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劳动教育》八下 劳动项目八《制作花架》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劳动教育》八下 劳动项目八《制作花架》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制作花架》教学设计
课题 《制作花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劳动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带领学生学习了什么是榫卯结构,并介绍了榫卯的连接方法,教材用大量图片教学指导学生按步骤制作榫卯花架,让学生动手实践并学会能够独立完成榫卯结构的花架,培养了学生务实创新、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
学习目标 1、劳动观念:了解木料榫卯结构,培养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劳动观念。2、劳动能力:学会简单的榫卯连接方法,能独立制作完成榫卯结构的花架的劳动能力。3、劳动习惯和品质:培养学生能够认真负责、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的习惯和品质 。4、劳动精神:培养务实创新、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
重点 了解榫卯结构和榫卯的连接方法。
难点 能利用榫卯结构制作花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为了方便观察、了解植物,美化学习环境,同学们在教室里开辟了一个植物角,用来摆放植物。不过植物角空间有限,如何能摆放更多种类的植物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动手,为植物角制作一个简易多层花架吧。 为植物制作一个花架 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拓展延伸古代抗震“黑科技”北京的故宫,它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算下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这600多年的时间里,故宫周围的地区,曾经发生过多次地震,1976年7月的唐山大地震,震级强度为7.8级,周边多个地区都有震撼,其中也包括仅有100多公里距离的北京。唐山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就连天安门城楼的梁柱都随之“晃动作响”,北京多处建筑都因此受到了损坏。有着数百年来历史的故宫,却不曾受到影响。2017年的时候,英国学者通过等比例缩小,仿造了多个故宫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测试,结果却发现,即使模拟震级达到了9.5级以上,甚至10级,故宫竟然都岿然不动,完好无损地立于众人面前。他们好奇,究竟当年古人建造故宫的时候,使用了什么“逆天技术”,结果却发现:这种“逆天技术”,早从7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古代建造房屋的“黑科技”,是“榫卯结构”,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构件上的凹凸部位,来让不同的构件紧紧连接在一起,如果和现代建筑进行对比的话,那么,古代的“榫卯结构”,就相当于起到了现代的“螺丝钉、螺丝母”,或者是简单地通过“钉钉子”来让两个组件结合在一起的作用。通过考古发现,至少7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先民就开始使用“榫卯结构”造房子了,这项传统工艺传承到今天,事实上掌握其中精髓,懂得这项技艺的人,也已经越来越少了,毕竟现代人造房子,早就不用“榫卯结构”了。不过,对于仍然传承这套手工艺的匠人们来说,他们信奉的一句话就是“榫卯万年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为何古代建筑很多都屹立数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倒,答案就是古代工匠通过“榫卯结构”,让建筑变得极其稳固。一、劳动准备1.知识准备中国古代有大量木结构建筑和家具,内部构件的连接既不使用胶水,也不使用钉子,而是通过木构件之间相互嵌合,以榫卯结构实现相互连接和支撑。