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9.3 公正司法 第3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9.3 公正司法 第3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坚韧不拔 天道酬勤
9.3 公正司法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了解公正司法的意义,支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科学精神:理解公正司法的内涵、意义、要求。
法治意识: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以主人翁的姿态监督司法机关的执法行为,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学习目标】
1. 公正司法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公正司法的表现
3. 公正司法的措施
【讲授新课】
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奸杀案:
1996年4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警方认定18岁的呼格吉勒图是凶手,仅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于5天后执行。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再审不进行公开审理。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之后启动追责程序和国家赔偿。
佘祥林杀妻案:
1994年初,佘祥林的妻子张在玉突然失踪,久寻不到,张家开始怀疑是被佘祥林所杀,数月后,一村民在村头发现一具腐尸,张家人一口咬定死者就是张在玉。这样,佘祥林就成了第一杀人疑犯,2005年3月28日,被佘祥林“杀害”达11年之久的妻子突然现身,一件天大冤案由此浮出水面。4月13日,京山县法院经重新开庭审理,宣判佘祥林无罪。
一、公正司法
1.公正司法的内涵和地位
公正司法,就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又称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10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 ——培根
2.公正司法的主体
在法律实施体系中,司法机关是司法的主体。司法机关包括检察院和法院。
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主要体现:
第一,司法具有定分止争的终局性作用。法律具有定分止争的功能,司法审判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对纠纷实行司法最终解决原则。
第二,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通过处理具体案件,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引领人们朝着合法的方向工作,引领全社会朝着合法的方向生活,进入法治的轨道。同时,公正司法对其他社会公正活动,如调解、行政裁判等,都起着示范作用。
第三,司法公正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起着保障作用。公正司法既保障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又保障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第四,司法公正对人们的行为有预测作用。公正司法不仅能防止和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而且使人们能够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促使人们遵纪守法,成为法治社会的公民。因此,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
3.公正司法的特征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①要求: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②意义: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①要求: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判决结果合理合法。
②意义: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得以实现的。
程序公正≠结果公正
2010年5月9日,“杀害”同村人在监狱已服刑多年的河南商丘村民赵作海,因“被害人”赵振晌的突然回家,被宣告无罪释放,河南省有关方面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
2010年 5月9日上午,河南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赵作海案件的再审情况,认定赵作海故意杀人案系一起错案。河南省高院于2010年5月8日作出再审判决:撤销省法院复核裁定和商丘中院判决,宣告赵作海无罪。立即派人赶赴监狱,释放赵作海,并安排好其出狱后的生活。
2010年5月17日上午,赵作海领到国家赔偿金和困难补助费65万元,并表示对赔偿满意,要开始新生活。
要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必须推进公正司法。
《宪法》、《检察官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第一百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规定:第一条 为了全面推进高素质检察官队伍建设,加强对检察官的管理和监督,维护检察官合法权益,保障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保障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保障司法公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六条 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规定:第四条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思考:以上法律规定体现了我国是如何推进公正司法的?
起死回生的恶霸 — 孙小果案
1998年,孙小果因犯强奸罪、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二审改为死缓。孙小果服刑几年后,法院再审,最终被改判为有期徒刑20年。其父母通过活动,收买狱警和庭长,孙小果多次获得减刑,实际服刑十二年零五个月后释放,继续为非作歹。
罪恶累累的孙小果,在2020年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终被打掉,最终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思考:2020年之前,孙小果案你觉得合理吗?
这对司法办案有什么启示?
孙小果案不合理之处∶
(1)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司法机关领导滥用职权,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违背司法公正;
(2)审判和减刑过程多次暗箱操作;
(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2)要推进阳光司法体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想一想:程序公正必然带来结果公正吗
①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
②具体到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③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但程序公正只是结果公正的条件之一。
公正司法是司法的灵魂,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下列属于公正司法的是
①全国人大要完善有关法律
②法院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
③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④行政机关要公正执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全面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基础性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目前全国法院法官员额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实行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强化错案责任追究,此项司法责任制改革的目的是
①强化司法公正,守护公平正义 ②推进阳光司法,维护政府权威
③完善司法程序,实现核心价值 ④强化责任落实,激发法官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察司法改革,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实行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强化错案责任追究这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责任落实,激发法官动力,强化司法公正守护公平正义,①④正确。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与维护政府权威,没有直接关系,②不选。材料未涉及司法程序的完善的相关内容,③与题无关。
知识拓展:公正司法的重大意义
(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而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司法公正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增强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增强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
(2)司法公正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起着保障作用。公正司法既保障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又保障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3)司法公正对人们的行为有预测和引领作用。公正司法通过案例生动告诉人们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必须做,哪些行为禁止做,使人们能够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促使人们遵纪守法,成为法治社会的公民。
二、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措施)
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要求: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探究与分享:
选择一个案例,结合其裁判书的具体内容,说说公平正义是如何得到伸张的?
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判文书,按照裁判案件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民事判决书、民事裁定书、民事调解书、民事决定书和民事制裁决定书。
民事终审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对上诉的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依据查明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对一审判决进行审查后,所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判决。二审判决书应当写明:①案件的当事人、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②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③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④判决效力及判决法院。民事二审判决一经宣告即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判决书格式样本
(199×)建初字第256号
原告××市××××开发公司(以下称开发公司),地址在本市铁花里10号。
法定代表人刘××,开发公司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冯××,××市 ××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张×,男,1950年3月4日生,汉族,××市××研究所工人,住本市胜棋路20号。
原告开发公司与被告张×房屋迁让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开发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冯××和被告张×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经审理查明......被告应诉后,要求原告先解决安置房的产权证及拆迁遗留问题并赔偿损失3万元。原、被告各执己见,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上述事实,有双方当事人陈述及补偿安置协议书等书证证实。
本院认为,被告住进安置房后理应腾让过渡房,故原告要求被告腾让过渡房的请求应予支持。被告以未办理安置房的产权证等为由,不腾让过渡房的主张,不予支持。被告未腾让过渡房引起纠纷,应负主要责任,故其要求原告赔偿损失的请求不予支持;原告未及时解决与拆迁相关的问题,亦有一定的责任,故对其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的请求亦不予支持。为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张×应于本判决生效后5日内腾让本市小园第1、2号过渡房,交原告开发公司。
本案受理费50元,其他诉讼费用100元,由张×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省××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长:刘××
审判员:李××
审判员:管××
199×年×月×日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万××
2、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
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知识拓展
有人认为,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外来影响,你怎样认为?
①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②但是公正司法就国家机关而言,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要受到国家权力机关和同级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
③人民法院必须接受、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民主党派、新闻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也有权对人民法院工作进行监督。
④从公民的政治权利看,公民对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监督权。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要求:
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议学情境
法律是理性的,但不是冰冷的;司法是严肃的,但也可以有温度和感情。司法救助制度是一种帮助困难当事人、实现权利救济、传递司法温暖的制度。
在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肇事司机刘某违章驾驶导致路人周某受伤住院。周某住院花费医疗费9万余元,经鉴定为二级伤残。法院依法裁判刘某赔偿周某各项经济损失21万余元。在执行该判决的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周某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而刘某也是靠临时打工的微薄收入和政府低保勉强维持一家生计。在了解上述情况并确认刘某已经履行部分判决后,法院执行法官建议对该案予以司法救助。后来,经当地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委员会审核,周某获得5万元的国家司法救助金,两个困难家庭因此减轻了经济压力。
议学思考:
结合上述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司法救助制度及其功能的认识。
者为推进公正司法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请具体谈谈你的认识。
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要求:(1)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2)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2
坚韧不拔 天道酬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