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扩展之俄国改革(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资本主义的扩展之俄国改革(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7.3.3 俄国改革(练习)
一、选择题:
1.(2013·湖北武汉·25)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面对严重的国内危机,19世纪中期,俄国沙皇采取了重大举措,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也有利于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这一重大举措是(  )
A.实行农奴制改革 B.发动十月革命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推行农业集体化
2.(2013·广西南宁·28)19世纪60年代,俄国在崛起的道路上进行了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改革。其主要措施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提倡“文明开化” B.废除黑人奴隶制
C.“废藩置县” D.废除农奴制
3.(2013·内蒙古包头·9)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意义是(  )
①维护了专制统治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消灭了各族歧视 ④推动了文明进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2013·江苏淮安·21)“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这是一位学者对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这一事件是(  )
A.农奴制改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苏联解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2013·河南·16)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6.(2013·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13)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  )
A.奴隶制 B.农奴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7.(2013·江苏南京·24)俄国历史上,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是(  )
A.1861年改革 B.十月革命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8.(2013·山东聊城·22)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甲同学说:此举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加快了国家近代化步伐;乙同学说:此举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他们探讨的是(  )
A.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B.日本改革派推翻幕府统治
C.林肯政府废除黑人奴隶制 D.列宁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2013·四川凉山·9)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是(  )
A.黑人奴隶制 B.天皇制 C.农奴制 D.殖民统治
10.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改变落后状况,使俄国成为军事强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强化农奴制,发展工场手工业,促进俄国经济发展
C.全盘西化,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转型
D.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民众素质,移风易俗,改变社会面貌
11.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③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④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大胡子剃掉了,德国服装穿上了,但是留大胡子穿旧式服装时期的那些思想却留下了。”这段话是( )
A.赞扬彼得一世改革 B.赞扬1861年改革
C.批评彼得一世改革 D.批评1861年改革
13.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打击了农奴制度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加强了军事力量 D.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地位
14.下列与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发生在同一年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C.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D.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5.某男子生于1821年,40岁时,他的农奴身份被国家统一取消,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并自己出钱购买了一块“份地”。使他身份发生变化的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1861年改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
16.17世纪末18世纪初,当资本主义在西欧发展的时候,俄国( )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有较大发展 B.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C.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 D.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7.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A.贵族争权夺利 B.政治动乱频繁
C.受到农奴制的阻碍 D.外族入侵,无暇顾及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19.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
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
20.美国内战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障碍是( )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
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21.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表明( )
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22.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
23.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点是( )
①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②通过国家统治者颁布法令的形式
③奴隶和农奴获得真正的解放都是无条件的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24.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结果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都废除了黑奴制度 B.都维护了国家统一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都消除了封建残余
25.下面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俄国( )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A.赢得了克里米亚战争 B.解放了黑人奴隶
C.废除了农奴制 D.实行了五年计划
26.以下各项中哪些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 )
①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②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③削弱大贵族势力,收回军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④农民出钱赎买份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1861年改革中,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块份地是( )
A.沙皇赏赐的 B.地主分给的 C.政府低价卖的 D.农奴出高价赎买的
28.据相关史料提供的数据:1862年一年内,共有400处领地上发生了最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1863年一年内共有386处领地发生了最严重的农民反抗事件。分析这些数据,表明部分农民对“解放”的失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农奴制改革的失败 B.部分农奴贪得无厌
C.沙皇专制深得民心 D.农奴制改革不彻底
29.在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时,小林同学提出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场由沙皇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B.农民不付任何代价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和土地使用权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改革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30.与彼得一世改革相比,俄国1861年改革的特点是( )
A.自上而下的改革 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改变了社会制度 D.增强了俄国的国力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他后来又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1)这位沙皇是谁?这些话是他针对哪次改革而言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这次改革对俄国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始实行时为止。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奴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这场改革的意义。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材料二 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法令的内容?
(2)这两个法令的相同点是什么?分别给两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A
B
B
A
A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A
D
B
B
C
B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C
C
D
D
D
B
C
二、非选择题:
31.
(1)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
(2)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使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俄国很快强大起来,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33.
