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花球啦啦操创编(空间要素)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花球啦啦操创编(空间要素)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优秀课
授课内容:花球啦啦操创编(空间要素)
授课教师:
单 位: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在啦啦操选项的系统教育中,科学“解构”教材,以啦啦操基础要素——花球啦啦操自编组合动作为载体,创设两人和四人创编、合练、展示、比赛等具有挑战性的自主学习情境,巧妙“重构”知识与技能双主线实施教学。同时,运用形式美法则对啦啦操空间要素中手位、躯干和腿部动作进行创编与运用开展教学,发展高中学生认知性、价值性和主体意愿性的能动学习属性,以艺术性和创新性贯穿始终,传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从而培养高中学生不断养成勤思考、慧运动、善合作、愿展示的终身体育意识,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花球啦啦操第一模块第3单元(创编单元)的第3次课,内容是“花球啦啦操空间要素创编”。
创编是啦啦操运动生命与发展的源泉,是啦啦操成套动作的基础,没有创编就没有竞争的力量。科学、合理、新颖、独特的创编可以扬长避短地展示队员的特点,增强啦啦操运动的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促进啦啦操队员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
花球啦啦操成套创编包括动作要素、音乐要素、空间要素、时间要素、服装和道具等,本节课利用已学的自主创编4*8拍组合动作为载体,学习运用形式美单纯齐一、多样统一和对称法则,对空间要素中手位、躯干和腿部动作进行多元素创编。重点在于学生能将所学的多元素创编综合运用到组合动作中去,并通过成员间创编设计、训练、完善,进而在比赛或表演中准确地展示,提升原组合动作的创新性和艺术性,展示小组青春活力、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健美操选项班的学生,通过四个月的学习,学生喜欢花球啦啦操运动,具有较好的花球手位和基本步伐的技术基础,选项班学生在身体素质、舞蹈功底和美学基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高中生是青春期发育末期,性格上表现出喜欢探索、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思维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对创编探索具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努力构建创编理论与动作技术双主线开展教学,把空间要素按身体部位分类分步创编,再将创编元素划分为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进行整合教学,给学生建立逻辑清晰、立体结构化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学生能爱运动、慧创编、愿展示的教学目标。
本课的难点是综合元素创编与运用中,小组成员能积极合作,准确、流畅、新颖的高质量展示创编成果。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花球啦啦操创编六要素中空间要素的多种创编元素及形式美法则。
2.在合作探究学练中,运用示范讲解及多媒体等的方法,通过双人、四人合作创编以及展示与竞赛等
情景,训练并较好展示创编成果。
3.练习中展现自信、活力、阳光、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多元素创编与综合运用。
难点:创编中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和比赛中的默契配合。
六、主要教学特色
1.知识技能双主线教学设计,传授美学在啦啦操运动中具体呈现的法则。让学生利用身体运动在空间
中领悟和运用形式美法则,提升创造美、展示美和审美能力。
科学“解构”、巧妙“建构”,科学剖析教材,合理巧妙分类,把错综复杂、多重技术交织运用的
创编理论与方法,按照不同要素、不同元素进行剖析和逐一分解、逐一学练,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
练习要求的不断提高,将多元素创编逐一叠加运用,最终实现多要素多元素综合运用的艺术效果,使
学生建立逻辑清晰、结构化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学生爱运动、慧创编、愿展示的教学目标。
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文字以及教师示范等多种情景,帮助学生直
观、清晰的掌握创编理论和创编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采用多样式合作练习,利用对称手位、躯干变化、移动和队形变换等多任务合作探究,合作要求不
断提高,使组合动作更具有创新性和艺术性,极具挑战性和观赏性,大大增强了学生学练的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维,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采用集体原地、分列移动、两人或四人合作等多种练习方式,符合技能由简入难,强度由小到大的
运动生理规律和技能形式规律,促进学生从单一技术向结构化技术形成。
本节课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适宜,让学生在动中学,动中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提升学科核心
素养。通过教师总结、点评,引导学生懂得对美的追求是精益求精的过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
作中学生都能树立工匠精神,形成对待任何事情都要充满热情,积极对待,不断努力超越自我,成就
团队的人生态度!
