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A、知识导航1.掌握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的变化情况及其产生的影响。2.通过探究,知道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与弊,能够辩证的看待工业化与城市化。3.知道工业化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4.通过探究,认识工业革命不仅带动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扰。B、知识解读一、回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脚步1、工业化 变化 表现(1)工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工业革命前英国的生产情况:工业革命前,农业是英国的主要生产部门。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大大小小的村庄里,以种地为生。工业革命开始后,工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工业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要地位,农业所占的比重则不断下降。(2)工业革命带 动农业变革 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了打谷机、割草机、收割机等许多机械设备,以及各种化学肥料。农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3)工人的数量超过农民伴随工业化进程,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人越来越多。很多农民不再种地,到工厂去当工人,工人的数量逐渐超过了农民。2.城市化 (l)原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中的工厂。 (2)含义:城帝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人们把这种变化过程称为城市化。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弊。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利:。 推动整个社会前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弊: 利弊 表现(1)工业化的弊病资本家无视工人的权益,驱使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事故频发;为了谋取高额利润,工厂无视消费者的健康,用劣质的原料加工食品等等。(2)城市化的弊病最初的城市发展没有规划,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空气严重污染;卫生条件恶劣,垃圾、粪便、污水不能及时处理;住房拥挤;疾病蔓延,城市人口的死亡率比农村还高;交通堵塞等。此外,不断上升的犯罪率也是城市里的一个大问题。三、辨析:文明生活的追求1.原因:工业化在改变社会生产的同时,对人类的生活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表现:19世纪末,率先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与农业社会有了根本的不同。 表 现 (1)物质生活水 平明显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较以前有很大变化。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人们发明出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生活质量大大提高。(2)妇女地位逐渐提高①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大批妇女从家庭走上社会,加入劳动者的队伍②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得到提高。欧美国家的妇女掀起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美国妇女在1909年3月8日这一天集会游行。次年,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决定,将每年3月8日确定国际妇女节。(3)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提高在农业社会,能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的人很少。随着各国的工业化进程,越来越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1 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纷纷调整教育政策,开始大力发展教育。英国、法国等国家实行了小学义务教育制,使国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得到提高。(4)休闲娱乐不断发展①大众传媒的发展。城市化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为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例如,英国的《每日邮报》面向大众,注重趣味性,发行量超过百万份。②简朴实用的服装日益流行。在农业社会,服饰是等级的重要标志。在工业革命后的欧美国家,华而不实的上层社会服装逐渐被抛弃。③休闲娱乐活动开始打破传统的等级界限,许多体育项目成为各个阶层乐于参加的运动。3.影响:奠定了现代化生活的基础。C、知识探究一、综合探究 1.结合资料l和资料2,请列举几个你熟悉的城市化进程的案例。 (l)鸦片战争以前,上海只是一个港口,五口通商后,由于海港作用突显,对外贸易日盛,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上海就成为全国第一大港20世纪初,上海的城市规模跃居全国第一。 (2)深圳原来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深圳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2.分析资料3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这几个城市的人口都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说明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中的工厂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3.结合上述资料及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什么好处?又带来了什么弊端? (l)好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等。 (2)弊端:带来工业污染与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4。人们应该怎样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好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等;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坏处:带来工业污染与交通堵塞、人口膨胀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 (3)我们应该理性、科学地对待工业化与城市化,顺应其发展,同时要具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美化我们的城市,改善我们的生活。5.观察我们身边的生活,.收集有关资料,看看有哪些生活内容是19世纪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出现的,并把它们列举出来。 O在生活用品方面:巧克力、果酱、茶叶的大众化;洗衣机、电风扇使用等。 O在生活方式方面:坐火车、轮船、飞机外出旅游等。 O在生活趣味方面:阅读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参加越来越多的休闲娱乐活动等。 O在生活习惯方面:追求健康、合理的饮食结构;讲究生活质量等6.想一想,上述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变化,是否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提高。如果不是,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l)工业革命使贫富分化加剧,富人的文明生活状况越来越好,而绝大多数劳动人民根本不可能享受到与他们一样的文明生活。 (2)可以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政治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其中的原因与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有很大关系,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都十分低下,根本不可能有条件去享受工业文明。7.解释狄更斯描述的那个时代,并对照现实生活的感受,辨析人们所追求的文明生活究竟是什么。 狄更斯的话说明了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工业革命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既追求物质文明享受,也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8.你认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能否避免?尝试提出一些消除这些弊端的方略。 不能。爱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好城市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合理进行产业布局等等。二、自我测评1.填写下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要技术发明成果 和发明人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蒸汽机(瓦特)、蒸汽机车(史蒂芬孙)电动机(格拉姆)、电灯(爱迪生)、汽车、飞机(莱持兄弟)、电话(贝尔)工业发展领先国家英国美国 德国 主要工业部门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2.以上两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15世纪的欧洲,神学占据统治地位,大学也开设神学系,且课程偏重社会科学019世纪时,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受到重视,大学也开设了许多自然科学的课程,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都是科学家。D、学以致用一、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实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是 (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发明出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 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洗衣机。洗衣机的出现表明 ( ) A.人们开始追求合理的饮食结构 B.人的平均寿命延长 C.人们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D.大批妇女从家庭走上社会3.下列生活内容,哪些是19世纪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出现的 ( ) ①食肉的习惯 ②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的发展 ③家电的发明使用 ④简朴实用的服装的流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三八”国际妇女节,是纪念哪个国家的妇女在哪一年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而设立的节日 ( ) A.英国 1905年 B.美国 1905年 C.法国 1909年 D.德国 1909年5.从1880年到1 9 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 820年各有居民1 0万人,到1 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人口自然增长 D.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6.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7.仔细阅读下列的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近代城市人口的变化(单位:万人)(1)从1800年到1900年,近代城市人口变迁的总体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的发展,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至少举出三条)(2)上图中人口的这种变迁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请你找出纽约、伦敦与东京人口变化的明显不同,并简要分析原因。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一、选择题1.A 2.D 3.A 4.B 5.B 6.B 二、非选择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