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A、知识导航1.掌握德国统一的过程及意义。2.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3.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及意义。4.把握俄国彼得一世和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5.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6.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进步性和局限性。B、知识解读一、德国统一1、背景:(统一前的德国) 表现 政治上 ①拿破仑帝国覆灭后,由德意志的30多个邦国和自由市组成的“德意志邦联”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联各国在政治上、外交上都有独立性 ②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还处在严重分裂之中。其中最强大的是南部的奥地利和北部的普鲁士 经济上 ①19世纪,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向德意志扩展,德意志经济取得显著发展 ②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各邦有自己的工商业法令,有不同的货币、度量衡,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德志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内外市场 ③由于国家不统一,在输往国外商品和追求殖民地的竞争中,德意志资产阶级感到缺乏强有力的后盾。国家的分裂状况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统一问题提上日程,又为统一创造了条件2.德国统一(1)和平统一尝试 召开代 表大会 1 848年夏,德意志各邦代表在法兰克福开会,讨论统一问题。由于各邦君主的反对与干扰,这次会议时断时续 结 果 到1849年春,会议通过了一部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打算推举一个邦的君主为统一的德意志的皇帝。但对于推举哪一个邦国的君主为全德意志的皇帝,各邦争执不下。德意志帝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认 识 通过议会和民主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道路,在德意志行不通了(2)武力实现统一:①领导权的争夺:长期以来,奥地利和普鲁士一直在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奥地利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日耳曼人,还包括很多其他民族的人。普鲁士是一个纯粹由日耳曼人组成的国家。日耳曼民族统一运动的旗帜,逐渐由奥地利转到普鲁士手中。②统一过程: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为宰相。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主张依靠普鲁士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德意志的统一。他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③统一完成:187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宣布自己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德国统一完成。(3)统一的影响: 表现积极影响德国的统一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一来的梦想,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消极影响 德国的统一是通过“铁血道路”实现的,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同时,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这一切都给20世纪德国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二、美国南北战争 1.美国领土的扩张 (1)美国独立时的领土:美国取得独立的时候,领土只包括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 (2)美国韵领土扩张: ①美国独立后的政权是由资本家和种植园奴隶主联合建立的,他们都热衷于扩张领土。 ②经过半个多世纪,美国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手段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2.美国南北战争(1)爆发原因: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美国独立后,南方与北方的经济都发展起来,但发展模式有很大不同,造成了南北矛盾 发展情况 表 现 结果 南方 经济 南方继续发展大种植园经济,保留奴隶制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对棉花的需求量猛增,刺激了美国南部植棉业的发展,南方种植园主把棉花等工业原料卖到英国,又从英国买回廉价的工业品。在这种情况下,南方的黑人奴隶猛增南北不同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南北矛盾。到了19世纪中期,这一矛盾达到无法调和的地步 北方 经济 北方以工业为主 1 8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北方工业迅速发展。到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在50年间增长了近9倍(2)北方的废奴运动空前高涨:19世纪中期,发源于北方的废奴运动空前高涨。废奴主义者建立废奴组织,出版鼓吹废奴的刊物,甚至深入南方组织奴隶逃亡。(3)导火线:1860年11月,主张限制奴隶制的林肯当选美国总统。(4)战争经过: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历史上称为“南北战争”败退战争初期,北方军队连连败退,人民群众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过程 内容 作用 《宅地法》 凡是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 美国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 这一法令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提高了政府的威望《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 86 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激起了广大黑人的参战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结果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5)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 ①林肯被刺杀: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在剧院刺杀了林肯。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②南北战争的影响: 表现 积极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影响美国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种族平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三、俄国改革1、彼得一世改革 改革背景 ①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 ③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 改革目的 1689年,为了使俄国成为强国,沙皇彼得一世进行改革。 改革内容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 改革影响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加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2、俄国奴制改革改革背景 ①1 9世纪中期,俄国的工业有了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仍然与西欧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 ②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批评时政,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③1853年,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同时转移国内矛盾,沙皇俄国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因主战场在黑海上的克里米亚半岛,所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两年后,英国、法国等国家加入土耳其一方,大败俄军。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把俄国的强国形象打的粉碎,让俄国人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落后,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 改革人物 1861年,在经过与贵族的多次讨论之后,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改革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改革意义意 义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局限性这次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四、明治维新1.明治维新的背景 (1)幕府统治的危机. 表 现内忧 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外患 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欧洲列强接踵而来,也向日本提出了同样要求。外国势力的入侵,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摇摇欲坠。(2)倒幕运动的胜利: ①背景:面对危机局面,一些中下级武士逐步放弃了排斥西方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②过程:1868年,讨伐幕府的武装,在京都附近战胜幕府军队,推翻了幕府统治。1869年,明治天皇政府从京都迁往东京2.明治维新的内容 内 容 政治方面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以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业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军事方面开始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这些改革措施是在明治年间进行的,史称“明治维新"。 