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pdf 附答案详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pdf 附答案详解)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山西省运城市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小题,共 60.0分)
1. 下列各角中,与角1560°终边相同的角是( )
A. 180° B. 240° C. 120° D. 60°
2. 已知集合 = { 2,1,2,3}, = { | 1 < ≤ 2},则 ∩ ( ) = ( )

A. B. {1,2} C. { 2,3} D. { 2,1,2}
3. 设 ∈ ,则“ 2 < 0”是“| 1| < 1”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如果 , , ∈ ,且 ≠ 0,那么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1 < 1,则 > B. 若 > ,则 >

C. 若 3 > 3,则1 < 1 D. 若 > ,则2 > 2

5. 下列函数中,同时满足:①在(0, )上是增函数;②为奇函数;③最小正周期为 的
4
函数是( )
A. = 2 B. = 2 C. = D. = 2
6. 农业农村部于2021年2月3日发布信息:全国按照主动预防、内外结合、分类施策、
有效处置的总体要求,全面排查蝗灾隐患.为了做好蝗虫防控工作,完善应急预案
演练,专家假设蝗虫的日增长率为6%,最初有 0只,则大约经过( )天能达到最
初的1200倍.
(参考数据: 1.06 ≈ 0.0583, 1.6 ≈ 0.4700, 1200 ≈ 7.0901, 2000 ≈ 7.6009. )
A. 122 B. 124 C. 130 D. 136
7. 函数 ( ) = sin( ) + cos( )的最大值是( )
6 3
A. √3 B. 1 C. √3 D. 2
2
8. 函数 ( ) = ( + )( > 0, > 0, < < 0),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 ) = ( )
2
第 1页,共 16页
A. √3 B. √2 C. 1 D. 1
2 2 2
9. 已知二次函数 ( ) = 2 + ( ∈ )的值域为[0,+∞),则4 + 1的最小值为( )

A. 16 B. 12 C. 10 D. 8
10. 已知函数 ( ) = 2 4 + 2, ≥ 0,2 + 2, < 0, 则函数 ( ) = ( ) 2 的零点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11. 将函数 ( ) =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将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
3
到原来的1倍,纵坐标保持不变,得到函数 = ( )的图象,若 ( 1) ( 2) = 1( 1 ≠2
),则| 1+ 2 |2 的最小值为( )2
A. B. 2 C. D.
6 3 12 3
12. 已知函数 ( ) = ln(√ 2 + 1 + ) 1 + 1且 (2 ) + ( 3) > 2,则实数 的取
3
值范围为( )
A. (1, +∞) B. (3,+∞) C. (3 , +∞) D. (4,+∞)
2
二、单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20.0分)
13. 命题“ ∈ , < 2”的否定是______.
14. 不等式 2 + 2 + 1 > 0的解集为 ,则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15. 已知函数 ( ) = 2 2 + 2 , ∈ [0, ]的值域为[0, 1],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
2
为______.
16. 已知函数 ( ) = | |, ( ) = 8,若对任意的 1 ∈ [2,+∞),都存在 2

[ 2, 1],使得 ( 1) ( 2) ≥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 70.0分)
第 2页,共 16页
17. 已知角 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经过点 ( √3,√6).
(1)求 ;
(2)求sin2 4 2 的值.
3 cos
18. 已知幂函数 ( )的图象经过点 (3,9).
(1)求 ( )的解析式;
(2)用定义证明:函数 ( ) = ( ) 2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

