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数学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课题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学生信息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基本不等式的定义、证明方法和几何解释,提升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2.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问题,强化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课前学习任务复习不等式的性质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不等式性质: 比较大小: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 1.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如图,是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它依据我国著名数学家赵爽为研究勾股定理作的弦图进行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其看起来像一个风车。. 【探究1】依据这个会标,你能找到一些相等或不等关系吗?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面积与大正方形面积为多少?能得出什么等式?你会证明吗?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a,b∈R,有a2+b2≥2ab,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如果a>0,b>0,我们用,分别代替上式中的a,b,可得 ,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你能多个方法证明吗? 3.基本不等式的定义: 如果 ,通常称不等式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为基本不等式,其中, 叫做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 叫做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 基本不等式表明: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 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思考1】不等式a2+b2≥2ab与≤成立的条件相同吗? 如果不同各是什么? 【思考2】如何理解“当且仅当”的含义? 【探究2】如图,AB是圆的直径,点C是AB上一点,AC=a,BC=b.过点C作垂直于AB的弦DE,连接AD,BD. 你能利用这个图形,得出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吗? 【学习任务二】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 例1. 已知,求的最小值 总结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注意事项,即“一______,二_______,三_______ 练习(1)已知都是正数,求:(1)如果 ,那么当取什么值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如果已知都是正数,积等于定值,那么当时,和有最小值(积定和最小) 练习(2)已知都是正数,如果 ,那么当取什么值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如果已知都是正数,和等于定值 ,那么当时,积有最大值(和定积最大) 【学习任务三】 1、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2、布置作业,课后延拓 【探究】如图,取正方形对角线上任意一点,分别作正方形两邻边的垂线,切分出两个正方形和两个矩形,设切分出的两正方形边长分别为,问:切分出的两正方形面积和与两矩形面积和的大小关系? 【引申】若设切分出的两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 根据上述不等关系,又可以得到怎样的不等式呢? (2)基本作业:课本P48页复习巩固 (3)拓展作业:请同学们课外到阅览室或网上查找基本不等式的其他几何解释,整理并相互交流.推荐的学习资源1.阅读教材P44-46学习内容 2.(越)范建雄 《不等式的秘密》 3.(英)哈代《不等式(第二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