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学会尊重 第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 学会尊重 第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1 学会尊重(2) 单元 一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下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养成自尊自爱的健康心态,克服自卑心理。 道德修养:学会尊重自己,能够适度维护自己的尊严。 法治观念:培养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自我尊重的正确做法,不过度维护自己。 健全人格:了解尊重自己的表现,学会尊重自己、适度维护自己的尊严 责任意识:懂得尊重自己,培养自尊意识。
重点 学会尊重自己,培养自尊自爱的健康心态。
难点 懂得适度维护自己的尊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我们应怎样尊重他人?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1.1学会尊重。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学生回忆上节知识,回答问题 由温故知新引入,及时夯实上节课所学知识。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尊重自己 1.考考你---你知道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吗? 人贵自重,而后人重之。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小组讨论 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尊重自己呢?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情分探究: 如果你是刘菲的同学,准备怎样开导她?可以把你的建议写下来送给刘菲! 小结: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 活动:我的优点清单 小结:是啊,人生的舞台中,没有人天生高贵,也没有人生来平庸,每个人都是人生的主角,你有你的辉煌,我也有我的亮点。尊重自己才能吸引别人,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小交流: 交流:尊重自己,除了要正确认识自己以外,还有哪些表现?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成为尊重自己的人。 情景分析: 没有原则的一团和气不是尊重自己 “好脾气”先生是个性王国里公认的好好先生。他永远满脸笑容,对谁都和和气气。 一天,“急性子”大妈在公交车站嫌“好脾气”先生动作太慢,一边说着“让开!真碍事!”一边用力把他推开,抢着挤上公交车。“好脾气”先生的领带都被挤歪了,他却只是皱皱眉头,什么话也没说。 还有一次,“坏脾气”男孩在公园里的墙上乱涂乱画,“好脾气”先生刚说了句“不能这样做”,“坏脾气”男孩就恶狠狠地说: “老家伙,一边去!”“好脾气”先生摇摇头,叹着气走开了。 老朋友“讲道理”先生知道了以后,皱着眉头说:“这些人真不像话!怎么可以这么不尊重别人?”他拍拍“好脾气”先生的肩膀说:“你这样没有原则地一团和气也是不对的。” 思考:(1)如果你是“好脾气”先生,你会怎么做呢 (2)你同意“好脾气”先生的做法吗 为什么? 小结: 尊重自己,并不意味排斥他人给予你的正确的建议。如果为了维护形象而无原则无底线,那也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好脾气”先生的做法就是无原则、无底线,他在面对别人的坏脾气时,可以指出对方的错误、要求对方道歉,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 7.“拒绝批评”“过度维护自己”不是尊重自己 以下行为中哪些属于“尊重自己”,哪些属于“过度维护自己”?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1)陈刚听不得批评,每次别人提点意见,他都要找很多理由为自己辩护。 (2)王凯给赵明起了一个难听的外号,赵明一听就火了,要求王凯向他道歉。 强调:维护自己应适度 8.拓展:尊重自己的名言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 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 学生交流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学生分析情景,如: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 学生反思自己,完成优点清单表格填写,并在班级展示交流 学生交流看法,如: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成为尊重自己的人…… 学生阅读情景,分析回答,如:(1)让“急性子”大妈先上车,但告诉对方不应该插队。 拦住“急性子”大妈,要求“急性子”大妈道歉,并告诉她要排队。 学生判断并回答,如:不过分敏感,保持情绪平稳。 客观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能认识到别人可能比自己更优秀…… 链接生活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把尊重他人,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尊重自己是学会尊重的重要内容,而对于学生来说,尊重自己更显得理性强一些,在探究这一问题时,借助小组讨论和法律链接等环节,使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尊重自己的重要性和做法,同时,通过对法律条文的朗读,更进一步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平等意识。 情景分析环节,借助“好脾气”先生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明确尊重自己,并不意味排斥他人给予你的正确的建议。如果为了维护形象而无原则无底线,那也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 对于自我尊重的几个误区:拒绝批评、过度维护自己等不是尊重自己这一问题的探究,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更深刻的理解维护自己要适度的道理。
课堂小结 同学们,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起点。尊重自己,需要尊重自己,要适度维护,它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另一种方式。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懂得尊重自己,从而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1.2 尊重他人 什么是尊重自己 为什么要尊重自己 怎样尊重自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