19. 已知函数 ( ) = 2√3 6 2 + 3.
(1)求函数 ( )的最小正周期;
(2)求 ( )的单调递增区间.
第 3页,共 16页
20. 王先生发现他的几位朋友从事电子产品的配件批发,生意相当火爆.因此,王先生
将自己的工厂转型生产小型电子产品的配件.经过市场调研,生产小型电子产品的
配件.需投入固定成本为2万元,每生产 万件,还需另投入 ( )万元,在年产量
不足8万件时, ( ) = 1 2 + 2 (万元);在年产量不低于8万件时, ( ) = 6 +
6
450 64(万元).每件产品售价为4元.通过市场分析,王先生生产的电子产品的配
+2
件都能在当年全部售完.
(1)写出年利润 ( )(万元)关于年产量 (万件)的函数解析式;
(2)求年产量为多少万件时,王先生在电子产品的配件的生产中所获得的年利润最
大?并求出年利润的最大值?
21. 已知函数 ( ) = ( + 4)( > 0)2 .
(1)求函数 ( )的定义域;
(2)若对任意 ∈ [4,+∞)恒有 ( ) > 1,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2. 已知函数 ( ) = 1 2 2( + ) √3 2 .
4
(1)求函数 ( )的最大值及相应 的取值;
(2)方程 ( ) = 在[0, ]上有且只有一个解,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
(3)是否存在实数 满足对任意 ∈ [ 3 , 3],都存在 ∈ ,使 2 + + 4 > ( )
1 2 2 2 1 1 2
第 4页,共 16页
成立.若存在,求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 5页,共 16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根据终边相同的角相差360°的整数倍,
故与1560°终边相同的角可表示为{ | = 360° + 1560°, ∈ }.
则当 = 4时, = 4 × 360° 1560° = 120°,
当 = 5时, = 5 × 360° + 1560° = 240°,
故选: .
根据终边相同的角相差360°的整数倍,进行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属基础题.
2.【答案】
【解析】解:∵ = { 2,1,2,3}, = { | 1 < ≤ 2},
∴ = { | ≤ 1或 > 2},

∴ ∩ ( ) = { 2,1,2,3} ∩ { | ≤ 1或 > 2} = { 2,3}.

故选: .
由集合 ,求得 ,进行集合的运算即可求得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补集、交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3.【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简易逻辑的判定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
础题.
分别解出不等式: 2 < 0,| 1| < 1,即可判断出结论.
【解答】
解:由 2 < 0解得:0 < < 1;
由| 1| < 1解得:0 < < 2.
∵ (0,1) (0,2)
第 6页,共 16页
∴“ 2 < 0”是“| 1| < 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 .
4.【答案】
【解析】解:对于 ,若 = 1, = 1,满足1 < 1,但 > 不成立,错误;

对于 ,若 < 0,则 < ,错误;
对于 ,若 = 2, = 1,满足 3 > 3,但1 < 1不成立,错误;

对于 ,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知,正确.
故选: .
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一判断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属于基础题.
5.【答案】

【解析】解:对于 :函数 = 2 的最小正周期为 ,不满足,故 A错误;
2
对于 :函数 = 2 是偶函数,不满足,故 B错误;
对于 : = 的最小正周期为2 ,不满足,故 C错误;
对于 : = 2 是奇函数,且周期 = 2 = ,
2

+ 2 ≤ 2 ≤ + 2 ,所以 + ≤ ≤ + ,
2 2 4 4

所以函数 = 2 的递增区间为[ + , + ], ∈ ,
4 4
所以函数 = 2 在(0,
)上是增函数,故D正确.
4
故选: .
直接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判断 、 、 、 的结论.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的变换,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
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
6.【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蝗虫最初有 只且日增长率为6%,
0
设经过 天后蝗虫数量达到原来的1200倍,
第 7页,共 16页
则 0(16%)
= 1200,
0
∴ 1.06 = 1200,
∴ = 1200= 1200 ≈ 121.614,
1.06 1.06
∵ ∈ ,
∴大约经过122天能达到最初的1200倍.
故选: .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对数函数的公式,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实际应用,掌握对数函数的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7.【答案】
【解析】解: ( ) = cos sin cos sin = √3
6 6 3 3 2
1 1 √3 = √3 ,
2 2 2
因为 1 ≤ ≤ 1,
所以函数 ( )的最大值是√3,
故选: .
利用两角差的正弦与余弦及正弦函数的值域可求得答案.
本题考查两角差的正弦与余弦,考查正弦函数的有界性,属于基础题.
8.【答案】
【解析】解:由图象可知, = 1,
因为5 ,11 是函数 ( )的两个相邻的零点,
12 12
所以 = 11 5 = ,即 = ,
2 12 12 2
所以 = 2 = 2 = 2,

