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讲 利用必要条件求参数问题知识与方法在恒成立问题中,当直接讨论求解很麻烦时,经常利用特殊的函数值恒成立,解得参数的范围,使参数范围缩小,从而减少讨论量,使解题变得简洁.有一类恒成立问题常常有某一参数为整数的条件,求该参数的最值.解决这一类问题亦可以通过必要探路法,合理赋值寻找必要条件,由必要条件可以求出参数的大致范围,进而确定参数的整数最值,之后再证明这一最值是正确的.这种做法相比隐零点的做法过程更简捷,但需要对常见的函数不等式比较熟悉,处理起来比较灵活.典型例题【例1】设函数(1)若,求函数的最大值;(2)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分析】(1)由单调性可得的最大值;(2)恒成立问题,作差后构造函数,再对分类讨论;若的讨论种数很多,常见的方法是特殊值求必要条件,如令,则,解得,从而使讨论种数变少.【解析】(1),则.所以当时,在上递增,当时,在上递减,从而函数的最大值为.(2)方法一 设,则,①若,由于,不符合题意.②若,因为,设,则.对于方程,其判别式,(i)若,则,所以,推出即递增.因为,则当时,递减,当时,递增,从而成立.(ii)若,方程有两根,因为,则,当时,有,推出即递减,于是在上递减,从而在上得到,不符合题意,舍去.(iii)若,因为,而是当的表达式,根据刚才当的解题过程可知,,所以成立.综上,的取值范围是.方法二 若,令,则,不符合题意.故只需考虑的情况.由已知,,可转化为.设,则.设,则.设,则.易知即在上递增,在上递减,从而.①当时,,于是递减,即递减,由于,所以当时,,函数递增,当时,,函数递减,所以成立.②当时,因为,则在区间内存在,使得,由于在上递增,所以当时,,则即递增,因为,所以当时,递减,于是在上,,与题意不符.综上,的取值范围是.【点睛】第(2)小题中,先用特殊值否定,再根据端点值讨论时的单调性.【例2】函数,其中.(1)讨论的单调性;(2)证明:当时,;(3)确定的所有可能取值,使得在区间内恒成立.【分析】作差构造函数,利用,对与分类讨论.【解析】(1)的定义域为,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当时,令,得,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2),令,则,当时,在上单调递增,所以.(3)令,则,要使在上恒成立,必须,即,否则,存在,当时,,则,矛盾.当时,由(2)得,,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增,,综上所述,.【点睛】分类讨论是恒成立求参数的常见方法,此类【例】隐含,常见的是对(1)的正负分类讨论.【例3】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为.(1)求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存在极值,求的取值范围;(3)若当时,恒成立,求的最大值.【分析】对参数分类讨论,恒成立问题,隐含,对的正负分类讨论.【解析】(1),因为,故所求切线方程为.(2),(1)当时,不存在极值;(2)当时,在上递增,且,若时,,若,取,当时,,所以,则当时,,当时,,所以是的极小值点,综上所述,.(3),要使当时,恒成立,必需,即,否则,存在,当时,,矛盾.当时,在上递增,故在上递增,,综上所述,的最大值为.【点睛】分类讨论是恒成立求参数的常见方法,此类【例】隐含,常见的是对的正负分类讨论.【例4】已知函数(1)对于任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2)对于任意,求的取值范围.【分析】(1)作差构造函数,,则隐含,所以对与分类讨论是常见的方法;(2)指对数同时出现时可将式子变形成同构式处理.【解析】(1)令,则.要使恒成立,必需,即,否则,存在,当时,,则,矛盾.当时,,所以在上递增,所以,综上所述,.(2)当时,,令,则式,(注,同构)因为,所以在上递增,所以式,所以.因为,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点睛】第(1)小题的高观点下看问题为函数的泰勒展开式,当时,,(2)指对数多项式同时出现时,构造同构式是处理此类问题的常见方法.【例5】已知.(1)求证:;(2)已知是正整数,求使得恒成立的的最大值.【分析】参数是整数的求值,常常可以用特殊值法探路,再证某个整数就是最值.【解析】记,则,所以在上为增函数,所以,所以.(2)方法一 记,则,①当时,因为,所以,所以当时,,所以为增函数,所以,所以为增函数,故,所以成立.②当时,则当时有,而,故当时,,所以为减函数,所以,所以为减函数,故,即当时有成立,所以不符合.所以,所以正整数的最大值为2.方法二(利用条件中的为正整数,可优化解法)因为在时恒成立,故令得,所以.又因为为正整数,故,所以当时,记,则,因为,所以,所以当时,,所以为增函数,所以,所以为增函数,故,即成立,所以正整数的最大值为2.方法三(利用条件中的为正整数,可优化解法)因为在时恒成立,故令得,所以.又因为为正整数,故,所以当时,记,则,所以为增函数,故,即成立,所以正整数的最大值为2.【点睛】整数问题常常取特殊值求必要条件,再取整数值验证使问题简单化:【例6】已知函数.(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若,求的取值范围.【分析】先取特殊值求必要条件,再证明,遇到指对数函数同时出现的式子,常常会利用与进行放缩处理.也可以配凑同构函数来处理.【解析】(1)当时,,切点为,斜率为,故切线方程为.令得,令,故三角形面积.(2)方法一 由题意可得,所以,记,则,故为增函数,所以,下面证明当时有.利用结论,则,取对数得,又因为,所以成立,所以.方法二(同构) 由题意可得,则,所以,即.记,则,因为,由,得在上递减,在上递增,且当时,当时,,(1)当时,成立,所以;(2)当时,由在上递增,得到,综合得在时恒成立,所以,则在时恒成立,而,所以在上递增,在上递减,故,所以.【点睛】取特殊值求必要条件,是解决导函数比较复杂的【例】的常用方法.【例7】已知函数,其中.若在上恒成立,当取得最大值时,求的最小值.【分析】记恒成立,得到与的关系式,代入转变成单变量,求解的最小值.【解析】记.因为,所以,则,所以.①当时,因为,存在使得当时,,得到为减函数,所以,所以为减函数,故,不符合;②当时,下面只需证当,且时能成立即可.在上恒成立.等价于.因为,记为的导数,,记为的导数,,所以当时,在上恒成立.所以当,且时,在上恒成立.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点睛】分析题意,将问题转变成函数值正负的关系,发现隐含条件区间端点的函数值与导数值都有,常常要对的正负分类讨论得到参数关系.【例8】设函数.(1)若为的极值点,求实数的值;(2)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任意的,恒有成立.