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 青春飞扬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 青春飞扬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 3.1 青春飞扬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班级 日期
本框所属单元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本框所属课程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具备感知美好青春的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的优秀品质,做到自尊自爱。 健全人格:在体验中感悟青春的意义,懂得自信、自强对青春的重要意义 责任意识:增强青春责任意识,把握好青春时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
难点 成长的渴望是青春探索的脚步
学情依据 青春时光宝贵而短暂。青春对于人的生命成长有着怎样的意义?青春该怎样度过?青春该奔向何方?这是每一个进入青春时期的人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青春时期的生命成长,不仅包括身体发育、心理发展,而且包括精神成长、思维拓展,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从“身体一心理一精神”的整体状态来认识和看待青春成长。 青春期的青少年,年少气盛,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儿,青春的力量在他们的身体里生发,促使他们渴望在生活中获得力量感、胜任感和成就感,渴望有更多的机会来证明自己。但是,现实生活和外部环境不可能完全满足他们独立性和成人感的发展需求,当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很容易陷人失落、挫败中,变得敏感、脆弱和自卑,甚至有意逃避或者出现攻击行为。 作为教育者,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青少年将青春活力化为成长中的正能量,那么,就能让他们感受到青春时光是美好的,也有助于自己的成长。相反,如果此时缺少思想和精神上的正确引领,青春的能量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和转化,那么,有些年轻气盛的青少年就可能做“出格”的事情。这不仅阻碍青少年自身的成长,还会影响到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引领青少年探索青春,讨论如何把握青春,让青春不断延伸,对青春作出理性规划,鼓励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用积极的行动释放青春的力量,证明青春的自我,把握青春活力的一面,克服偏激的一面,真正发挥青春的优势。这些既是青少年的现实需要,也是我们教育者的职责所在。
教师准备 教师对青春要有自己的理解,搜集一些关于青春的诗歌、名言、警句,尤其是与青春有关的新闻报道、热点事件。
学生准备 一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己的生活与青春的关系。 二是学生提前阅读,积极思考,认真体会每一个案例、活动、观点。
↓ 教学过程 ↓
第一目·成长的渴望 【导入新课】 踏着青春的节拍,感受青春的力量,我们有使不完的心劲儿……青春,意味着向上的活力。可是,我们也会有面对青春的疑惑、内心的纠结:带着青春的力量,也带着对自我的探索,我们该怎样度过青春?青春,该奔向何方? 每个同学肯定都非常希望认识青春成长中的自己。我们在第1课、第2课里学习了很多关于青春期的知识,让我们先回顾一下 在前两课的学习中,我们从身体、心理、思维、交往等方面认识青春,认识青春成长中的自己。接下来,我们就转入青春期思想和精神的变化。 温故知新,引导和帮助学生从“身体——心理——精神”的整体状态来认识和看待青春成长。
展示第一目的标题:成长的渴望 过渡语:让我们来体验青春的活力,开启自己的青春探索之旅
【运用你的经验】 什么是青春?有人说,青春是泪水;有人说,青春是任性;有人说,青春是无悔…… 你认为下面哪些词语能表达你对青春的理解? 你还会用哪些词语描述青春? 观察学生在课本上写的词语,并与学生进行简短交流 深度提问: 与同伴交流,思考青春的意义 为什么不同的人对青春的理解不同? 那些走过青春的人是怎样回首自己的青春的? 操作建议 教师可将学生交流中比较集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板书,并将这些词语与青春成长的渴望联系起来,进而导出目题。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人对青春的理解、认识和感受不尽相同,从而引发学生对自己的青春应该如何度过作进一步思考。 注意事项 本活动着重引导学生从思想、精神层面去畅想、理解、感悟青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有话可说,充分表达,可以有意识地制造一些思想冲突,为探讨问题提供悬念。 本活动以“什么是青春”和“对青春的不同理解”为话题,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表达对青春的理解。这就为进一步探索青春做好了认知铺垫。同时,活动情境中采用一组排比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愿与心中疑问。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引发学生对自己的青春如何度过、怎样把握进行深人思考,从而顺势导出下文。
独立、自由、理想、信念……它们在青春的词典中有什么 特别的意义? 青春的我们内心充满渴望。有了成长的渴望,就有了青春飞扬的动机,可以说成长的渴望是青春飞扬的前提。 用几个对青春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青春的意味,体察自己内心的成长渴望
年少气盛,青春的力量在身体里生发,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 青春的力量内化成心灵上的各种渴望和思想上的各种抱负,外显为青春飞扬的种种活力 (展示图片) 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探究与分享】敢想敢做,连接理想与现实 操作建议 1.头脑风暴。学生每人说出至少十件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包括现在和未来十年以内的,越具体越好。 2.思维碰撞。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人说青年人的想法多数是异想天开,你怎么看? 3.形成共识。教师总结:青春拥有无尽的遐想,令我们拥有尝试做更多事情的冲动和勇气;青春的憧憬成就理想,指引我们在青春探索的路上永不停歇。 注意事项 活动中涉及的关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内容,与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的“少年有梦”前后呼应,教师可在此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内容,将其作为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处理解决今天的问题。 通过列举生活中青春活力的表现,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渴望是青春飞扬的前提,鼓励学生敢想敢做,帮助学生理解“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的内涵,引导学生思考想与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思考“想”与“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提问:你相信自己所想的事情都能做到吗?你认为别人所想的事情是否都能实现? 青春拥有无尽的遐想,令我们拥有尝试做更多事情的冲动和勇气; 青春的憧憬成就理想,指引我们在青春探索的路上永不停歇。 引导学生知道培养勇气的重要性。有勇气将梦想说出来,才有自信实现它