所以 ( ) = sin(2 ),
将点(5 , 0)代入 ( ) = sin(2 )中,得sin(2 × 5 ) = 0,
12 12
所以5 = , ∈ ,则 = 5 , ∈ ,
6 6
因为 < < 0,
第 8页,共 16页
所以当 = 0时, = 5 ,
6
故 ( ) = sin(2 5 ),
6
所以 ( ) = sin( 5 ) = 1.
2 6 2
故选: .
由图知, = 1,最小正周期 = ,由 = 2 ,求得 的值,再将点(5 , 0)代入函数的
12
解析式中,求出 的值,即可.
本题考查利用图象求函数的解析式,理解 = ( + )中每个参数的含义是解题的
关键,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9.【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知 > 0, = 1 4 = 0, = 1, > 0,
4
∴ 4 + 1 ≥ 2√ 4 = 8,当且仅当4 = 1,即 = 1, = 1时取等号.
4
故选: .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 = 1, > 0,然后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4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属于基础题.
10.【答案】
【解析】解: ( ) = ( ) 2 的零点个数等于 ( )的图象与 = 2 的图象的交
点个数,由图可知, ( )的图象与 = 2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2.
故选: .
第 9页,共 16页
由题意,画出函数图象,再分析交点个数即可.
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属于中档题.
11.【答案】

【解析】解:将函数 ( ) = 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再将图象上所有点的横
3
坐标缩小到原来的1倍,纵坐标保持不变,得到函数 = ( ) = sin(2 + ),
2 3
( ) = 1, ( ) = 1,

∵ ( ) ( ) = 1( ≠ ),
1 2 1 2
∴ ( ) = 1且 ( ) = 1或 ( ) = 1且 ( ) = 1,
1 2 1 2
作 ( )的图象,
∴ | 1+ 2 | 5 的最小值为| + 12 12 | = .
2 2 6
故选: .
直接利用函数的图象的伸缩变换和平移变换,求出函数的关系式,进一步利用函数的性
质的应用求出结果.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的变换,函数的图象的伸缩变换和平移变换,
正弦型函数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
12.【答案】
【解析】解:函数 ( ) = ln(√ 2 + 1 + ) 1 + 1,定义域为{ | ≠ 0},
3
满足 ( ) = ln(√ 2 + 1 ) 1 + 1 = ln(√ 2 + 1 ) + 1 + 1,
( )3 3
所以 ( ) + ( ) = 2,令 ( ) = ( ) 1,所以 ( ) + ( ) = 0,所以 ( )为奇函
第 10页,共 16页
数,
(2 ) + ( 3) > 2 (2 ) + ( 3) > 0 (2 ) > (3 + ),
函数 = ln(√ 2 + 1 + ), = 1 + 1在(0,+∞)均为增函数,
3
所以 ( ) = ln(√ 2 + 1 + ) 1 + 1在(0,+∞)为增函数,
3
所以 ( )在(0, +∞)为增函数,
因为 ( )为奇函数,所以 ( )在 为增函数,
所以2 > 3 + ,解得 > 3.
故选: .
令 ( ) = ( ) 1,判断 ( )的单调性与奇偶性,将不等式 (2 ) + ( 3) > 2转化
为 (2 ) > (3 + ),利用 ( )的单调性即可求解 的取值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考查不等式的求解,考查转化思想与运算求
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3.【答案】 0 ∈ , 0 ≥ 20
【解析】解:根据题意,命题“ ∈ , < 2”是全称命题,
其否定为: 0 ∈ , 0 ≥ 20,
故答案为: 0 ∈ , 0 ≥ 20.
根据题意,由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关系,分析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注意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14.【答案】0 ≤ < 1
【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情况讨论;
①、 = 0时,不等式为1 > 0,恒成立,
即解集为 ,符合要求;
②、 ≠ 0时,不等式 2 + 2 + 1 > 0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全部都在 轴上方,
> 0
即 (2 )2 < 4 ,解可得,0 < < 1;
综合可得: 的取值范围是0 ≤ < 1;
故答案为:0 ≤ < 1.
根据题意,首先讨论二次项系数,分2种情况讨论:①、 = 0时,②、 ≠ 0时,分
第 11页,共 16页
别求出 的范围,求并集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注意首先要对二次项系数分类讨论,以免出错.
15. 【答案】[ , ]
3 2
【解析】解:设 = ,
则 = 2 2 + 2 = 2( 1)2 + 1,
2 2
∵ ∈ [0, 1], ∈ [0, ],
2
∴ 必须取到1,
2
∴ ≥ ,
3
又 =