七、安全措施
1.利用课前,安排学生压腿、拉韧带,充分做好准备,热身和复习中练习内容从小强度到大强度逐
步过渡,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2.练习密度、运动负荷适中,利用难度动作和双人体能挑战练习,对学生上下肢、核心力量进行针
对性训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
八、场地器材安排
篮球馆、多媒体、花球、音箱
九、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在55%-60%,预计最大心率160次/分钟左右,平均心率130次/分钟左右。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高一年级 体操·啦啦操 授课教师:
模块名称 花球啦啦操第一模块 单元位置 第3单元(创编单元)第3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空间要素中手位、躯干、腿部变化创编
学 习 目 标 1.初步掌握花球啦啦操创编六要素中空间要素的多种创编元素及形式美法则。 2.在合作探究学练中,运用示范讲解及多媒体等的方法,通过双人、四人合作创编以及展示与竞赛等情景,训练并较好展示创编成果。 3.练习中展现自信、活力、阳光、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重 点 难 点 重:综合元素创编与运用 难:创编中成员间的团结协作和比赛中的默契配合。 教 学 准 备 花球、音箱、多媒体
程序与 时间 内 容 教师教、导活动 学生学、练活动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热 身 复 习 部 分 15’ 课前 激发 1.常规 2.热身与基本功 3.巩固提高: 组合动作(4*8拍) 课前精彩视频播放 1.师生问好! 教师宣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2.教师讲解形式美单纯齐一法则,带领法组织学生热身,同时巩固、复习上节课自编组合。 结合V系列、冲拳系列和加油手位与踏步、后点地、马步等基本步伐进行组合动作练习,达到热身的功效。 B.行进间练习: 步伐移动练习,利用自编组合动作,组织学生在移动中强化基本功练习。 教师示范,组织学生巩固小C跳、地面滚动难度动作,并在组合动作中进行练习。 课前欣赏,压腿、拉韧带准备。 1.师生问好!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认真听讲、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对学习充满信心 积极思考,认真做好每个动作,快速复习并充分热身,提高组合动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行进间练习目的: 1.在音乐伴奏下集体或分排进行移动练习,将独立个体联系起来,移动中注意排面整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2.增强学生乐感。 3.提高移动能力,为队形创编打好基础。 4.提高学生移动中保持间距准确的能力。 散点 1.四列横队,密集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进间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至3分钟 3 至 5分钟 3 至4分钟 3次以上 4次以上 4次以上 小 中 中
程序与 时间 内 容 教师教、导活动 学生学、练活动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探 究 学 练 部 分 22’ 4.多元素创编初探 手位 变化 B.躯干 变化 C.腿部 变化: 包括移动和队形变化 挑战赛:多元素创编与综合运用 4.教师借助多媒体介绍花球啦啦操空间要素创编的多种元素,讲解形式美多样统一和对称法则,并带领学生逐一进行各元素创编学练。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轴对称和点对称形式探索单个手位动作,再到组合手位动作练习。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组合动作中躯干不同体位的动作,并通过动作重组或躯干动作创编,使组合动作呈现更加立体化的视觉冲击效果。 C-1.教师介绍移动中同向、异向、交叉和旋转的变化形式,组织学生利用组合动作体验移动的变化美。 C-2.教师讲解队形的种类,并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练,巡回指导。 教师宣布挑战赛规则和创编要求,巡回指导各小组训练,点评最佳创编奖、最具人气奖小组,并请学生自评与互评。 挑战赛规则: 各小组组成红、蓝两队,每轮由各队选派一个小组参与挑战赛,每轮获胜小组得1分,最终累计得分多的队获胜! 认真观看,积极动脑,了解花球啦啦操创编的多种元素与编排方法,通过叠加的方式,逐步增加组合动作的创编元素,最终实现多元素综合运用,增强舞台展示和视觉效果,提高组合动作的创新性和艺术性。 两人一组,运用形式美对称法则,探索自编组合动作中对称手位并运用到组合动作中,积极练习,感受创编的艺术效果。 两人一组到四人一组,结合地面、站立及腾空的三维空间对躯干体位变化进行重组和创编,并叠加运用对称手位的创编到组合动作中,积极展示。 C-1.左右两人一组,按照教师的移动要求,积极练习,提高移动能力。 C-2.分组自选动作探索四人固态队形,增加移动元素的设计,进一步加强组合动作艺术性和视觉效果。 明确创编要求和挑战赛规则,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努力将多元素创编与综合运用,展示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突显变化美与和谐美。 创编要求: 结合自编4*8拍组合动作进行手位、移动、队形和空间变化多元素创编与综合运用,其中队形和空间层次至少出现2次变化并拓展前后造型。 4.两人一组,散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态队形(四人) 直线型: * * * * 字母型 * * * * 带角型: * * * * 散点型: * * * * 曲线型: * * * * 蓝队 红队 2至3分钟 2 至4分钟 3至4分钟 5至6分钟 6 次以上 5次 以上 4 次 以上 4次以上 中 中 强 强
放 松 与 总 结 部 分 8’ 6.体能操 7.身心 放松 8.总结与评价 6.双人体能挑战 练习内容: 1:静态深蹲加转体 2:对坐屈伸举腿 3:高位平板支撑对掌 4:动态深蹲分腿跳 练习组数:4个练习循环一次为一组,重复做二组。 7.伸拉放松,教师采用提示法,结合音乐,组织学生拉伸放松。 8.总结和点评,组织学生自评和互评。 6.积极参与,克服惰性,勇于挑战力量与速度的极限,增强自身肌肉力量、有氧耐力和柔韧性。 目的:合作练习,提高协助能力,相互激励、相互作用,达到个人无法达到的标准和强度。 7.在教师的提示下,将呼吸、音乐、动作相结合,伸拉关节和肌肉,调节呼吸和心理,达到身心放松。 8.认真听老师的总结和评价,明确自身的优缺点,懂得欣赏和分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分钟 2分钟 1次 1 次 强 小
生 理 负 荷 预 测 课 后 记 通过本次课的学、练,学生们更加深入的懂得和体验了艺术创编的意义,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下次课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已学技术和方法的迁移、运用,在其他自编组合动作中综合运用,同时,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配合,使各小组能高质量的完成和展示出创编的艺术效果,创造美、展示美。
平均心率 130次/分钟左右
练习密度 55%- 6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