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坚持党的领导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坚持党的领导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坚韧不拔 天道酬勤
3.1坚持党的领导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树立“一心一意跟党走”的意识。
2.科学精神:明确党的领导方式是系统的、科学的,不是单一的、孤立的;通过身边事例,理解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公共参与:体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自觉学习党的理论,用党的理论指导自己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党的领导方式的含义、体现和要求;党的执政方式;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及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党领导一切并不是包揽一切。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主要指什么?其要求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争打破了祥和的春节气氛。2020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强调,“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 全国上下凝心聚力、科学施策,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导入问题: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发挥的作用?
活动方式: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归纳成几个方面,抓住一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发挥领导作用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讲授新课】
总议题:新时代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子议题一:党的领导方式
情境:1.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1月25日、2月3日和2月5日三次召开常委会,部署安排阻击新冠肺炎战役工作。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要求全国上下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3.材料《让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
思考:1. 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党的什么领导方式?
2.新时代应该怎样践行党的领导方式?
3. 分析三则材料,归纳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组织答案,自由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归纳知识点。
知识点:1.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1)政治领导
①含义: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
②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③要求: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2)思想领导
①含义: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
②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要求: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组织领导
①含义: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
②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③要求
a.贯彻执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
b.集聚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3.(拓展)三种领导方式的联系
(1)党章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2)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社会生活的领导方式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这三个方面的领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实行党的正确领导,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
【特别提醒】三种领导方式既有区别,又有何联系。
1.区别
政治领导侧重在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思想领导侧重统一思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组织领导侧重党组织内部对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以及推荐党的优秀人才担任国家机关的领导工作等。
2.联系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三者统一而不可分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三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能力提升】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受到境内外媒体与民众的高度关注。
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受到境内外媒体与民众的高度关注?
⑵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点评: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代表中国共产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重大部署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未来,因此,必然受到境内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期间,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上升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汇聚成国际行动,世界关注中国的政策走向、战略愿景、未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蕴含的发展理念、提出的战略目标与世界的繁荣进步息息相关,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直接关系到拉美地区、大洋洲等地国家的资源出口;中国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欧美诸多企业意味着巨大商机;等等。因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境外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子议题二:坚持党的领导 新时代 新要求
情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思考:1. 请同学们结合时政材料或者当地实际,说出新时代党坚持和加强自身领导的案例。
2. 结合教材知识,谈谈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其原因是?
3.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不是表示党包办一切,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查找教材,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可以讨论后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出教材知识。
知识点:
1.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具体要求。
(1)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2)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2.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原因。
(1)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
(2)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
3.(拓展延伸)党领导一切不等于包揽一切。
(1)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过,所谓“党领导一切”并不等于包揽一切。领导一切是指大政方针的领导,而不是具体事务上的大包大揽。
(2)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并非党要取代国家和政府的职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是什么事情都由党组织来干。
(3)党是领导一切的,并不是事无巨细,更不是“包打天下”,而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落实,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能力提升】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政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执中的“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借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重要作用?
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领导,为什么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点评:
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更进一步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党的十八大创造性地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影显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宪法中写入“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更好地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雨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领导,为什么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思想领导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各界广泛认同、普遍接受、一致认可、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有利于冲破思想迷雾,廓清模糊认识,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总结】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2
坚韧不拔 天道酬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