祀,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一个小司仪,那么谁能做大司仪呢?”
翻译译文

XUE XI REN WU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任务三,探究课文结构
【文学常识】
整体感知、结构划分
这是一篇什么题材的文章?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记叙为主的语录体散文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孔子评志
全文围绕谈“志”展开
问“志”
言“志”
评“志”
探究人物
学生向孔子言志: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 并且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性格: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性格: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子路
冉有
学生向孔子言志: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国”
性格: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去祈水边洗洗澡,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性格:洒脱高雅,从容淡定
曾皙
探究一:曾皙的“志”具体是什么?
这幅“暮春咏归图”,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曾点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幸福。
曾点描绘了一种超然的“世外桃源”,无拘无束,自由快乐,即隐士的生活景象,表现了淡泊宁静的心态。
时代背景
 
孔子身处春秋变乱纷争之世,极想投乱反正,行道救民,但周游列国,终不得志,而他又不肯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以求取功名利禄,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他立身行事是有原则的。他曾对他最得意的学生颜渊说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 述而》) 也就是说,只有颜洲在用舍行藏各方面都能合乎原则,和他自己一致。曾哲在孔门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德才都远不及颜渊。但他能够〝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又恰值孔子感慨身世、自伤不遇之际,忽然听到他说出沂水春风、眼前乐事,正与自己“舍之则藏”的志趣相合,而且比颜渊那样陋巷箪瓢、安贫乐道,更为动人,所以不觉喟然兴叹,引为同调了。
探究二:为什么“孔子喟然与点”?
当时社会动乱,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因而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点的志向突显孔子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
本文主旨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对话,生动地再现了孔子让学生畅谈志向的情形。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XUE XI REN WU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任务四,总结本课文言知识点
【文学常识】
(一)、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
2.莫春者,春服既成
3.唯求则非邦也与:
希,通“稀”,稀疏
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与,通“欤”,语气词
一、文言现象归纳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弹奏
跟在后面
吹风,乘凉
(二)词类活用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正道,是非标准。译成“为人的道理”。
小的事情,大的事情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回答
使……富足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果
至于
或者
或者

(三)、一词多义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子路率尔而对曰
3、鼓瑟希,铿尔
4、尔何如

你们
…的样子,相当于“然”。
…的样子,相当于“然”。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纵横
道,是非标准(礼仪)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加之以师旅:
介词,因为
动词,认为
动词,用、做
介词,用

1.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唯求则非邦也与?
赞成
“欤”,相当于“吗”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和、跟
到、在

5. 何伤乎
语气词 表反问“呢”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子路率尔而对曰
3.鼓瑟希,铿尔
4.尔何如
你们
……的样子
……的样子


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何伤乎
(四)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5、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2)状语后置句
4、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6、以吾一日长乎尔
译文:用军队来请略它,接下来有饥荒
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其)
译文:可以使(他们)都有勇气,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3)省略句
2、毋吾以也
译文:(你们)不要认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XUE XI REN WU YI YUE DU YU JIAN SHANG
学习任务五,课内文言文默写
【文学常识】
解:
【答案】
1.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2.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体现孔子不以长者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 ,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在述志时,表现得坦率而又急切。他认为自己只要三年时间,就可以让面临内忧外患的千乘之国达到“ , ”的状态。
解:
【答案】
3.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4.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塑造了一个自信的子路形象,他在述志时,设想自己治理的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境况的两句是“ , ”。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以“ , ”这样的假设问句,肯定了公西华为政的才能。
解:
【答案】
5.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6.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子路是因为“ , ”。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所说的理想社会对当今社会中的人们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其中“ , , ”几句勾勒了众人沐浴吹风、歌咏而归的情境。
解:
【答案】
7.比及三年 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
8.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表现了冉有对自己治国才能的肯定,“ , ”两句表现了冉有的谦虚。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会同之事,他说:“ , 。”
感谢观看,作业来啦
背诵全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