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讲 拟合函数和切割线知识与方法拟合函数的常见特点:单调性(变化趋势)与原函数相同;极值点及其对应的函数值相等;在研究的区间内,函数凹凸性相同.常用二次函数或三次函数拟合,有时候也会用切线与割线来拟合.典型例题【例1】已知函数,若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且.(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证明:;(3)证明:.【例2】已知函数其中.(1)讨论的单调性;(2)设曲线与轴正半轴的交点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求证对于任意的正实数,都有;(3)若关于的方程(为实数)有两个正实根,求证.【例3】已知函数f(x)=x(1一lnx)。(1)讨论的单调性;(2)设为两个不相等的正数,且,证明.【例4】已知函数,其中e=2.718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1)若曲线与直线有交点,求的最小值;(2)(1)设,问是否存在最大整数,使得对任意正数都有成立 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曲线与直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证【例5】已知函数,若方程有两个根,且.(1)求的取值范围;(2)求证:.【例6】已知.(1)求. 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若有两个不等实数根,且,证明.【例7】已知,若,求证.【例8】已知,函数,方程有两个解.(1)证明;(2)证明.第10讲 拟合函数和切割线知识与方法拟合函数的常见特点:单调性(变化趋势)与原函数相同;极值点及其对应的函数值相等;在研究的区间内,函数凹凸性相同.常用二次函数或三次函数拟合,有时候也会用切线与割线来拟合.典型例题【例1】已知函数,若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且.(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证明:;(3)证明:.【分析】 (1)常规问题,分离变量即可;(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使得问题转变成的正负问题;(3)利用函数拟合来解决两根差的问题.【解析】 (1)由题意得,所以的两根为,,记,则,为方程的两个不同实根,,即在上递增,在上递减,且当时,,当时,;当时,;最大值为,所以,且.(2)因为在上为减函数,所以要证,只需证,即,方法一 只需证在上成立,因为,所以在上递增,,所以,即成立.得证.方法二 只需证,由得,成立,故原命题成立.(3)引理:不等式在上成立,所以,,且在上递增,上递减,令,为方程,即的两个实根,其中由于,即,所以,得证.【点睛】 利用拟合函数求解两根差问题是常用的方法.此题构造函数,利用方程的两根与的两根,的关系求解.【例2】已知函数其中.(1)讨论的单调性;(2)设曲线与轴正半轴的交点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求证对于任意的正实数,都有;(3)若关于的方程(为实数)有两个正实根,求证.【分析】(1)常规方法求函数单调区间,(2)作差构造函数,求最值来证明函数不等式;3.利用在点处与点处的切线来估计两根的大小.【解析】(1).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为奇数时,令,解得或,当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内单调递增.(2)当为偶数时,当,即时,函数单调递增;当,即时,函数单调递减.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2)设点的坐标为,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记,令,即,则.由于在上单调递减,故在上单调递减.又因为,所以当时,,当时,,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对任意的正实数都有,即对任意的正实数,都有.(3)不妨设,由(2)知,设方程的根为,可得.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又由(2)知,可得.类似的,设曲线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可得,当时,,即对任意.设方程的根为,可得,因为在上单调递增,,因此.由此可得.又因为,所以,故. ,所以. .【点睛】利用切线拟合证明两根差问题,是常用方法.【例3】已知函数f(x)=x(1一lnx)。(1)讨论的单调性;(2)设为两个不相等的正数,且,证明.【分析】构造同构函数,再换元,构造对称函数来证明,用构造切线与割线来证明.【解析】(1)函数的定义域为,又,当时,,当时,,故的递增区间为,递减区间为.(2)因为,故,即. ,故.设,由(1)可知不妨设.要证,只需证明.因为当时,,当时,,故.先证,只需证.因为在上为增函数,在上减函数,下面证明.设,则,故在上为减函数,故,所以,则,所以,即得.下面用函数拟合法证明.设,(1)当时,因为,所以成立,(注就是函数的一条过原点与最高点的割线)所以.(2)当时,,(注在处的切线)记,所以当时,所以为增函数,得,所以,即得.所以得证.【点睛】同构式在双变量问题中的应用.【例4】已知函数,其中e=2.718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1)若曲线与直线有交点,求的最小值;(2)(1)设,问是否存在最大整数,使得对任意正数都有成立 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曲线与直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证【分析】(1)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最值,(2)0在定义域内恒成立,即分析其单调性,由其导数为,设,根据的单调性,分析的符号,得出. 的单调性.【解析】(1)由己知得,.由于,所以由可得,由可得,当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10极小值当时,,所以,当时,有最小值.因此,当曲线与直线有交点时,.(2)(1)由(1)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当时,又,则,原不等式恒成立.当时,令,则.设,则,故当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0极小值这样,当时,,此时当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10极小值则,即原不等式恒成立.当时,得,则在内有唯一零点.此时当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10 0极大值 极小值则,即原不等式不恒成立.综上所述,存在最大整数,使得原不等式恒成立.(2)设.由(1)可知,所以.由①可得即所以都满足不等式,即,故区间为不等式的解集的子集,所以.【点睛】在求解比较有难度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利用前面小题的隐含结论.【例5】已知函数,若方程有两个根,且.(1)求的取值范围;(2)求证:.【解析】(1),所以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且当时,,当时,,当时,.因为有两个根,故,且有.(2)(下面用拟合函数来解题)记,则在上为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设所以恒成立,故为增函数.因为,所以当时,,即,当时,,即,设的两根为且,则易得,故,证毕.【例6】已知.(1)求. 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若有两个不等实数根,且,证明.【解析】(1)由,得,且,可得切线方程为.(2)由(1)知在处的切线方程为,设函数,则,所以在上递减,在上递增.又当时,,且,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所以,令,得,所以,从而.又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令,得.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上递减,在上递增,所以,所以,令,得,所以,从而,所以【例7】已知,若,求证.【解析】方法一令,则,故为减函数,则,即,,则,故得证.方法二(略解)设的两根分别为,则,所以.【例8】已知,函数,方程有两个解.(1)证明;(2)证明.【解析】(1)由得当时0,当时,故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且当时,当时,当时,,由方程有两个解得,且.(2)记,则,令得或,所以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且,故当时,,即.由均在上为增函数,在上为减函数,设的两根为且,则.由得,所以,即,所以成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导数专讲 第10讲 拟合函数和切割线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3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导数专讲 第10讲 拟合函数和切割线 Word版无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