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啦啦操(花球)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示范法、纠错法、分组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学、互学、展学、评学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第二次课,该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模仿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但通过对该班学生的了解,他们对啦啦操的认知较浅,没有正式、系统地学习过啦啦操。为此,本课我选择了较为基础的手位动作和基本步伐进行啦啦操的入门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教材分析:啦啦操是一项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对塑造学生的形体、增强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性等方面有很大帮助,深得学生的喜爱。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本课选择了啦啦操中较为基础的花球基本步伐和手臂动作编排8X8拍简单易学、运动量与强度适中的基本动作组合作为啦啦操的入门教学, 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培养学生大胆创编队形、造型组合的能力。既能展示个人,又能体现团体合作意识。四、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1)、通过学练,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啦啦操;(2)、使90%左右的学生基本掌握所学动作并积极进行队形、造型创编,10%左右的学生能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动作并一起参与创编;(3)、提高学生自主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2、教学重难点:重点:节奏、发力 难点:创编及身体姿态五、教学流程节奏操热身—复习上节课所学基本步伐—分组利用ipad视频资料自学本课内容2X8拍—小组展示自学成果并模仿其他小组动作—教师领做—集体纠错—利用辅助器材巩固提高(突破重点)—小组展示—分组利用ipad视频资料进行创编—小组展示创编成果(突破难点)—课课练—放松—小结—下课并归还器材六、本课特色1、本课通过击打节奏以及多种音乐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2、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运用自学、互学、展学、评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本课教学内容。3、利用手铃发出的声音,检查学生发力是否正确,解决教学重点:发力。4、将花球贯穿于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课课练,充分发挥器材的功能性,做到一物多用。5、利用多媒体,更直观的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习效率。6、充分发挥小组长的骨干带头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单 元 计 划水平五高一年级单元目标 了解啦啦操文化、起源等知识,通过练习热爱啦啦操运动。 2、使90%左右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啦啦操(花球)的组合及创编,另外10%左右的学生能完成基本的手位及步伐,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创编动作。 3、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课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主要教学策略1 90%以上学生能基本掌握花球啦啦操基本步伐 啦啦操相关知识介绍 啦啦操第一组合基本步伐8X8拍 教学重点:节奏感强 教学难点:步伐间的转换 1、语言提示动作要领; 2、同伴互帮互助; 3、以击掌或一起喊口令体会节奏; 4、个别纠错与集体纠错相结合。 5、应用音乐,营造课堂气氛,激发练习兴趣2 通过学习使90%以上学生能基本掌握花球啦啦操第一组合,以及大胆创编队形、造型组合 学习第一组合动作8X8拍 队形、造型创编 教学重点:节奏发力 教学难点:创编及身体姿态 1、利用视频资料分组学练; 2、示范与学生模仿练习相结合;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 4、用不同音乐营造课堂气氛,激发练习兴趣; 5、用铃铛、花球做辅助练习,个别纠错与集体纠错相结合; 6、充分利用自学、互学、展学、评学等多种教学形式。3 通过学习使90%以上学生能基本掌握花球啦啦操单个手位技术要领和第二个组合动作 复习第一组合 学习第二组合8X8及队形、造型创编 教学重点:动作姿态,重心移动、节奏感 教学难点:动作之间的转换、上下肢协调配合 1、示范与学生模仿练习相结合; 2、较难组合采取分解教学; 3、应用音乐,营造课堂气氛,激发练习兴趣; 4、充分利用分组练习、动作展示、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形式; 5、同伴互帮互助。