时, = 0, = 0,
2
∴ ≤ ,
2
∴ ≤ ≤ .
3 2

故答案为:[ , ].
3 2
利用换元法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根据其值域即可实数 的取值范围.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次函数的最值,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属于中
档题.
16.【答案】( ∞, 7]
4
【解析】解:∵ ∈ [2,+∞), ∈ [ 2, 1],
1 2
∴ ( ) > 0,
2
∴ ( 8 ) | | ≥
2 1

2

即对任意的 ∈ [2,+∞),都存在 ∈ [ 2, 1],使| | ≥1
1 2 8
恒成立,
2 2
∴有| | ≥ (
) =
1 8 7,
2 2
当 ≤ 0时,显然不等式恒成立;

当0 < < 2时,2 ≥ ,解得0 < ≤ 7;
7 4
第 12页,共 16页
当 ≥ 2时,| | ∈ [0, +∞),此时不成立.1
综上所述 的取值范围为:( ∞, 7],
4
故答案为:( ∞, 7].
4

由 ( ) = 8, ∈ [ 2, 1],可得 ( ) > 0,故将问题转化为| | ≥2 2 1 8恒成 2 2
立,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任意及存在问题,难点在于将问题转化为两个最值之间的关系,属于中档题.
17.【答案】解:(1) ∵角 的终边经过点 ( √3,√6),
∴由三角函数的定义知 = = √2;

(2) ∵ ≠ 0,
∴ sin2 4 2 = tan2 4 = √2.
3 cos 3 3
【解析】(1)由题意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2)由题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在三角函数求值中
的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
18.【答案】(1)解:设 ( ) = ,则 (3) = 3 = 9,解得 = 2,∴ ( ) = 2;
(2)证明:由(1)可知 ( ) = 2 2,任取 、 ∈ (0,+∞)且 > 1 2 1 2,
2 2
则 ( ) ( ) = ( 2 ) ( 2 )1 2 1 21 2
= ( )( + ) + 2( 1 2) = ( )( + + 2 )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 > > 0,则 > 0, + + 2 > 0
1 2 1 2 1 2 , 1 2
故 ( ) > ( ),1 2
因此函数 ( )在(0, +∞)上为增函数.
【解析】(1)设出函数的解析式,代入点的坐标,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即可;
(2)根据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即可.
本题考查了幂函数的定义,根据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是基础题.
第 13页,共 16页
19.【答案】解:(1) ( ) = 2√3 6 2 + 3 = √3 2 + 3 2 =
2√3sin(2 + ),
3
可得 = 2 = ,即函数 ( )的最小正周期为 .
2
(2)令 + 2 ≤ 2 + ≤ + 2 , ∈ ,
2 3 2
解得 5 + ≤ ≤ + , ∈ ,
12 12
即函数 (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5 + , + ], ∈ .
12 12
【解析】(1)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应用化简函数解析式,进而根据正弦函数的周期
公式即可求解;
(2)利用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以及正弦函数的周期公式,正弦函数的单调性,考查
了转化思想和函数思想,属于基础题.
20.【答案】解:(1) ∵每件商品售价为4元,则 万件商品销售收入为4 万元,
当0 < < 8时, ( ) = 4 (1 2 + 2 ) 2 = 1 2 + 2 2,
6 6
当 ≥ 8时, ( ) = 4 (6 + 450 64) 2 = 62 2 450,
+2 +2
1 2 + 2 2,0 < < 8
∴ ( ) = { 6 .
62 2 450 , ≥ 8
+2
(2)若0 < < 8,则 ( ) = 1 ( 6)2 + 4,
6
当 = 6时, ( )取得最大值 (6) = 4万元,
若 ≥ 8,则 ( ) = 66 [2( + 2) + 450] ≤ 66 2√2( + 2) 450 = 66 60 = 6,
+2 +2
当且仅当2( + 2) = 450,即 = 13时, ( )取得最大值6万元.
+2
∵ 4 < 6,
∴当年产量为13万件时,王先生在电子产品的配件的生产中所获得的年利润最大,年利
润的最大值为6万元.
【解析】(1)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利润=销售收入 固定研发成本 产品生产成本的公式,
分0 < < 8, ≥ 8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2)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公式,分别求解分段函数
第 14页,共 16页
的最大值,再通过比较大小,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实际应用,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公式是解本题
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21. 2【答案】解:(1)由 + 4 > 0得, 4 + > 0,等价于 ( 2 4 + ) > 0,