【阅读感悟】《青春万岁》序诗(节选)——王蒙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缨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 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 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奇, 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 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王蒙 学生交流分享诗歌中最打动自己的句子,说说打动自己的理由,并谈谈读后感。 从文学的视角感知青春,了解青春在作家心目中的样子,从情感上再次体味青春是什么,为学习下一目“飞翔的力量”奠定基础。 教师要避免语文课式的赏析,要从青春内涵上理解和把握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可尝试引用更有时代感的关于青春的作品,与学生一起感知青春。
第二目·飞翔的力量 展示第二目的标题:飞翔的力量 教师概述:青春不能只有激情与渴望,更需要在青春探索的路上自信、自强
【探究与分享】 站在青春的起点,我们怀揣美好的梦想,思考着该如何拥有飞翔的力量 想象你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应该拥有怎样的羽翼才能独立飞翔 ? 操作流程: 学生交流分享活动中给出的六个词语与青春成长之间的联系,可以举例。 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能够想到的助力青春成长、丰满青春羽翼的词语写下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点拨。教师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自信、自强,引出下文。 注意事项: 活动给出了六个词语,均指向飞翔的力量,如“激情”“宽容”“自信”等,需要教师从助力青春飞翔与成长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教材重点解读了自信、自强的内涵。关于自尊和规则,教材在“青春有格”一框中有所涉及,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向学生简要说明。 基于学生对成长的渴望,引导学生寻找青春飞扬需要依赖的一些要素,如激情、自信、自尊、自强、规则、宽容等,从而引发学生思考青春的真正力量该如何体现,将青春探索的脚步引向自信、自强。
【重点知识】自信的意义 自信带给我们激情、信心和希望 自信让我们在行动中有勇气、敢尝试、能坚持 自信激发潜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补充知识: 自信是什么: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的结果。它是一种有能力或采用某种有效手段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心理特质。 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全班齐读知识点
【新闻链接】 2023年2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从太空返回75天后首次正式公开亮相。 “执行任务这半年,每一天都安排得很满。应该说,我和我的两位战友一起用精细操作、精心实施,换来了精彩答卷。”神舟十四号乘组指令长陈冬满怀着自信与自豪地说道。 蔡旭哲说:“作为新时代的航天员,我们是幸运的,有幸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由衷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自信的航天员的神采,感悟自信的重要性
展示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   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   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引导学生从总书记的话语中汲取力量
观看视频《谷爱凌演讲:自信是可以学的》 提问: 刚才我们观看了自信者的照片和视频、自信的国家形象,请你谈一谈: 自信者在言谈、举止、性格、为人处世方面有哪些风采? 思考自己可以用哪些方法可以培养自信? 通过让学生领略自信者的风采,观察自信者的表现,启发学生从言谈、举止、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建立和培养自信。
观看视频《自卑的人怎么变自信?》 让学生学会方法与技能
自强让我们更自信 自我勉励,奋发图强,修身自立,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阐述如何获得自信
进步使人自信 探究与分享活动: 制作一幅图表,列出自己最近一个月的进步 教师点拨:我们的进步,表现在时时、处处、事事。自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相信自己,勇敢尝试,艰苦努力。自信是个积累的过程,是成功感和自信心之间的良性循环,最后才能厚积薄发。 教材中关于设计制作进步图表的任务,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下完成
【重点知识】怎样获得自信 ? 自强让我们更自信 进步和成功能够带给我们自信 教师点拨:自信是逐渐积累的过程,我们要积极探究更多的增强自信的方法 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全班齐读知识点
让我们来了解自强: 重要内容和主要表现: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方法与途径:需要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不懈的坚持
结语:生而无畏、自强不息 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助力青春成长。
知识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