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课件(共1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赞美李白的诗作既有庾开府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参军作品那种俊逸之风。把李白的诗作与魏晋南北朝时的庾信、鲍照相提并论,可见,鲍照诗坛独步。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能在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分析并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说出诗人俯仰低回的情感变化;
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托物寓意的。
自主学习一:
自学导学案作者介绍、解题及诗歌创作背景相关的知识。
1.作者
鲍照,字 , (朝代)著名诗人。鲍照出身寒微却不甘自己低下的地位,曾在临海王刘子顼镇守荆州时任前军参军,故被人称为“ ”。他与 、 并称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创作风格与二人有很大不同。
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诗风 、 。
明远
魏晋南北朝时期
自学检测一:
谢灵运 颜延之
鲍参军
雄健奔放 俊逸潇洒
2.文体知识
拟, 。《行路难》是 ,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语言以悲愤为主,声调以悲凉为主。
鲍照《拟行路难》18首,歌颂人生的 , 。鲍照的《拟行路难》在他最擅长的乐府诗体中称得上是“皇冠上的珍宝”,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
模仿
乐府旧题
种种忧患 寄寓悲愤
3.背景介绍
鲍照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实行 ,主要由数十个士族(大家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以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这就造成了“ , ”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
门阀制度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
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品读诗文:
自主学习二:再读诗歌 寻找诗眼
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置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自主学习三:
本诗的诗眼是“愁”,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诗歌。思考:
1.诗人为何而愁?如何消愁?愁的结果?(用诗中的单字概括)从他的“愁”中可看出怎样的情感变化?
2.为了表现这种“愁”诗人采用了什么手法?
1.诗人为何而愁?如何消愁?愁的结果?从他的“愁”中可以看出怎样的情感变化?







不敢言
认命
不认命
认命
2.沈德潜曾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结合诗句分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比兴
反问
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自我宽慰背后饱含不平之气
动作
反问细节
趁酒意高歌,欲将一腔悲愤倾泻而出,但仍无可排解压抑郁闷。
矛盾痛苦又无能为力
语言质朴,刻画出一个悲怆难抑,苦闷异常的愁者形象。
小结
全诗突出一个 字,所叹者愁, 为消愁, 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在平淡的外表下蕴含着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愤懑感情。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
结合全诗,理解标题:“行路难”有什么深意
人生之路(仕途)艰难坎坷,才华埋没,壮志难酬

酌酒
悲歌
比较阅读
《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思考:鲍照的《拟行路难》和李白的《行路难》在表现手法、内容和情感上有何异同?
诗歌材料,一般选用不同的人所写的相同或相似的题材,或是思想感情不同,或是表达技巧不同,或是形象、语言风格不同。 比较阅读应该以求异为主。
如何进行诗歌比较阅读:
《拟行路难》其四 鲍 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鲍照《拟行路难》
李白《行路难》
诗人形象
现实中的诗人
所处社会背景
情感
悲愤
悲愤+豪情+自信
满腹愁绪无处宣泄
满腹愁绪又豪迈乐观
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
魏晋的门阀制度压制了人才
唐代的开明繁盛让人充满希望
知人论世:两首诗歌的异同
语言风格
受汉乐府影响,语言质朴,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跳荡雄肆
课堂小结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全篇构思迂曲婉转,蕴藉深厚,此诗托物寓意,比兴遥深,而又明白晓畅,达到了启人思索、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
理解性默写
1.《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精神的两句诗是: , 。
2.《拟行路难》(其四)用比兴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 。
3.《拟行路难》中“ , ”是作者的自我安慰,认命,不再忧愁。
4.《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