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年级下语文第七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背景资料《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二、作者简介马克·吐温(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 ),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马克·吐温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三、多音字笼lóng(鸟笼)lǒng(笼罩)兴xīng(兴奋)xìng(高兴)四、词语解释(1)心意很真诚。 (诚心诚意)(2)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若狂)(3)结成一群群、一对对,形容人多。( 成群结队)(4)形容灯火照得非常明亮。(灯火通明)(5)夸大或无中生有的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 ( 吹嘘 )(6)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荒唐 )(7)衣服破破烂烂。( 衣衫褴褛)(8)淹没在水里。( 溺水 )五、教材解读:1.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的主人公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顽皮,乐观勇敢,足智多谋、讲义气、富有同情心的孩子……2.“萨契尔太太病得很厉害,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神智昏迷地乱说。人家都说听见她呼喊她的孩子,看见她抬起头来,侧耳倾听一分钟之久,然后疲惫地呻吟一声,垂下头去,那情形实在令人伤心。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这段话是对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什么描写?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撒切尔太太:动作、神态描写;姨妈:外貌描写。从中感受到她们失去孩子的伤心和绝望,体现了她们对孩子深沉的爱。3.第2段描写的场景与第1自然段的场景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1段描写的是一种压抑的场景,本段是热闹喜庆的氛围。这两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都反映了人们对两个孩子的爱。这样骤然由悲到喜,增强了表达效果。4.找出描写脱险过程的词语,理清汤姆和贝奇脱险的过程。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奇——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六、主旨归纳课文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成功塑造了汤姆这个“顽童”形象,展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冒险、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航海(háng) 僵硬(jiāng) 混乱(hún) 稍微(shāo)B.木筏(fá) 简陋(lòu) 恐惧(jù) 草莓(méi)C.畏惧(wèi) 野蛮(mǎn) 叛乱(pàn) 覆盖(fú)D.帐篷(péng) 栅栏(cè) 犬牙(quǎn) 缺乏(fá)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思量 度量 测量 量力而行 B.单车 孤单 单于 单刀赴会C.模拟 模型 模样 模棱两可 D.记载 连载 转载 三年五载3.读下面的一段话,将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汤姆和贝琪回来的这天晚上,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街道上挤满了_________却_________的人,大家_________地拥向河岸,去迎接两个乘坐敞篷车归来的孩子。A.衣衫褴褛 欣喜若狂 你争我抢 B.衣衫不整 伤心欲绝 成群结队C.衣衫褴褛 伤心欲绝 你挣我抢 D.衣衫不整 欣喜若狂 成群结队4.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是( )A.但贝琪直到星期天才能够到户外走走,看上去好像刚得了一场大病似的。B.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C.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D.那根放风筝的绳子就像一根救命的稻草,给贝琪带来了希望。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大家为两个孩子祈祷 ( d o shòu),可是洞里仍旧没传来好消息。2.他正想往回走,却瞟 ( piāo pi o)见了老远有一个发亮的小点。3.汤姆打开了话匣 (hé xiá)子,兴奋地向人们述说他的经历。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1)近义词疲惫——________ 伟大——________ 情愿——________(2)反义词稀奇——________ 聚集——________ 辉煌——________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绝”的解释:A.极,最;B.没有出路的;C.独一无二的; D.断绝。(1)法官和他的几个朋友逗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2)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 )(3)大刚聪明好学,身怀绝技。( )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1)汤姆________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________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2)________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________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做了祈祷。(3)________汤姆想去看望生病的哈克,________人家不让他进卧室去。六、填空题。《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原名( ),是19世纪( )国( )的代表,他一生撰写了10多部长篇小说 与作品集。长篇小说《( )》揭露了美国政府机关贪污盗窃和收受贿赂的现象;《( )》、《( )》、《( )》等短篇则把讽刺的矛头对准了美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 )》与《汤姆。索亚历险记》被认为是他的姊妹篇,他出生下层关心民众受到敬重,被誉为“( )”。七、课内阅读。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镇上的人们已经作了公开的祈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祷,诚心诚意地祈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然没有从洞里传来好消息。大多数搜索的人已经放弃了搜寻孩子这件事,回到镇上继续干他们平日的活儿去了,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的声音,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到了星期二晚上,镇上停止了一切活动,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伤与凄惨的阴影。(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黄昏——________ 哀悼——________ 祈祷——________寻找——________ 呼喊——________ 疲惫——________(2)圣彼得堡镇的人们在哀悼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段话写了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4)选文中描写丢失孩子的亲人的部分非常传神,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参考答案:一、1.B2.D3.D4.A C二、1.d o 2. pi o 3. xiá三、(1)疲乏;崇高;原意(2)平常;分散;黯淡四、D BC五、(1)不仅;而且(2)因为;所以(3)虽然;但是六、马克·吐温 塞姆·朗赫恩·克列门斯 美 现实主义文学 镀金时代 竞选州长 百万英镑 戈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 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七、(1)傍晚;悼念;祈求;搜寻;呼叫;疲倦(2)两个孩子走丢了,认为孩子找不回来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