4 90%以上学生能基本掌握花球啦啦操单个手位技术要领和第三组合动作 复习第一二组合 学习第三组合8X8及移动路线 教学重点:动作姿态,重心移动、节奏感 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1、示范与学生模仿练习相结合; 2、较难组合采取分解教学; 3、应用音乐,营造课堂气氛,激发练习兴趣; 4、充分利用分组练习、动作展示、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形式。5 90%以上学生能基本掌握花球啦啦操单个手位技术要领和第四组合动作 复习第一二三组合 学习第四组合8X8及移动路线 教学重点:动作姿态,重心移动、节奏感 教学难点:动作之间的转换、上下肢协调配合 1、示范与学生模仿练习相结合; 2、较难组合采取分解教学; 3、应用音乐,营造课堂气氛,激发练习兴趣; 4、充分利用分组练习、动作展示、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形式; 5、同伴纠正提醒。6 90%左右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啦啦操(花球)的一至四组合及创编 复习,考核 校园啦啦操一至四组合 重点:动作舒展、大方 难点:姿态优美、节奏感强 骨干引领,互帮互助。 教师讲解考核标准。 师生共同评价。课 时 计 划本课 教学 目标 1、通过学练,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啦啦操; 2、使90%左右的学生能基本掌握所学动作并积极进行队形、造型创编,10%左右的学生能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动作并一起参与创编。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重难点 重点:节奏、发力 难点:创编及身体姿态教学 内容 啦啦操(花球)第一组合 本课重点领域 运动参与 √ 利用小组自学、互学、展学、评学等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加强技能的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时间 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与学方法、措施 次数 预计问题与处理方法 组织形式及场地布置1 5 30 4 一、开始部分: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目标与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节奏操 1、前段口令指挥、领做 2、后段配乐、领做,语言提示 三、基本部分 1、复习上节课所学8X8拍基本步伐 2、教师展示本课所学8X8拍动作,引导学生如何欣赏、观摩 3、分组利用视频资料自主学习2X8拍组合动作 4、小组展示本组所学2X8拍动作,其余小组模仿练习 5、串联各组动作 教师口令指挥、领练 集体纠错 6、教师带领集体巩固提高 7、学生展示,检验练习成果 8、利用视频资料分组进行队形、造型创编 要求:至少要有一个造型和1—2个队形变化,动作发力标准,灿烂笑容 7、展示编排成果 四、课课练:(利用花球摆点进行高抬腿、单足跳练习,每个动作4组。集体平板支撑1组。) 五、结束部分 1、身体姿态结合静力拉伸(配音乐) 2、师生总结 3、宣布下课 4、归还器材 1 2—3 1 6X8拍 1—2 预计问题:精神不够饱满,动作懒散 处理方法:教师语言激励 预计问题: 1、学生跟不上节奏 2、学生动作不到位 处理方法: 1、教师语言提示 2、要求学生大胆尝试模仿 预计问题:学生忘记动作 处理方法:教师及骨干领做,语言提示 预计问题:学生不知道如何观摩 处理方法:教师提示观摩点 预计问题:学生自学意识不强;动作不到位; 处理方法:发挥小组长的骨干带头作用;同学互帮互纠,教师巡回指导 预计问题:模仿其他组动作时跟不上节奏 处理方法:教师语言提醒动作要领 预计问题:方向不明确;身体姿态不够优美;发力不够 处理方法:语言提示;利用花球定位身体姿态;利用手铃练习发力 预计问题:学生发力及控制不够 处理方法:强调铃声要响亮、干脆。 预计问题:小组缺乏创新精神;学生的表现力不够 处理方法:教师巡回指导;语言提示 预计问题:不善于观摩 处理方法:教师提示观摩方法,给出观摩任务 预计问题:个别学生不能坚持完成 处理办法:节奏感强的音乐伴奏,语言激励 预计问题:动作不够舒展 处理办法:教师领做,音乐伴奏,语言引导 组织:如图一。 组织:如图二 组织:同图二 组织:小组自定位 组织:如图三 xxxxx x x x Δ x x x xxxxx 如图三 xxxxx x x x x x x xxxxx Δ 组织:小组自定位 组织:如图四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Δ 组织: 如图五 xxx xxx xxx xxx Δ xxx xxx xxx xxx 组织:以老师为圆心,散点站位场地 器材 标准篮球场一个,花球41对,手铃41对,ipd4个,音响一台,遥控器一个 负 荷预 计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练习密度:50% —60% 负荷强度:中课后 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