榫卯结构的最基本构件有两个,即凸出的榫、凹入的卯(也称榫眼或榫槽)。榫卯的基本组成如下图所示。榫卯的组成:1,榫头2.榫颊 3.榫肩 4,榫眼5,榫槽据史书记载,我国宋代榫卯结构的样式就已经十分丰富了。想一想,榫卯连接有什么好处?其他材料也可以用这种连接方法吗?1、榫卯组成的家具非常的牢固,有效地阻止了木头之间的扭动。2、不用使用钉子,非常的节约成本。3、并且木制品之间不会生锈,不会氧化,可以使用几百年还不会散架,大大提升了家具的使用寿命。4、榫卯取材也比较方便,只有木头,没有其他金属用品,非常节约时间。其他材料由于属性的不同并不能完全复刻这种连接方式。2.工具与材料准备木料、小手锯、凿子、锤子、砂纸、三角尺、铅笔、胶黏剂等3.设计方案并画出简图。二、劳动体验1.画线用铅笔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结构,画出榫槽具体位置、大小及形状,并在槽的位置标出深度线。操作提示(1)将作为站脚和水平搁架的木头垂直搭接在一起,标记站脚搭接处宽度线,然后扩展标记木料其他 3 个面,接着标记水平搁架搭接处宽度线。(2)一般榫卯连接的两根木条榫槽深度为木条宽度的一半。在木条榫槽的两端都要标注深度线。用铅笔准确画出将要凿割的边缘线,确保两根木条连接处尺寸吻合。2.凿榫槽固定木条,根据画线位置,先按照榫槽深度线和榫槽宽度线锯割,然后使用凿子凿出榫槽。操作提示(1)不要锯割到榫槽宽度线以外。如果少锯了,后面可以修整;如果多锯了,木料不容易咬合。(2)准确垂直锯割到所标记的深度,不要超过。(3)凿榫槽时,可以将凿子倾斜并配以锤子,一层层下凿。清除废料后,把木件平放,用凿子将榫槽修平整。知识加油站凿子有两个面,一个是斜面,一个是直面。凿的时候切记直面面向的部分是要保存的,反之另一面面向的就是要去除的。凿的时候注意一点点凿,凿起来会轻松些,精准度也更高。3.检查组装检查木条的配合程度,进行组装,必要时进一步调整。安装完成后,可涂抹胶黏剂加强胶接。三、劳动提升十字搭交,配合直角明榫,可以搭建出丰富多样的花窗。1.工具与材料准备2.设计方案并画出简图知识加油站常见的榫头形状有以下几种。直角榫 2.燕尾榫 3.指榫 4.椭圆榫 5.圆榫 6.片榫根据榫头是否透出,榫卯搭接可以分为明榫和暗榫两种。3.画线操作提示(1)榫头长度:明榫接合时一般稍大于榫眼深度。(2)榫头厚度:建议接近方材厚度或宽度的2/5~1/2。根据软硬材质不同,榫头厚度应比榫眼宽度小 0.1~0.2 mm。(3)榫头宽度:根据软硬材质不同,一般比榫眼深度大0.5~1.0 mm。(4)榫眼部分必须上下两面都要画线。知识加油站采用暗榫接合时,榫头长度不应小于榫眼零件宽度或厚度的 1/2,并且榫眼深度应比榫头长度稍大2~3 mm,以免因榫头加工不精确或者木材吸湿膨胀触及榫眼底部产生榫肩与零件之间的间隙。4.开榫按照画线锯割出榫头,用凿子修理平整。操作提示为了更好地插入榫眼,常将榫头顶部两面或四面削出倒角。5.凿榫眼操作提示透榫一般分别从两面凿削,可以防止劈裂木面纤维。凿削手法可以参考右图。6.调整组装四、劳动收获1.将你的劳动成果展示一下吧。2.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3.你觉得自己制作的花架成功了吗?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4.和同学、家长分享你的制作流程。5.完成下面的评价表。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说说榫卯结构按连接方式。举例:面板连接——面板是一个面的构成,即用大边、抹头围成一个方框,然后在框内嵌薄木板。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构成三个平面的直角相交的结构方法——要采用一些很复杂和特殊的榫卯结构,如常用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棕角榫等,靠构件相互间的阴阳咬合来连接构件的方法。拓展延伸最后请大家一起看一个榫卯花架的制作视频。 