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辛亥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取得的重要成果,下启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是资产积极革命派继续奋斗的动力。本课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部分之间也有内在联系。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大突破,但是由于受到国内外势力的干涉,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开启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有实质性的一步,所以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课标要求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会阅读课本,提取信息,也具备基本的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对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基本史实通过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对于中华民国的性质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新旧政权与新旧法律的对比,以及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其性质。八年级学生欠缺全面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本课通过对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的讨论,使学生对辛亥革命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能说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首都、总统等事实,学会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之间的换算。2.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和改革措施,通过古今中外的对比,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3.通过阅读课本,能说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4.通过小组讨论“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难点:全面认识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首都、总统等事实,学会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之间的换算。2.知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3.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列表格、知识框架、大事年表的方式,获得历史学习方法。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教学设计一条主线:民主与专制的斗争第一篇 共和初创 理想花开一、中华民国的建立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篇 共和遇挫 理想花谢——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第三篇 革故鼎新 旧疾难除——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民国者,民之国也。为民而设,由民而治者也。”——孙中山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一篇 共和初创 理想花开一、中华民国的建立共和初创 理想花开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共和初创 理想花开政府名称时间首都总统副总统机构纪年意义性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黎元洪临时参议院改用公历,民国纪年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国元年公元纪年年份-民国纪年年份=1911共和制—国家元首和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治组织形式共和初创 理想花开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共和初创 理想花开五色旗共和初创 理想花开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我是民国27年出生的,请你帮小明算一算爷爷的年龄?”80岁共和初创 理想花开共和初创 理想花开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间制定机构主要内容性 质历史意义1912年3月11日参议院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主权在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和权利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三权分立共和初创 理想花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封建社会法律规定主权在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由平等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权分立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专制民主人治法治西方国家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主权在君专制等级大权独揽共和初创 理想花开共和初创 理想花开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间制定机构主要内容性 质历史意义1912年3月11日参议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变化:不承认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到承认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说明: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依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实现民族独立。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告各友邦书》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第二篇 共和遇挫 理想花谢——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2月12日1912年2月13日1912年2月15日1912年3月10日1912年3月11日1912年4月宣统帝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孙中山提出辞职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提出限制条件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正式解除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总统应到南京就职共和遇挫 理想花谢清政府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孙中山不得不让位给袁世凯军事进攻政治讹诈依靠打击任命支持威胁施压袁世凯掌控北洋六镇,被清廷视为国家主力军队。军官多系武备学堂毕业生,士兵多数受过严格训练。装备水平一直处于全国之最。共和遇挫 理想花谢第三篇 革故鼎新 旧疾难除——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材料一:图一 清帝退位诏书 图二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材料二: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革故鼎新 旧疾难除思考: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经济: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推翻了清朝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材料三: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四:移风易俗,共和新气象革故鼎新 旧疾难除易服饰 剪辫子 废除跪拜礼 废止缠足思考: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说一说辛亥革命思想、社会习俗发生了什么变化?思想: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社会习俗:推动了社会习俗的改变,自由平等的思想广泛传播材料五:选举中拉选票的手段繁多。私匿选票、抢选票和武力威逼选民事件层出不穷,在国民党和进步党的相争中,不但江苏选区的选票箱被人砸了,选举成了一场斗殴,而且在湖北选区,投票现场竟然发生了互相枪击的情形。——央视网材料六:(革命者夏瑜被杀)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节选自鲁迅《药》革故鼎新 旧疾难除思考:材料五反映出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材料六说明辛亥革命对中国底层民众的影响怎样?革命不彻底,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民主制度名存实亡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辛亥革命失败:革故鼎新 旧疾难除1.李大爷08年时92岁了,请问他出生于民国哪一年?( )A.民国二年 B.民国三年C.民国四年 D.民国五年2.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中华民国成立B.标志清王朝统治结束C.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D.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DD当堂检测 目标反馈3.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到:“它使传统中国两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悲剧性”是指( )A.没有结束封建帝制B.没有推翻清朝统治C.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D.没有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4.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对“胜利”和“失败”的最恰当理解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没有真正执行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仍然疯狂侵略CA5. 辛亥革命十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6.近代化是晚晴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BA板书设计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中华民国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颁 布窃 取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胜利失败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