∵方程 2 4 + = 0的 = ( 4)2 4 = 16 4 ,
当 < 0,即 > 4时, 2 4 + > 0恒成立,解得 > 0,
当 = 0,即 = 4时,原不等式即为 ( 2)2 > 0,解得 > 0且 ≠ 2;
当 > 0,即 < 4,又 > 0,即0 < < 4时,
方程 2 4 + = 0的两根 = 2 √4 、 = 2+ √4 ,
1 2
∴解得0 < < 2 √4 或 > 2+ √4 ,
综上可得当 > 4时,定义域为(0,+∞),
当 = 4时,定义域为{ | > 0且 ≠ 2},
当0 < < 4时,定义域为{ |0 < < 2 √4 或 > 2+ √4 };
(2)对任意 ∈ [4,+∞)恒有 ( ) > 1,
即 + 4 > 2对 ∈ [4,+∞)恒成立,

∴ > 6 2,而 ( ) = 6 2 = ( 3)2 + 9, ∈ [4,+∞)在 ∈ [4,+∞)上是减函
数,
∴ ( ) = (4) = 8,

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8,+∞).
2
【解析】(1)由 + 4 > 0得, 4 + > 0,等价于 ( 2 4 + ) > 0,然后分 < 0,

= 0, > 0讨论;
(2)将问题转化为 + 4 > 2对 ∈ [4,+∞)恒成立,即 > 6 2,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及恒成立问题,难点在于问题(1)中定义域的求解,属于中档
题.
22.【答案】解:(1) ( ) = 2 √3 2 = 2 (2 ).
3
令2 = 2 + ,解得 = + 5 ,
3 2 12
∴函数 ( )的最大值为2,此时 = + 5 ( ∈ );
12
第 15页,共 16页
(2)方程 ( ) = 在[0, ]上有且有一个解,即函数 = ( )与函数 = 在[0, ]上只有
2 2
一个交点.
∵ ∈ [0, ],
2
∴ ≤ 2 ≤ 2 .
3 3 3
∵函数 = ( ) = 2 (2 )在[0, 5 ]上单调递增,在[5 , ]上单调递减,且 (0) =
3 12 12 2
2 ( ) = √3, (5 ) = 2, ( ) = √3,
3 12 2
∴ √3 ≤ < √3或 = 2;
(3)由(1)可知 ( ) = 2 (2 ),
3
∴ ( ) = 2.
2
实数 满足对任意 ∈ [ 3 , 3],都存在 ∈ ,使得 2 + + 4 > ( )成立,即 2 +1 2 2 2 1 1 2 1
+ 6 > 0成立,
1
令 ( ) = 2 + + 6,其对称轴 = ,∵ ∈ [ 3 , 3],
2 2 2
∴ ①当 ≤ 3时,即 ≥ 3, ( ) = ( 3) = 33 3 > 0,∴ 3 ≤ < 11
2 2

2 4 2 2
②当 3 < < 3,即 3 < < 3时, ( ) = ( ) = 6 2> 0,∴ 3 < < 3;
2 2 2 2 4
③当3 ≤ ,即 ≤ 3时, ( ) = (3) = 33+ 3 > 0,∴ 11 < ≤ 3.
2 2 2 4 2 2
综上可得,存在满足题意的实数 , 的取值范围是( 11 , 11).
2 2
【解析】(1)利用辅助角公式进行化简,结合三角函数的最值即可求解.
(2)根据函数与方程的关系转化为两个函数交点问题,再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3)由(1)可知 ( ) = 2 (2 ),实数 满足对任意 ∈ [ 3 , 3],都存在 ∈ ,使
3 1 2 2 2
2 + + 4 > ( )成立等价于 2 + + 6 > 0成立,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分类讨
1 1 2 1 1
论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性质、实数的取值范围的求法,考查换元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
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第 16页,共 1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