学习榫卯结构的故宫是古代抗震的黑科技学习榫卯的基本结构观察榫卯结构思考榫卯结构的优点准备材料设计简图学习画线,并按操作提示进行步骤学习如何凿榫槽检查并安装设计拼装简图了解常见的榫头类型学习暗榫结合的要点参考图片学会凿榫眼完成评价表观看视频 引导学生对榫卯结构有初步的认识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榫卯的形状特点为之后的手工实践做准备先让学生回答后展示答案,可发起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动手制作养成学生做事细心,善于观察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动手操作丰富课堂所学知识养成学生动手细心的习惯自我评判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榫卯连接方法,并学会能够独立完成榫卯结构的花架,培养了务实创新、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 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木料榫卯结构榫卯连接方法制作花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制作花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劳动观念:了解木料榫卯结构,培养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劳动观念。
2、劳动能力:学会简单的榫卯连接方法,能独立制作完成榫卯结构的花架的劳动能力。
3、劳动习惯和品质:培养认真负责、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的习惯和品质 。
4、劳动精神:培养务实创新、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
新知导入
为了方便观察、了解植物,美化学习环境,同学们在教室里开辟了一个植物角,用来摆放植物。不过植物角空间有限,如何能摆放更多种类的植物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动手,为植物角制作一个简易多层花架吧。
新知讲解
一、劳动准备
1.知识准备
中国古代有大量木结构建筑和家具,内部构件的连接既不使用胶水,也不使用钉子,而是通过木构件之间相互嵌合,以榫卯结构实现相互连接和支撑。榫卯结构的最基本构件有两个,即凸出的榫、凹入的卯(也称榫眼或榫槽)。榫卯的基本组成如下图所示。
榫卯的组成:1,榫头2.榫颊 3.榫肩 4,榫眼5,榫槽
新知讲解
据史书记载,我国宋代榫卯结构的样式就已经十分丰富了。
石质银锭榫(安徽渔梁石质堤坝)
拓展延伸
古代抗震“黑科技”
北京的故宫,它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算下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这600多年的时间里,故宫周围的地区,曾经发生过多次地震,1976年7月的唐山大地震,震级强度为7.8级,周边多个地区都有震撼,其中也包括仅有100多公里距离的北京。唐山大地震发生的时候,就连天安门城楼的梁柱都随之“晃动作响”,北京多处建筑都因此受到了损坏。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故宫,却不曾受到影响。
拓展延伸
2017年的时候,英国学者通过等比例缩小,仿造了多个故宫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测试,结果却发现,即使模拟震级达到了9.5级以上,甚至10级,故宫竟然都岿然不动,完好无损地立于众人面前。他们好奇,究竟当年古人建造故宫的时候,使用了什么“逆天技术”,结果却发现:这种“逆天技术”,早从7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拓展延伸
古代建造房屋的“黑科技”,是“榫卯结构”,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构件上的凹凸部位,来让不同的构件紧紧连接在一起,如果和现代建筑进行对比的话,那么,古代的“榫卯结构”,就相当于起到了现代的“螺丝钉、螺丝母”,或者是简单地通过“钉钉子”来让两个组件结合在一起的作用。
拓展延伸
通过考古发现,至少7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先民就开始使用“榫卯结构”造房子了,这项传统工艺传承到今天,事实上掌握其中精髓,懂得这项技艺的人,也已经越来越少了,毕竟现代人造房子,早就不用“榫卯结构”了。
不过,对于仍然传承这套手工艺的匠人们来说,他们信奉的一句话就是“榫卯万年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为何古代建筑很多都屹立数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倒,答案就是古代工匠通过“榫卯结构”,让建筑变得极其稳固。
新知讲解
想一想,榫卯连接有什么好处?其他材料也可以用这种连接方法吗?