(1)材料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材料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相同点:农奴和黑奴获得了自由。
影响: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课件42张PPT。导入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这些国家在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点吗?英国、美国、法国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温故知新英国、法国、美国 俄国、日本资 本 主 义 方式自下而上的
资产阶级革命自上而下的改革第3课时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俄国改革彼得一世改革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背景:2.目的:3.措施:4.作用:①16世纪中期,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那时的俄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17世纪,俄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缓慢。
③1689年,羡慕西欧先进科技文化的沙皇彼得一世掌握实权。为了使俄国成为强国。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的改革。知识梳理彼得一世 俄国沙皇,俄罗斯帝国皇帝,著名统帅。亦称彼得大帝。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之子。1682年与异母兄伊凡并立为沙皇。 由于彼得年幼、 伊凡痴 钝,由伊凡的姐姐索菲亚摄政。少时随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外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酷爱军事游戏,建立“少年军”,编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兵团和谢苗诺夫斯基兵团(后来这支队伍成为俄国的禁卫部队)。常与附近外国侨民来往,从中学习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并深受西欧文化影响。1689年率“少年军”平息索菲亚策动的射击军叛乱,把索菲亚关进修道院。他把国事交给母亲、舅父等人处理,本人仍专心操练“少年军”。1695年率军3万远征土耳其的亚速,因没有舰队配合而遭失败。他汲取教训,在顿河河畔的沃罗涅日建立造船厂,很快建立起一支小型江河舰队。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支舰队。1696年第二次远征亚速,在舰队配合下终于夺占亚速。1697年派庞大使团出访西欧,争取建立并扩大反土同盟,同时学习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本人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 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国工作。1698年夏从维也纳回国,平息射击军叛乱并将其解散。随后,全面推行欧化改革。 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他深知“拖延就是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俄国 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同时,彼得大帝的改革与扩张 充满了血腥和杀戮,他将很多人推上了断头台,甚至亲手执行他们的死刑。他严刑拷打逆乱的儿子,并且毫不留情地宣判了他的死刑。彼得一世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打破过去的贵族世袭制度,根据每个官员的知识水平、才能高低、贡献大小,选拔和任用官吏。当时规定,对10—15岁的贵族子弟,实行强迫教育,未受教育的以后不准结婚。彼得要求俄国人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强迫俄国人脱下长袍,换上西欧的短装。他还强迫俄国男人剪掉长胡子。阅读卡改革背景 17世纪末,西欧
各国发展迅速,几乎
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
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
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
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
有广阔市场的英国,
正在孕育工业革命;
而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强邻瑞典
和土耳其分别在北方和南方控制着俄国通向西欧的通道。
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执掌大权后,急于控制波罗的海
和黑海,打开“通向欧洲的窗户”。他微服出访西欧,
扩大了视野,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军 事——按照欧洲方式改革军队A、实行征兵制B、重视发展海军,建立庞大的军队经 济A、鼓励私人开办企业B、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进行税制改革政 治——加强中央集权A、在中央设立最高机关:参政院B、地方设立总督听命于沙皇文化教育A、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
聘请外国人到俄国传授先进的科技B、发展各种公共事业,建立学校、医院、科学院等C、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C、废除世袭特权移植西方文明(欧化改革)改革内容彼得一世改革中的剪须运动1.性质:2.影响: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
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①加强俄国军事力量、跻身欧洲强国之列。②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③使俄一定程度上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
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局 限 性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积 极改革影响俄罗斯帝国的崛起性质:
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只是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改革。但改革受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客观上促进了俄国工商业的发展。
实质:
强化了农奴制易错提醒俄罗斯国徽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下材料的理解。1.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2.斯大林说:“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3.普希金说:“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第一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的强硬手段和坚决态度以及对反对者的残酷无情。第二个“野蛮”——指改革前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方面的相对落后。 “独特”——指既学习西欧的先进技术、教育体制,又保留并强化落后的农奴制。以专制甚至粗暴残忍的手段去推动俄国的进步。 斧头、大炮、军舰——俄国的强大伴随着不断扩大的对外扩张和征服。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圣彼得堡冬宫中的彼得一世塑像 俄罗斯发行“彼得一世货币改革300周年”纪念币 彼得大帝号导弹巡洋舰彼得堡宫殿 代表彼得大帝的名为“青铜骑马人”雕塑作于1872年。这位沙皇警觉地注视着圣彼得堡。1861年农奴制改革 知识梳理1.背景:①19世纪中期,俄国的工业有了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仍然与西欧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
②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批评时政,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③1853年,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同时转移国内矛盾,沙皇俄国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两年后,英国、法国等国家加入土耳其一方,大败俄军。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把俄国的强国形象打得粉碎,让俄国人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落后,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②局限性:这次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2.时间、人物: 1861年,在经过与贵族的多次讨论之后,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3.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4.作用: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革根本原因)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
充分暴露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
(改革直接原因)政治上: 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打击沙皇的专制统治农奴制危机改革背景内忧: 外患:政治: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农奴为农奴主劳作农奴的贫困生活地主在毒打农奴俄国农奴处境: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 农奴是介于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经济上,农奴租种地主土地,受到地主的残酷剥削,生活十分贫困;政治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权利,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奴 隶农 奴农 民有人身自由的人没人身自由的工具人身自由受限制的人连一连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01-1860年农奴暴动频繁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
暴动频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工厂主(资本家)的烦恼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最近有些烦,工厂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起……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①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他们没有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极低。 ②农奴生活水平低,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议一议:农奴制是怎样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 1860年欧洲国家经济形势比较表思考: 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水平落后,速度缓慢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革根本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木的激战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对手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恩格斯英国的铁甲舰俄国的帆船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对外——与英法在争夺巴儿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
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我会归纳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避免革命,维护统治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改革目的
1.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国家收取份地的赎金
改革内容 1861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于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自由劳动力巨额资金国内市场 材料一: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从材料看出,俄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 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但是为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下几面墙可以依靠了!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为了得到养活全家人的面包,我还得倒伏尔加河上去当纤夫,这样的苦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革命的同志,快些来拯救我们吧!资料1 农奴取得的份地,按照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卢布。
资料2 在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之后,一个官员评价农奴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一个地主也有类似的感受,说农奴“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农奴以高于市场价的钱赎买土地,这说明了什么? 农奴以高出市场价的钱购买土地,说明了改革很不彻,农奴制改革也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合法”的掠夺。所以说1861年改革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 资料2反映了改革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成为自由人,社会地位提高。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料2中农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是在保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实质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如何正确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1.性质——由封建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进步性——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劳动力、资金、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3.局限性——①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主要指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农民取得的“份地”面积小、质量差,在取得“份地”时需要出钱赎买,赎买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要高出几倍。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去换取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致使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影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 改革影响彼得一世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1689年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
赎买份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课堂小结读史明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会有一些落后的规章制度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改革,不断的改革,才能摆脱束缚,获得成功。
改革要顺应历史的潮流。
改革要有坚强的决心和勇气。
改革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