注: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分析】(1)已知极值点求参数要注意检验;(2)取特殊值求必要条件,由于导函数比较复杂,所以此题应用隐零点求解(注:此题也可以用分离变量来处理).【解析】(1)求导得.因为是的极值点,所以,解得或,经检验,符合题意,所以或.(2)①当时,对于任意的实数,有恒成立;②当时,由题意有,且,解得,由(1)知,令,则,且.又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函数在上有唯一零点,记此零点为,则.从而,当时,;当时,.当时,.即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要使在上恒成立,只要成立.由,知③,将③式代入①式得.又,注意到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故.再由③式以及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可得.由(2)式解得,.所以.综上,的取值范围是.【点睛】取特殊值求必要条件使得的范围变小,是恒成立问题的常见处理方法.对导函数很难求零点的问题,常常需要隐零点处理.【例9】已知函数为的导数.(1)求证:在区间上存在唯一零点;(2)当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分析】(1)直接求导即可;(2)这其实是一个恒成立问题,可以先取特殊值得出的取值范围,再给出严格证明.第二种方法是用图象法来处理.设,题设条件等价于函数的图象恒在函数图象的上方(原点为唯一公共点).函数的图象不难画,关键是画出的图象,才能直观地求出的取值范围.由于这是一个含有参变量的问题,因此第三种方法是用分离参变量来解题.【解析】(1)设,则.当时,;当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又,故在上存在唯一零点.所以在上存在唯一零点.(2)方法一 由题设知,由,可得.由(1)知在上只有一个零点,设为.当时,;当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又,所以当时,.又当时,,故.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方法二 当时,恒成立,等价于当时,函数的图象恒在函数图象的上方(原点为唯一公共点).由(1)知,在上只有一个零点,设为.当时,;当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是的极大值点.又,画出的大致图象,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如图.由图可知,要使函数的图象恒在函数图象的上方(原点为唯一公共点),则直线的斜率.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方法三 依题意可知,当时,不等式中的等号成立,故此时.当时,由,有,分离参变量,可得.令,问题转化为:当时,求的最小值..令,则.当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当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又,,,所以存在,使得当时,,当时,.故存在,使得当时,,当时,.由此可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由洛必达法则知,则.而,因此,所以.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点睛】 遇到恒成立求参数问题,常见的做法是分离参数与分类讨论.【例10】 已知函数,若对于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分析】 先由特殊值法求必要条件得,再变换主元,证明满足题意.【解析】 若,则,不合题意,所以.由,得,则.下面证明当时,原不等式恒成立.当时,,令,,则,则,,所以在上递增,当时,,当时,,所以,得证.【点睛】 证明过程中,先用指数不等式,再用均值不等式得到,然后结合0,得到的单调性,最终得证.第7讲 利用必要条件求参数问题知识与方法在恒成立问题中,当直接讨论求解很麻烦时,经常利用特殊的函数值恒成立,解得参数的范围,使参数范围缩小,从而减少讨论量,使解题变得简洁.有一类恒成立问题常常有某一参数为整数的条件,求该参数的最值.解决这一类问题亦可以通过必要探路法,合理赋值寻找必要条件,由必要条件可以求出参数的大致范围,进而确定参数的整数最值,之后再证明这一最值是正确的.这种做法相比隐零点的做法过程更简捷,但需要对常见的函数不等式比较熟悉,处理起来比较灵活.典型例题【例1】设函数若,求函数的最大值;(2)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例2】函数,其中.(1)讨论的单调性;(2)证明:当时,;(3)确定的所有可能取值,使得在区间内恒成立.【例3】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为.(1)求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2)若函数存在极值,求的取值范围;(3)若当时,恒成立,求的最大值.【例4】已知函数(1)对于任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2)对于任意,求的取值范围.【例5】已知.(1)求证:;(2)已知是正整数,求使得恒成立的的最大值.【例6】已知函数.(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若,求的取值范围.【例7】已知函数,其中.若在上恒成立,当取得最大值时,求的最小值.【例8】设函数.(1)若为的极值点,求实数的值;(2)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任意的,恒有成立.注: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例9】已知函数为的导数.(1)求证:在区间上存在唯一零点;(2)当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例10】 已知函数,若对于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小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导数专讲 第07讲 利用必要条件求参数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3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导数专讲 第07讲 利用必要条件求参数问题 Word版无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