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3.10《爱心的传递者》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下册3.10《爱心的传递者》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 10爱心的传递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爱,明白得到帮助和给予帮助都是幸福快乐的,懂得帮助他人时讲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经历、探究情景等方法感受获得帮助以及给予帮助的快乐,能够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掌握帮助他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怀,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爱,懂得帮助他人时讲究方法。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我们都有爱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细枝末节的爱,懂得得到帮助和给予帮助都是幸福快乐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亲身经历,分析情境故事等形式,感受获得帮助,以及提供帮助时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分享爱,养成帮助别人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生活中细枝末节的爱,懂得得到帮助和给予帮助都是幸福快乐的。
难点:学会分享爱,养成帮助别人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你们有没有看过新闻?老师想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看一看我们身边都发生了哪些事情?——2020年最感人的十个瞬间。
这个故事中出现了许多爱心人士,爱心就像一粒种子,只有播种才能萌发,最终开花结果,才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我们播下爱的种子,做“爱心的传递者”。(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感受身边的爱
1、呈现情景
情景一:放学时,下起了大雨,一位同学没有带雨伞,另一位同学和她一起撑起一把伞。
情境二:在公交车上,一位同学在为一位老人让座。
情景三:美术课上,同桌忘了带彩笔,另一位同学借给他。
情景四:单元楼前,老奶奶提着很多菜,没办法开门,一位小朋友替老奶奶打开们。
2、提问: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找一找爱心在哪里
3、学生交流。
4、在你的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画面吗?你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帮助吗? 你去关心、帮助过别人吗?你当时有何感受呢?
5、学生交流。
6、小结:爱心就是互帮互助,处处都有,人人可为。奉献爱心不仅能温暖他人,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呢。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生活中爱心的画面,从而明白爱心的内涵和意义。拓宽学生对于爱心认识的同时,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二:发现隐藏的爱
1、出示教材65页阅读角,阅读故事。
2、提问:找一找他们的爱心藏在哪里?
3、小小故事会:小组讨论交流提前搜集的身边隐藏的爱心故事,全班分享。(生交流,师巡视)
4、小结: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同学乐于关心或帮助别人,他们心中有他人。
活动三:传承雷锋精神
1、有这样一个日子——3月5日,有这样一个人一一雷锋,有这样一首歌——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
2、这幅图片展示了雷锋叔叔“雨中送母子”的事迹,你还知道雷锋叔叔哪些乐于助人的故事呢 小组内讲一讲雷锋的故事。(小组汇报)
3、朗诵雷锋语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课件出示)
4、小结:雷锋做好事是靠自己内心的自觉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让爱心传递下去。
活动四:爱心小分队
1、学生自由组成爱心小队,如:帮困小队、学习提升小队、尊老爱幼小队……并讨论如果你是以上小队的队长,你打算如何帮助他人?
2、小结:有一句歌词说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做爱心小天使。
三、作业设计
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爱心传递活动,并记录时间、地点、事件。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我们大家的爱,爱的种子才枝繁叶茂,爱才充满人间,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把爱的种子散播到四方,把爱的幸福带到每个人身上,让爱心传递下去,让世间充满爱的阳光,让我们都做爱心的传递者。
板书设计:
10 爱心的传递者
助人为乐 奉献爱心
收获快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