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 (共1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件 (共14张PPT)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游记二:
民主
中山陵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取“木铎警世”之意。“唤起民众,以建民国”。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是他生前的座右铭,据说孙先生生前最爱题这两字送人。
游记四:
从牌坊开始上达中山陵主体建筑祭堂,共有石阶392级,代表着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8个平台,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建筑的色彩没有采用传统帝陵的黄色琉璃瓦和红墙,而采用蓝色屋顶灰白色墙身。反映了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愿望。
【遗迹中追寻历史】
游记三:
游记一:
经过牌坊,走完墓道,我们便来到了陵墓的正门——陵门,门楣上有孙中山先生亲笔所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表达了孙先生毕生的奋斗目标和所追求的理想。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的创建
2. 指人或人群:
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6. 非军事的:

~品。~航。
农~。渔~。
居~。~族。
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
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4. 某族的人:
汉~。回~。
~间。~歌。~谚。~风。~情。
“民”在新华字典中的基本释义:
人民民主民族
【汉字中解读历史】
表示疆土地域的境界和范围并表示国家周边应该有防
表示国境线里的人口
表示国家与土地、农业之密切关联。
表示作为古代的兵器,对外抵御侵略,对内维持治安(所以,"戈"部署在国境线和人口之间);"
1956年6月1日,中央颁行的简化字中,郭沫若先生将口内"王"字加一点简化为"国",既避开了帝王的封建思想,现在是民主国家,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是国家的一份子。
193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繁体“国”字简化为“口”字框内一个“王”字,表示一国不可无君的内涵

中华民国的建立如何体现人民权利,民主权利,民族权利?在当时的背景下孙中山的目标是实现“三民主义”,他如何践行?
材料一 经过10 月10 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然后坚决地出击。他们杀死了军官,直趋附近最大的弹药库,那里由同营的一个连在驻守。该连也参加其战友的行动,据说已经同情共和主义的该连连长被说服起而带领约三百人的这一小股造反队伍。……战斗在刮风的、时断时续的雨夜激烈进行。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当天下午,革命派组成湖北的军政府,并且大胆地代表全中国宣布成立共和国。他们还采用新的历法,改宣统三年为中华4609年。这些事件使其他省行动起来,结果在以后的四个月中各省纷纷独立,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成立了中华民国。
——费正清 刘广京 《剑桥中国晚清史》
民族主义的实践——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
请阅读材料及课本46页内容说说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背景:辛亥革命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经过: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1912为民国元年,(换算?)改用公历,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会议代表任参议员(体现了什么?)
意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成果
争取民主自由权利
【史料中研读历史】
材料二 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1)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推行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体现出资产阶级什么特点?
由于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排满”看的高于一切,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南京临时政府推行与友邦“益增睦谊”的外交政策,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也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结合两则材料看出孙中山想建立怎样的国家?
争取建立自由、民主、独立、平等的文明国家
内容 意义
国家性质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人民权利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 ;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 和权利; 政治体制 ①立法权:由 行使,
② 权: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 ③司法权:法院行使。 总而 言之: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的重要文件
◆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
民权主义的实践——《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
确立“主权在民”原则,否定家天下的观念。
体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否定封建等级观念,具有反封建意义,促使国人公民意识觉醒。
强调“三权分立”原则,依法治国,
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和“人治”观念。
全体国民
平等
自由
参议院
行政
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民生主义的破灭——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三、
一段美丽的佳话
孙中山
一场权力的游戏
袁世凯
从孙中山到袁世凯,是民国初年的一段美丽佳话。这个佳话为中国人赢得了无数赞美和荣光,尤其是孙中山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将中国传统美德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照样可以有自己的华盛顿,中国人也并不都是争权夺利的政客。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任命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主持军务,企图挽救危局。武昌起义后,在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中,较普遍地形成一种如袁世凯能反正,借袁之力以推翻清廷建立民国最为有利的心理状态,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所以武昌起义后不久,在南方各省中就出现了鼓励袁世凯反正,宣传袁如能反正“归顺”民国,就可举为大总统的舆论。但袁世凯是一个很实务的人,他一方面进攻革命政权,一方面向临时政府提出和议(南北议和)。而且此时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压,替袁世凯撑腰。资产阶级被迫妥协,但有一个条件: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让权袁世凯确实是一段美丽的佳话,只是为什么要“让位”?有人说,没有孙中山的拱手相让,袁世凯就当不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就不会落入袁世凯手中。孙中山到底该不该让位给袁世凯?根据材料从国内、国际形势概括孙中山让位让权的原因?
袁世凯作为当时最大的实力派,掌握着控制局势的力量
内有革命阵营内部分成员的支持,制造稳定政局“非袁莫属”的社会舆论
外有帝国主义列强的帮助,武力逼迫孙中山让位
资产阶级势单力薄,软弱,妥协让位
违背了民主共和的潮流
问题一:
为限制袁世凯权力,孙中山提出哪些条件?答应了吗?袁世凯是如何做的?请你阅读课本48页”相关史事“内容,你如何看待史事中记载的袁世凯做法?
问题二:
对比图一到图二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图一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图二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说明了袁世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中国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说明了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照片中对比历史】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
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
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916年,袁世凯83天的洪宪皇朝终于宣告夭折,他的帝制美梦化为泡影。生前死后有不少嘲骂袁世凯的对联:
“卖康梁而宠倖位,抚山东,督保定,直入内阁,十数年立地顶天,居然豪杰,谁不说龙腾沧海;
抗孙黄以做总统,先临时,后正式,旋改国号,一片心称皇呼帝,忽焉取消,我也笑鳖入紫泥。”。
分别从下面两幅对联中提取到哪些信息?
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强扭民意,遗臭万年
孙中山顺应潮流,结束帝制,建立民国,共和深心
【对联中发现历史】
辛亥革命民国建,中山就任大总统。
帝制终结《约法》颁,三权分立体制建。
窃国大盗袁世凯,军阀统治上了台。




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创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揭开了近代中国崭新的一页。现在让你跨越时空隧道,在这一年里你所经历的事情是
A.在夏威夷参加孙中山的兴中会 B.参加革命党人在武昌的起义
C.在报纸上读到了《临时约法》 D.收集到大量的《新青年》杂志
2、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由孙中山领导中国同盟会酝酿制定 B.是我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C.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D.在当时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意义
3、南京是中国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南京,下面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太平天国定都南京②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③签订《南京条约》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4、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5、右图是孙中山为中山大学题写的训词,
由此判断中山大学创办于
A.1922年 B.1923年
C.1924年 D.1925年
C
A
D
A
C
感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