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2 学会宽容 第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2 学会宽容 第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2 学会宽容(2) 单元 一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下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情境创设、事例交流、同桌演绎等活动感受宽容带来美好的生活,理解宽容的意义 道德修养:通过“捉虫子”活动,剖析生活中无法做到宽容的心理原因 法治观念:学习宽以待人的方法 健全人格:通过案例辨析、讨论交流等活动,剖析造成不宽容的原因 责任意识: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或观点看法,学会尊重、接纳他人的不同,做到和而不同
重点 感受宽容带来美好的生活,理解宽容的意义
难点 学会尊重、接纳他人的不同,做到和而不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什么是宽容? 宽容有什么作用? 宽容的秘诀有哪些? 今天,我们接着探究1.3学会宽容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学生回忆上节课知识,回答问题 通过温故知新引导新课,及时复习上节内容。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二:和而不同 情景分析: 刘青在学校有点调皮,班主任和同学都很宽容他。但是,当刘青欺负并嘲讽刚转来的新同学时,班主任非常生气,认为刘青的做法很不尊重人,让他向新同学道歉,并在全班做检讨。 思考:(1) 班主任的做法是否过于严厉?你认为冒犯他人的行为可以宽容吗? (2)在班级生活中,你认为哪些错误是不能被原谅的呢 小结: 违反做人原则的、有损道德品质的、突破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冒犯他人的人格尊严的行为。 情景分析: 放寒假时,董轩和小伙伴在竹林里玩火,被姑姑发现了。姑姑要罚他在寒假期间每天上午、下午巡视竹林,防止有人玩火,并让他写一份检查。董轩写好检查后,奶奶还郑重其事地把检查贴在客厅的墙上。董轩认为家人太小题大做了,自己不过是玩下火而已,又没有造成不良后果。 想一想,如果董轩的家人不严格要求董轩,而是纵容他的玩火行为,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哪些错误是不能够被原谅的呢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小结: 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小活动:读名言,谈理解 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意思: (1)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2)周而不比意思是: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周,圆周,合围合群。比,前后紧随,结党为奸。” 君子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所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历史再现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朝著名人物,他们既是要好的朋友,又是政见上的对手。 二人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品德、学识、性格等,治国理念却截然相反,耐人寻味。 “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他们二人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思考:在老师讲述两位历史人物传记时,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小讨论 如何面对他人的不同 近日,六(2)班的“战火”烧起来了,少数同学之间互不相让、互相贬损。起因是上周课间休息时,有几个同学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们最近喜欢玩的网络游戏,并说合理地玩游戏有利于学习。后来,有同学贬低他们的爱好,觉得身为六年级学生还玩这么幼稚的游戏,简直可笑,而且认为玩游戏不可能有利于学习。于是,这几个同学反唇相讥,讥讽对方幼稚,居然崇拜那些矫揉造作的明星…… 六(2)班的“战火”因为什么而烧起来 这对班级的和谐有什么影响 小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观点看法 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 面对具体问题也要有独立的见解,不必附和别人,人云亦云 学生分析情景,交流如: 违反做人原则的、有损道德品质的、突破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冒犯他人的人格尊严的行为。 学生阅读并分析情景,例如:会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损害他人正当权利的行为…… 学生大声朗读法律链接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了解法律规定…… 学生大声诵读,大致解释,如: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学生阅读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材料,交流感受,如:他们做到了“和而不同”…… 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如:(1)少数同学之间互不相让、互相贬损。 (2)影响班级的和谐;破坏班级的结;不利于班级的进步与发展。 情景分析环节借助班主任对刘青的做法,引导学生分析班主任是否过于严厉,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理解违反做人原则的、有损道德品质的、突破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冒犯他人的人格尊严的行为。 借助董轩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在社会生活中,哪些错误是不能够被原谅的,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历史再现”环节,借助司马光和王安石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而不同”的重要性。 小讨论环节,通过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对于如何面对他人的不同进行讨论,使学生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观点看法,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课堂小结 世界因为有不同的你我他而变得精彩,宽容他人,提升自我!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布置 学会宽容——快乐生活的作业,你有什么小妙招?
板书设计 1.2 学会宽容 什么是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的意义? 和而不同的做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