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设计单元主题 走进社会生活学科素养与课标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对应标准: (1)学生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践行;关心时事,热爱和平,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学生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 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4)学生能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主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能够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勇于担当;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内容分析与建构 单元立意:《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以社会生活为场域,以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培养为主线,将学生的视野从家庭和学校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第一单元是对社会生活的理性阐释和总括性说明,具有统领全册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学生只有对社会生活有了全面认识和理性思考,后续关于社会规则、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的探讨才会成为可能,才有了展开的逻辑基础和认识依据。因此,本单元既是新学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册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主要内容:本单元由导语、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组成,每课各设两框。学情 分析 前测:(已有知识) 在身心发展方面,八年级学生比七年级学生更加成熟、稳定;在知识积累方面,比七年级学生更加丰富、多元。逐渐长大的他们,拥有更多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进社会的机会。因此,他们的生活半径逐步扩展,生活视角日益开阔,他们与社会的联结越来越多,也愈发紧密。 他们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长大并逐渐成熟的一代,网络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他们日常的学习、交友、娱乐,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可以说,现在的中学生,对网络有天生的亲近感。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世界充满诱惑,这对自控力、辨别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是实际问题与现实挑战。 分析:(存在问题) 随着日益扩展的生活范围,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着社会经验匮乏、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且缺乏必要方法、难以觉察自身多种身份等困惑与难题,这是学生成长的必经过程。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未解的疑问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有可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跳到网络的“大海”里畅游并寻求“答案”,这种情况下,必要的信息识别能力与一定的媒介素养就显得尤为关键。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世界充满诱惑,这对自控力、辨别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是实际问题与现实挑战。 突破措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用事例分析,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相结合,进行多角度体验。单元 目标 本单元以“走进社会生活”为主题,从学生可以感知的社会生活人手,从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两方面,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社会,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个人存在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基于网络与社会生活、青少年成长密不可分这一事实,引导学生关注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辩证认识网络的作用,形成对“互联网+”时代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成为守法、理性、负责任的信息化时代公民。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养成亲社会行为;网络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难点:养成亲社会行为;网络是把双刃剑;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单元总任务 全面认识社会,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个人存在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关注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辩证认识网络的作用,形成对“互联网+”时代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成为守法、理性、负责任的信息化时代公民。单元专题划分 专题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专题二:网络生活新空间单元问题设计 1.社会生活的感受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为什么养成亲社会行为?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5.网络的积极作用 6.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7.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8.怎样传递网络正能量 单元活动设计 我与社会 活动一:参与社会生活,你有哪些感受? 活动二: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总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社会中成长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P7,结合图片,思考社会生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结合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为什么养成亲社会行为,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网络改变世界 活动一:结合生活经历,说说网络对日常生活的积极作用。 活动二:通过物联网、“我向总理说句话”等材料,思考网络对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 活动三:通过分析网络谣言的危害,思考网络的消极影响。 合理利用网络 活动一:辨析奶奶和爸爸的观点,总结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活动二:结合网络公益活动,谈谈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单元评价设计 表现评价量规表现等级 表 现优秀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能够熟练掌握重难点知识合格知道重难点知识并理解,大部分能够掌握不合格知道重难点知识并理解单元课时 安排 课 时 内容安排 课型1 我与社会 新授课2 在社会中成长 新授课3 网络改变世界 新授课4 合理利用网络 新授课单元主题拓展 1.分享成功人物的故事,探究其成长过程。 (1)主人公对成长环境有怎样的认识和判断? (2) 主人公是怎样确立自己人生志向的 (3)主人公是如何利用社会条件实现人生目标的? (4)主人公为社会作出了哪些贡献? (5)社会对主人公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选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往是不合理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 就网龄、使用网络的目的和内容、每周使用网络时长等内容,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开展调查,了解班级同学使用网络的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