1、榫卯组成的家具非常的牢固,有效地阻止了木头之间的扭动。
2、不用使用钉子,非常的节约成本。
3、并且木制品之间不会生锈,不会氧化,可以使用几百年还不会散架,大大提升了家具的使用寿命。
4、榫卯取材也比较方便,只有木头,没有其他金属用品,非常节约时间。
其他材料由于属性的不同并不能完全复刻这种连接方式。
新知讲解
2.工具与材料准备
木料、小手锯、凿子、锤子、砂纸、三角尺、铅笔、胶黏剂等
新知讲解
3.设计方案并画出简图。
新知讲解
二、劳动体验
1.画线
用铅笔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结构,画出榫槽具体位置、大小及形状,并在槽的位置标出深度线。
新知讲解
操作提示
(1)将作为站脚和水平搁架的木头垂直搭接在一起,标记站脚搭接处宽度线,然后扩展标记木料其他 3 个面,接着标记水平搁架搭接处宽度线。
(2)一般榫卯连接的两根木条榫槽深度为木条宽度的一半。在木条榫槽的两端都要标注深度线。用铅笔准确画出将要凿割的边缘线,确保两根木条连接处尺寸吻合。
新知讲解
2.凿榫槽
固定木条,根据画线位置,先按照榫槽深度线和榫槽宽度线锯割,然后使用凿子凿出榫槽。
新知讲解
操作提示
(1)不要锯割到榫槽宽度线以外。如果少锯了,后面可以修整;如果多锯了,木料不容易咬合。
(2)准确垂直锯割到所标记的深度,不要超过。
(3)凿榫槽时,可以将凿子倾斜并配以锤子,一层层下凿。清除废料后,把木件平放,用凿子将榫槽修平整。
知识加油站
凿子有两个面,一个是斜面,一个是直面。凿的时候切记直面面向的部分是要保存的,反之另一面面向的就是要去除的。凿的时候注意一点点凿,凿起来会轻松些,精准度也更高。
安全提示:
手指不要靠近凿子刀口,以免不小心划伤。
新知讲解
3.检查组装
检查木条的配合程度,进行组装,必要时进一步调整。安装完成后,可涂抹胶黏剂加强胶接。
新知讲解
三、劳动提升
十字搭交,配合直角明榫,可以搭建出丰富多样的花窗。
1.工具与材料准备
2.设计方案并画出简图
新知讲解
知识加油站
常见的榫头形状有以下几种。
1.直角榫 2.燕尾榫 3.指榫 4.椭圆榫 5.圆榫 6.片榫
根据榫头是否透出,榫卯搭接可以分为明榫和暗榫两种。
明榫
暗榫
新知讲解
3.画线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操作提示
(1)榫头长度:明榫接合时一般稍大于榫眼深度。
(2)榫头厚度:建议接近方材厚度或宽度的2/5~1/2。根据软硬材质不同,榫头厚度应比榫眼宽度小 0.1~0.2 mm。
(3)榫头宽度:根据软硬材质不同,一般比榫眼深度大0.5~1.0 mm。
(4)榫眼部分必须上下两面都要画线。
知识加油站
采用暗榫接合时,榫头长度不应小于榫眼零件宽度或厚度的 1/2,并且榫眼深度应比榫头长度稍大2~3 mm,以免因榫头加工不精确或者木材吸湿膨胀触及榫眼底部产生榫肩与零件之间的间隙。
新知讲解
4.开榫
按照画线锯割出榫头,用凿子修理平整。
新知讲解
操作提示
为了更好地插入榫眼,常将榫头顶部两面或四面削出倒角。
新知讲解
5.凿榫眼
新知讲解
操作提示
透榫一般分别从两面凿削,可以防止劈裂木面纤维。凿削手法可以参考右图。
新知讲解
6.调整组装
四、劳动收获
1.将你的劳动成果展示一下吧。
2.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
3.你觉得自己制作的花架成功了吗?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
4.和同学、家长分享你的制作流程。
5.完成下面的评价表。
新知讲解
劳动评价
评价内容 达成情况
劳动能力 学会简单的榫卯连接方法
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作品达到设计要求
劳动品质 在劳动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
在劳动过程中能够注意安全
在劳动过程中务实创新、精益求精
请同学们给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打个分吧!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说说榫卯结构按连接方式。
举例:面板连接——面板是一个面的构成,即用大边、抹头围成一个方框,然后在框内嵌薄木板。
将三个构件组合在一起,构成三个平面的直角相交的结构方法——要采用一些很复杂和特殊的榫卯结构,如常用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棕角榫等,靠构件相互间的阴阳咬合来连接构件的方法。
拓展延伸
最后请大家一起看一个榫卯花架的制作视频。
劳动分享
请同学们思考在制作花架的过程中,自己对榫卯结构的理解是怎样的,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榫卯连接方法,并学会能够独立完成榫卯结构的花架,培养了务实创新、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
板书设计
木料榫卯结构
榫卯连接方法
制作花架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尝试制作自己的花架并拍照分享。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