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明治维新使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各地成立民权组织,要求开设国会,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2)确立:1889年,天皇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也称《明治宪法》),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3)意义:明治维新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 4.明治维新的影响 影 响 积极影响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改变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消极影响 日本强大以后,又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C、知识探究一、比较梳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 方式 国家 途 径革命 英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革命斗争和议会斗争的手段,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法国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结成反封建统一战线,通过革命战争彻底摧毁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分两步:第一步:通过独立斗争,打碎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的独立,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第二步: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通过武装斗争,摧毁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改革 德意志 由普鲁士实现统一大业,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俄 国1689年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的农奴制,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日本资产阶级、新兴地主和中下级武士发动倒幕战争,推翻幕府的封建统治,再进行资产阶级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二、综合探究 1.毛奇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毛奇的见解有道理。普鲁士重视教育,高度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为国家的振兴打下了基础。 2.根据上述资料,说说南北矛盾的核心是什么。 南北矛盾的核心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结合上述资料,综合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角度,说说北方最后获胜的原因。 从实力对比看,北方实力较强,南方实力较弱。从人心向背上分析,北方为维护联邦统一和废除黑人奴隶制而战,具有正义性。林肯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广大黑人的支持,他们积极参军参战,扭转了战局;而南方叛乱是为了维护落后的大种植园经济,叛乱破坏了联邦的统一,因此,失道寡助,最终失败。 4.农奴以高于市场价的钱赎买土地,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场改革是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一次敲诈和掠夺。 5.资料2中农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农奴获得了解放,在法律上成为了“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6.仔细观察上面这张图,找一找哪些是当时的新事物,哪些是以前的旧事物。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1)图中蒸汽火车、铁路、电线、一些人穿的西服等是新事物;而帆船、人力车、马车、日本和服等是旧事物。 (2)图画再现了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主动向西方学习,在多个领域吸收工业文明成果的情景。D、学以致用一、选择题 1.列宁说:“ 卑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一项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是指 ( )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完成德意志统一,促进德国经济发展 C.领导资产阶级革命 D.进行殖民扩张,使德国成为欧洲强国 2.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是指 ( ) A.打败了英国殖民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B.废除黑人奴隶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C.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D.扩大了美图的领十。3、1862年9月,林肯在署某文件后庄严宣布:“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比此刻署这个文件更加坚定自己是正义的。”林肯签署的这份文件应是 (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废除农奴制法令》 4、 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 ( )A.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俄国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 C.俄国农民免费获得“份地” D、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5.1860~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作用是 ( )A.更新了农业生产结构 B.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C.缩小了城乡差别 D.促进了工业发展 6.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坍洽维新,它们的共同点有 ( )①废除农奴制 ②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③允许土地买卖 ④向欧洲国家学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⑨④ 7明治维新为日本以后的创新与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发展工业产 C.实行义务教育 D.实施征兵制&下列属于日本明治维新的经济措施 ( ) ①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②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允许土地买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论及明治维新,有学者指出,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明治维新中日本向欧美等因学习的要内容有 ( ) ①建立天皇制度 ②发展近代工业⑤提倡“文明开化”④实行义务顿育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二、非选者题 10.纵观世界近代史,在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的过程中,革命和改革是各国走上资本丰义发展道路的两种主要方式。 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5年北美来克星顿枪声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盖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一一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三:当日本1 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一一《世界史·近代史稿》(1)材料一图片内容分别标志着哪两个重大革命事件的爆发?(2)材料二反映的俄国改革发生于哪一年?这次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3)材料三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历史上称为什么?请举出这次“社会变革"在政治方面的措施。(4)材料二、三所涉及两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改革给这两个国家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11.发展资本主义是世界近代历史上不可逆转的潮流。1 7—1 9世纪的西方各国和日本纷纷以不同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从而走上了强国之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和革命的结果。(2)l 9世纪60年代起,俄国、曰本分别是以什么重大事件为起点走上强国之路的?(3)在俄国、日本的改革中,统治者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4)借鉴主要资本主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12.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矿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一一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一一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3)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 3.C 4.A 5.D 6.B 7.C 8.D 9.B二、非选择题12.(1)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2)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等。(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